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赏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赏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可是也有很多人,当他们在谈到陶渊明的时候,他们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向往恬淡自然的田园隐居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摆脱不了世俗的困扰,又或者说是没有勇气挣脱现世的桎梏。很多士大夫觉得官场是一个牢笼,困住了原本清静安逸的心,束缚住了洒脱率真的“本我”。但我认为其实不是这样,这个所谓的牢笼不是外部的,而是内部的;不是物质的,而是内心的;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的。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陶渊明的“心无形役”,心是自己的,而形也是自己的,所以牢笼即是自身,不用逃脱,而是超越。自己解放自己,这是不难的,“复返得自然”,只要恢复自我本性,“自然”得境界就达到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要“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得干扰,心与山水草木融为一体,身体与自然合二为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很多时候,我们真的要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遵从自己最初的想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一次“看见”陶渊明是因为那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少小时就没有随俗的气韵,自己的天性就是热爱自然。最古朴的语言往往最能打动人心,既无矫情也无矫饰,像春风化雨般慢慢渗入读者心里,正如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我觉得他将“自然”提升到了一种“美”的境界。
陶渊明一生三仕三隐,最终在四十一岁的时候选择了完全归隐的道路。“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经过几十年的宦海沉浮,他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的自然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所以就必须通过泯去后天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这样诗意的阐述了自己归隐的理由,就好像他的避世不仅仅是一种超越和回归,更是一种命运的必然,是“不忘初心”。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诚谬会以取拙,目欣然而归止。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中说,宁愿守穷满足心意,也不想委曲损害自己。既然仕途艰险难得荣耀,那就姑且欣然隐居避世。即便怀抱孤介之情安度此生,也绝不出卖灵魂损我心志。“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陶渊明无疑是归隐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是他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这样的思想觉悟,使千百年来遭遇挫折,仕途不顺的仕子们对陶渊明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使陶渊明成为一个令人永不生厌的话题。
我想,陶渊明已经成为中国士大夫的一个精神归宿,一个自我安慰的符号。许多人在对官场产生厌恶之情的时候就找到陶渊明,渴望发掘出新的人生意义。就连苏东坡也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可见不为五斗米折腰已成为中国士大夫的一座精神堡垒,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诗人了,他是一个士大夫抒发生命情志的一个载体,是一片不断被世人耕种的精神高地。
可是也有很多人,当他们在谈到陶渊明的时候,他们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向往恬淡自然的田园隐居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摆脱不了世俗的困扰,又或者说是没有勇气挣脱现世的桎梏。很多士大夫觉得官场是一个牢笼,困住了原本清静安逸的心,束缚住了洒脱率真的“本我”。但我认为其实不是这样,这个所谓的牢笼不是外部的,而是内部的;不是物质的,而是内心的;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的。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陶渊明的“心无形役”,心是自己的,而形也是自己的,所以牢笼即是自身,不用逃脱,而是超越。自己解放自己,这是不难的,“复返得自然”,只要恢复自我本性,“自然”得境界就达到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要“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得干扰,心与山水草木融为一体,身体与自然合二为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很多时候,我们真的要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遵从自己最初的想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