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歌手嚼槟榔口腔癌去世(36岁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
36岁歌手嚼槟榔口腔癌去世(36岁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槟榔原本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初生目棕榈科水果,祖籍马来西亚。槟榔不但长得不好看,果肉吃起来还柴。不论是口感还是口味,槟榔都属于严重的残次品。槟榔的前世今生今年6月,傅松最后一次更新Vlog,透露口腔癌复发了三次,还向网友展示了自己脸上溃烂的伤口。此外,他还劝喜欢嚼槟榔的网友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要远离槟榔。“我只是想以我的经历来告诉大家,槟榔真的很可怕。”接触过槟榔的人,应该听过这么一句话:槟榔配烟,法力无边;槟榔配酒,永垂不朽。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永垂不朽,槟榔加烟又配酒,癌症向你来招手!
9月10日,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终年36岁。
据红星新闻报道,他的朋友在悼念他时说:“愿他一路走好,愿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再没有槟榔,没有痛苦,没有癌症。”
傅松出生于湖南常德,平时很爱嚼槟榔。
2021年,傅松因脸部长肿瘤就医,被确诊为口腔癌,之后便入院进行治疗,他也发Vlog分享自己的抗癌经历,未料经过一年的医治,仍未好转。
今年6月,傅松最后一次更新Vlog,透露口腔癌复发了三次,还向网友展示了自己脸上溃烂的伤口。
此外,他还劝喜欢嚼槟榔的网友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要远离槟榔。“我只是想以我的经历来告诉大家,槟榔真的很可怕。”
接触过槟榔的人,应该听过这么一句话:槟榔配烟,法力无边;槟榔配酒,永垂不朽。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永垂不朽,槟榔加烟又配酒,癌症向你来招手!
槟榔的前世今生
槟榔原本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初生目棕榈科水果,祖籍马来西亚。槟榔不但长得不好看,果肉吃起来还柴。不论是口感还是口味,槟榔都属于严重的残次品。
虽然它味道不咋地,但吃起来却会上瘾。槟榔最早是从马来西亚被引进我国云南、海南和台湾等亚热带省份的。
著名的“吃货”诗人苏东坡谪居海南时留诗有云:“红潮登颊醉槟榔。”
醉槟榔其实是指槟榔里的槟榔碱和次槟榔碱。这两种物质会促使人体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加速血液循环,从而使人精神亢奋,同时交感神经胆碱作用于汗腺,引人发汗。
古人的生活很枯燥,而小小的槟榔竟然能对人体感官造成如此强烈的刺激,且表面上看起来完全没有副作用,于是槟榔便迅速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省风靡起来。
随着槟榔的普及,它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发掘。直到今天,槟榔仍是我国“四大南药(槟榔、巴戟天、益智仁、砂仁)”之首。
槟榔与口腔癌
在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公布的一类致癌物清单中,槟榔赫然在列。
2013年,一篇名为《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的文章引起了人们对槟榔的关注。文中名为刘桑果的男子,因常年嚼槟榔不幸患上口腔癌,导致左下颌、左牙床被切除,左眼也因神经受到压迫而彻底失明。
悲惨的是,像刘桑果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全世界约有6~7亿人在食用槟榔,10%的世界人口食用槟榔,尤其是我国在湖南省,几乎每天都有人因为嚼槟榔而患癌甚至死亡。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包括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大量国家已将槟榔列入毒品范围。
口腔癌是世界第六大常见肿瘤,尽管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口腔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在64%左右,晚期患者的预后更差。
口腔癌的发病机制,与口腔受到不良刺激密切相关。这些不良刺激包括嚼槟榔、吃过烫的食物、抽烟、喝酒、吃辣油炸的食物等生活习惯,另外不适合或者劣质的假牙、烂牙,口腔黏膜摩擦造成溃疡也会引起癌病变。
一些嚼槟榔的人可能会心存侥幸,认为嚼槟榔的人有千千万,口腔癌怎么会偏偏就找上自己?
这些人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即使躲得过口腔癌,也躲不过癌前的病变——口腔黏膜纤维化:一开始只觉得嘴巴像火烧,接着口腔溃疡反反复复,到最后越来越严重,甚至根本张不开嘴,只能靠静脉注射来维持营养摄入。
咀嚼槟榔诱发癌症有两种途径:一是由于其含有的化学物质经咀嚼后会形成致癌化合物亚硝基;二是槟榔质地坚硬 咀嚼时容易造成口腔黏膜机械性损伤 引起慢性炎症。
医学上常说: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
位于湖南省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其下属5个医院进行的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发现 有8223名口腔癌患者病因都与长期咀嚼槟榔有关。照此推算 这10年间 仅湖南一省就有2.5万人因咀嚼槟榔罹患癌症。
根据调查,嚼槟榔的人每天嚼槟榔>10颗相对于<10颗发生口腔癌的风险为5.65。另外,嚼槟榔年数>10年相对于年数<10年的人发生口腔癌的风险为5.15,且随着嚼槟榔的年份的增加而增加。
更恐怖的是,有的人忍痛也要继续嚼槟榔,结果就是轻则牙齿变黑、脸部变形,重则直接诱发食管癌、咽喉癌等,只能躺着等死。
如何预防口腔癌
1.不嚼槟榔!戒烟戒酒!
2.口腔溃疡长期不愈要积极就医。
3.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
4.采用正确的刷牙方式,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做好牙齿矫正,减少口腔慢性炎症,维护口腔健康。
6.不吃过热、过于刺激的食物,减少外界因素对口腔粘膜的频繁刺激。
如果还有什么健康疑问可以关注河豚健康,也可以添加河豚小客服,有专业的健康老师为你解答哦~
【图片和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