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下半句(长歌行少壮不努力)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下半句(长歌行少壮不努力)长歌行:汉乐府的曲调名【词解】: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叶衰(cuī)。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原诗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曰晞(xī)。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叶衰(cuī)。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词解】:

长歌行:汉乐府的曲调名

晞:晒干

布:散布

德泽:恩德,此处为阳光露水给万物的恩德

布:散布

焜黄:草木凋落衰败的样子

华:同 ”花“

【译】:

菜园里长满了葱绿的冬葵菜,日出东方,晶莹的露珠很快被阳光晒干。

温暖的春天给大地万物带来阳光雨露,花草树木欣欣向荣,瞬间一派生机盎然。

谁能阻挡秋天的到来,季节的变换,曾经繁茂的枝叶在冷风中将要枯萎凋残。

千河万水日夜奔腾,最终都向东流入大海,从来没有一条河流迂回西流?

赏析

这是一首以景物时节来咏叹人生,催人奋进的诗歌。诗以自家园中的菜为起点,美好的早晨,露珠在菜叶上滚动着,透着朝阳光辉,闪耀亮人,随着太阳的升起,美丽的露珠,渐渐稀少。然而此美景却由此转变到花草树木以及整个自然界的风光,万物在阳光普照之下,闪耀着生命的光辉,一派生机勃勃。但自然界的时节是不断轮循着,秋节即将到来,园中的菜、花、草、树也由生机盎然的春季,转眼变成了枯萎凋残,丧失了活力。此时形象地暗示着人生当中青春的短暂,时光总在流逝着,一去不复返。一系列的自然现象,最终突出全诗的精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导人们青春飞逝,要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悲伤后悔。

寓言故事

《伤仲永》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下半句(长歌行少壮不努力)(1)

背景

天圣三年(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明道二年王安石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康定元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庆历三年公元,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yì)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chèn)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mǐn)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fú)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yé)?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的给他,他立即写出四句诗,并且写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同一宗族的人和睦相处为主题,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给他指定物品他便能立刻作诗,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赞赏的地方。同乡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父亲看作有利可图,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没让他上学读书。

我听说这件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家见到了仲永,他当年十二三岁。让他写诗,他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提并论。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已经成为普通的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通过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资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而那些不是天资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岂不是比普通人更不如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