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举头三尺有神明下一句你知道吗(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

举头三尺有神明下一句你知道吗(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世事纷杂,人心浮躁不安,人人追名逐利,将这个看作是人生的目标。看见有人一夜暴富就眼红不已,急于找寻一样的办法,看见别人跌落深渊就暗喜得意,恨不得再上去踩几脚。这样的人的心太受外界的影响了,从来没有好好为自己考虑一下,看看这些是不是适合自己。而“心安”是一种很难得的境界,只有自己的心安了,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只有做事心安理得了,才能抵抗诱惑。人和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自己开心,就算是做了坏事,也从来不会偶一丝一毫的内疚,而有的人不行,他们只要做了做事,不管有没有被人发现,最先受不了的就是自己良心的谴责。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神灵的存在,也还是不敢理所应当的做坏事,就是害怕自己内心的谴责。“举头三尺有神明”,有的人不做坏事是害怕神明的怪罪,而有的人不做坏事是因为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所以才有了后半句,就是“不畏人

导语: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后面还有一句,更经典,很多人不知道

中华有上下五千年的万史,也造就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俗语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脉,是民间老百姓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的总结,有的是对民间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对于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很多的俗语背后还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辈人常常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还有后半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举头三尺有神明

其实“举头三尺”真的有神明。中国古代的人们都信奉神灵,不仅在家中都供奉神像,人们还认为处处有神灵,所以白天有日游神,夜晚有夜游神,他们平均分管十二个时辰,白天日游神就下凡巡游记录人间百态,夜晚夜游神就接替日游神的工作继续书写看见的善恶。因为他们身负重任,所以他们的居住之地也不可能距离人世间过于遥远,因此离地三尺就是属于他们的长居之所,以便更好地记录下瞬间的人间善恶,这就是“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来源。

举头三尺有神明下一句你知道吗(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1)

虽然这仅仅是个神话故事,其实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诫人们:头上的神明们是在时时刻刻地监视着范人们一举一动的,所以千万不要做坏事。要是你有了动了坏的念头,就算你隐藏得很好,无人知晓,但是还是会被神灵发现,从而受到惩罚的。“人在做,天在看”,有时候看起来做恶的人很风光,但是总有一天也会自食恶果,所谓“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自然便是玄之又玄的神

举头三尺有神明下一句你知道吗(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2)

常言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做了坏事,不管隐藏的多么深,最后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例子,就拿最近来说操场埋尸案16年后真相才得以重见天日,刚好印证了“正义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这句话,害人性命的人最后也被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举头三尺有神明”,有的人不做坏事是害怕神明的怪罪,而有的人不做坏事是因为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所以才有了后半句,就是“不畏人知畏己知”。

举头三尺有神明下一句你知道吗(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3)

不畏人知畏己知

不害怕别人知道,也不害怕神灵惩罚,最害怕的是自己的良心过不去。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汉名臣杨震曾任荆州刺史,后来被调任为东莱太守,在他赴郡途中,路上要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此时正担任昌邑县令,所以就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黄金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羞愧难当,拿着黄金出去了。

人和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自己开心,就算是做了坏事,也从来不会偶一丝一毫的内疚,而有的人不行,他们只要做了做事,不管有没有被人发现,最先受不了的就是自己良心的谴责。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神灵的存在,也还是不敢理所应当的做坏事,就是害怕自己内心的谴责。

举头三尺有神明下一句你知道吗(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4)

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世事纷杂,人心浮躁不安,人人追名逐利,将这个看作是人生的目标。看见有人一夜暴富就眼红不已,急于找寻一样的办法,看见别人跌落深渊就暗喜得意,恨不得再上去踩几脚。这样的人的心太受外界的影响了,从来没有好好为自己考虑一下,看看这些是不是适合自己。而“心安”是一种很难得的境界,只有自己的心安了,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只有做事心安理得了,才能抵抗诱惑。

小编有话说: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曾经写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知道礼仪的人才会被礼仪左右,一个拥有道德的人才会被道德约束。因此,道德高尚的人,“不畏人知畏己知”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不仅会想到自己头顶三尺的祖先和神灵,同时更会扪心自问,自己这样做对不对,这些人才是真正对得起社会,对得起自己的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