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陶式反坦克导弹怎么样(只有T-90能防住的陶式反坦克导弹有何特别之处)

陶式反坦克导弹怎么样(只有T-90能防住的陶式反坦克导弹有何特别之处)该发射车的外廓尺寸是:车长4863mm 车宽2686mm 车高3250mm。行动部分的悬挂装置为扭杆弹簧式 每侧有5个挂胶负重轮 主动轮前置 诱导轮在后 无托带轮 在第一、二、五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 金属橡胶履带板噪音小 使用寿命长。车内乘员4人:车长、射手、装填手和驾驶员。传动装置采用"阿里逊"TX-100-1型变速箱 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该发射车的最大速度67km/h 最大爬坡度31" 过垂直墙高0.61m 越壕宽1.68m 车底距地高0.43m 最大行程483km。“陶”式反坦克导弹在M901"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上 除发射装置装有2枚待发导弹外 在车内还装有8枚备用导弹 总携弹量为10枚。水上行驶用履带划水推进 最大航速为5.8km/h.陶式反坦克导弹陶式反坦克导弹制导装置主要由红外测角仪和控制箱组成。红外测角仪与瞄准镜装在一起 且与发射管同轴。在射手用瞄准镜始终瞄准目标的

早前美国陆军装备过一种M113A1“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该发射车虽提高了武器系统的机动性 但未解决发射管和射手的防护问题。为此 美军要求对其进行改进 将其研制的TUA双联装发射装置 安装在M113A1装甲车底盘上。这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M901“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陶式反坦克导弹怎么样(只有T-90能防住的陶式反坦克导弹有何特别之处)(1)

陶式反坦克导弹

M901"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是一个完整的武器系统 战斗全重11.8t 由TUA双联装发射装置、“陶”式反坦克导弹和M113A1底盘三大部分组成。由该发射车发射的“陶”式反坦克导弹 是美国休斯公司生产的第二代重型反坦克导弹 用于对坦克、防御工事和其它装甲目标进行远距离攻击。该导弹除可在发射车上发射外 也可在地面(便携式)或直升机上发射。美军于1970年开始装备“陶”式反坦克导弹。

TUA双联装发射装置由双联装发射架、液压升降装置、转塔、瞄准装置和制导装置等组成。整个发射装置的外形近似于六边形 外面罩有一个重227kg的铝合金/钢装甲防护套。双联装发射架的两侧各装有1个发射管 每个发射管内装有1枚待发导弹。在首枚导弹命中目标的同时 可发射第2枚导弹。发射架可通过液压升降装置进行快速升降或俯仰 还可通过转塔旋转360。当发射架升高至发射位置发射导弹时 其方向射界为360" 高低射界为-30°~ 35。再装填2枚导弹需时30s~45s。而且车体呈隐蔽状态 射手、副射手均在车内。因面 该发射车可在倾斜度30%以内的各种斜坡上实施车体遮蔽射击。此种结构能给发射管和射手提供较好的防护。

陶式反坦克导弹怎么样(只有T-90能防住的陶式反坦克导弹有何特别之处)(2)

陶式反坦克导弹

制导装置主要由红外测角仪和控制箱组成。红外测角仪与瞄准镜装在一起 且与发射管同轴。在射手用瞄准镜始终瞄准目标的同时 红外测角仪便自动地接受导弹上红外光源发出的信号 以确定导弹偏离瞄准线的偏差量。控制箱原为模拟式 后改为数字式 以提高远射程的导引精度。控制箱实际上是1台小型计算机 它将红外测角仪送来的偏差信号转换为控制指令 然后通过导线传给导弹 并与导弹上的制导部件相配合 改变导弹的飞行姿态 直至命中目标。

M901"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采用了M113A1装甲车的底盘 是M113装甲车的一种变型车。车体两侧的垂直装甲板较高 为发射车提供了较大的有效容积 并使它具有较好的浮渡性能 底盘的动力装置是1台“底特律" 6V-53型水冷柴油发动机 在2800/min时的功率为160kW。发射车车体为铝合金焊接结构 装甲厚度为12mm-38mm 可防轻武器和炮弹破片的杀伤。

