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两个女网红说相声(红鲤鱼与绿鲤鱼)
天津的两个女网红说相声(红鲤鱼与绿鲤鱼)刘纪铭和万毅夫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两位演员立马就博得了大家的关注仔细一看原来他们竟是
2021年12月19日
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
《瞧,津门这群文艺人》这篇文章
“红鲤鱼与绿鲤鱼”这个有趣的名字
立马就博得了大家的关注
仔细一看
原来他们竟是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两位演员
刘纪铭和万毅夫
刘纪铭、万毅夫都是天津人,这对搭档在戏剧影视领域已合作了十多年,编、导、演皆能。都说天津人自带相声属性,这小哥儿俩也不例外,都是曲艺爱好者。从2019年开始,二人便萌生了拍天津快板短视频的想法。于是,“红鲤鱼与绿鲤鱼”悄然闯入短视频的浪潮。从宣传天津景点到普及政策法规,“两条小鲤鱼”力所能及唱响正能量。
1
发挥话剧演员的“表演”专长
塑造人物 讨论热点
戏剧演员唱快板,刘纪铭、万毅夫深知不能与专业曲艺演员相比,但他们发挥自身优长,从“演”出发。对于不道德行为,一个演正面,一个演反面,演清楚来龙去脉再讲观点。对于一些新出台的政策法规,通过讲故事、塑造人物,让条文变得生动。
从贴近时事的内容到亦庄亦谐的表演,刘纪铭、万毅夫的短视频创作越来越成熟,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唱着天津快板、讲评社会热点的“红鲤鱼与绿鲤鱼”。目前他们在抖音、快手两平台的“粉丝”总数已超过60万。
2
有这些人的支持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好
刘纪铭和万毅夫坦言,从开始起步到小有成绩,热心的、可爱的网友是他们最大的支持。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一条评论是来自于第一条视频的下面,有一位观众留言道“梦开始的地方”。这位粉丝翻遍了几百个视频,来到了最初,这份耐心是来自于对内容的喜爱,也是来自于对“红鲤鱼与绿鲤鱼”账号的认可。
不光是这一个评论,“从头刷到尾”“好几口气,终于看完了,真棒”“考古完毕”等六十余个评论句句都是真心。也不光是这一个视频,每个视频下面都有数不清的鼓励和催更。很多人都说因为他们的视频让生活增添了很多的乐趣,一天不看就心里难受。“红鲤鱼与绿鲤鱼”和他们的粉丝们在互相陪伴,共同成长,隔着屏幕,沿着网络,他们的心却是在一起的。
他们的“粉丝”群有一位管理员,有段时间突然“消失”了,后来才知道,女孩长年患病,那次是因为做手术昏迷了三天。可在刘纪铭、万毅夫的印象中,女孩是那么的乐观、积极,还经常给他们的视频出谋划策。前不久,女孩突然留言:“快点直播行不行?我怕我撑不到下一次了……”刘纪铭、万毅夫马上协调工作时间,一连直播了好几场,把已创作好还未演出的新作品全都拿了出来。
令人欣慰的是,女孩的身体有所好转。“病痛折磨并没有影响她对生活的热爱。有这样的人在支持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这件事做好呢?”说到这儿,刘纪铭、万毅夫眼里闪着光。
因为一红一绿,粉丝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小红、小绿,这些粉丝的赤诚让刘纪铭和万毅夫备受感动,也成为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除了粉丝,还有很多身边的人也提供过帮助,无怪乎他们说“有了这些人的支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好”。
3
急脾气和慢性子的友谊
十几年我们从没吵过架
从2007年认识,刘纪铭和万毅夫已经相识14年,合作亦有十几年了。从最开始合作写剧本,到现在合作写天津快板,一起拍视频。他们一起经历过辉煌,也一起经历过困难,但万毅夫有些骄傲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吵过架。”
他们两个人的性格非常互补,一个急脾气,一个慢性子。每次刘纪铭风风火火的说框架,写内容的时候,万毅夫总是沉默,直到思考明白后,才将想法一一道出。他们还有着时间沉淀下来的默契,有时候一个人说了上半句,另外一个马上就能领悟到下半句,这样的默契让他们在一起做事十分愉快,事半功倍。
4
文艺是扎根于生活
服务于人民的
如今,在不知不觉间刘纪铭和万毅夫最初想要让大家了解天津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很多,现在“红鲤鱼与绿鲤鱼”的粉丝分布全国各地,从新疆到浙江,从两广到海南,无数人因为他们了解了天津快板,知道了天津方言,也因为他们决定来天津这座城市看看。
刘纪铭和万毅夫始终认为自己作为文艺工作者身上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文艺扎根于生活,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人民。他们视频的取材大多来源于看到的社会新闻和粉丝呼吁的话题,把粉丝感兴趣的说给他们听,也是回馈粉丝的一种方式。
对于未来,他们还有很多的畅想和憧憬,不断创新拍摄内容和主题,不断精进拍摄手段和方法,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一个梦想。
5
接下来会创作剧情内容
和长篇内容
创作充满阳光的短视频感染更多人,这是刘纪铭、万毅夫的骄傲。他们还参加了“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希望多多传递快乐幽默、开放包容的天津性格。
现在,“红鲤鱼与绿鲤鱼”除了日常更新,还在努力创作天津快板长篇作品,并在北方演艺集团融媒体中心的支持下筹备开通剧情号。
竭尽所能,不变初心
相信“红鲤鱼与绿鲤鱼”
终将会游进大海
游向更广阔的天地
(转载请注明“天津北方演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