陶式反坦克导弹怎么样(只有T-90能防住的陶式反坦克导弹有何特别之处)(3)

陶式反坦克导弹

该发射车的外廓尺寸是:车长4863mm 车宽2686mm 车高3250mm。行动部分的悬挂装置为扭杆弹簧式 每侧有5个挂胶负重轮 主动轮前置 诱导轮在后 无托带轮 在第一、二、五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 金属橡胶履带板噪音小 使用寿命长。车内乘员4人:车长、射手、装填手和驾驶员。传动装置采用"阿里逊"TX-100-1型变速箱 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该发射车的最大速度67km/h 最大爬坡度31" 过垂直墙高0.61m 越壕宽1.68m 车底距地高0.43m 最大行程483km。“陶”式反坦克导弹在M901"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上 除发射装置装有2枚待发导弹外 在车内还装有8枚备用导弹 总携弹量为10枚。水上行驶用履带划水推进 最大航速为5.8km/h.

1970年装备的基型“陶”式反地克导弹(BGM-71A) 其基本结构与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相似 由空心装药战斗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制导部件(陀螺、舵机、线管和导线、红外调制光源等)组成。但各部件的结构、性能均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基型“陶”式反坦克导弹弹1174mm 弹径152mm、战斗部直径127mm 弹重18.9kg 最大飞行速度360m/s 射程65m~3750m 破甲厚度600mnm 命中率90%。

陶式反坦克导弹怎么样(只有T-90能防住的陶式反坦克导弹有何特别之处)(4)

陶式反坦克导弹

为了不断提高“陶”式反坦克导弹的性能 休斯公司对它进行过多次改进。已装备使用的改进型号有“陶改”、“陶2”、“陶2A"和“陶2B"四种。

“陶改"(BGM-71C) 1981年投入使用 以取代基型“陶”式。主要是对战斗部作了3项改进:改用威力更大的LX-14高能炸药;采用双锥药形罩;在前端安装1根长约305mm可伸缩的双节探杆。破甲厚度由600mm增至800mmo“陶2" (BGM-71D) 1983年开始装备使用。主要特点是将战斗部直径由127mm增至152mm 前端探杆改为长约540mm可伸缩的3节探杆 战斗部重量由3.8kg增至5.9kg 破甲厚度达1030mm。此外 由于战斗部重量增加 采用了一种推力更大的续航发动机;在弹尾加装了1个二氧化碳激光器 以改善在烟幕条件下的制导性能。

陶式反坦克导弹怎么样(只有T-90能防住的陶式反坦克导弹有何特别之处)(5)

陶式反坦克导弹

“陶2A" (BGM-71E) 1987年首次交付美军使用。“陶2A"的基本结构与“陶2"相同 但在其探杆内安装了1个重约400g的小型空心装药战斗部 并与原有的空心装药战斗部(主战斗部)构成两级串联式战斗部(是最先获得成功的两级串联式空心装药战斗部) 前置小型战斗部用来毁坏挂装在坦克外侧的反应装甲 为后面的主战斗部穿透坦克主装甲打开通路。主战斗部在穿过已被毁坏的反应装甲后 可击穿950mm厚的主装甲。

“陶2B" (BGM-71F) 1992年开始服役。其主要特点是用掠飞攻顶方式取代直接瞄准攻前装甲的方式 用双级并联式自锻破片战斗部取代双级串联式空心装药战斗部。两个自锻破片战斗部向下设置 被引爆后可产生具有巨大动能的穿甲弹芯(重金属碎块流) 用以高速攻击较薄弱的坦克顶部装甲 可显著地提高毁歼能力。也可用前1个战斗部击穿或引爆反应装甲 以利于后1个战斗部穿透坦克顶装甲。该双级并联式自锻破片战斗部配有1个双模(光学与磁性)传感器 光学传感器用于分辨目标形状 磁性传感器用于辨认目标真伪。这种先进的双模传感器可以保证获得很高的探测概率 并能极大地减少误识目标的风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