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绿色殡葬进社区(大连吹响文明绿色殡葬)

绿色殡葬进社区(大连吹响文明绿色殡葬)2021年,为扩大海葬规模、提升海葬服务能力,大连市民政局与7家海葬服务单位签署了协议,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更大的增加了海葬宣传范围,提升了海葬服务能力,将传统的聚集一起集中海葬服务不灵活的形式,转变为了随时报名、即可安排的方式,满足了逝者家属的服务需求。“现在我们几乎每周都有海葬活动,很多市民会选择在逝去亲人的生日、去世周年或传统祭祀节日等时间节点选择到海上参加祭祀活动。”位明介绍说。据大连市民政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作为海滨城市,大连市具有开展海葬的优势。从1997年开始,大连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海葬活动。多年来,大连市通过积极开展海葬活动,建立海葬免费政策等方式,引导市民树立“入海为尊”的先进理念,减轻逝者家属的丧葬负担。目前全市有1万余具骨灰安葬于大海,回归大海的怀抱,节约土地资源近1万平方米。鲜花寄托哀思,骨灰撒向大海,在家属们的道别声中,20名逝者长眠大海。“亲人选择了海葬,不

绿色殡葬进社区(大连吹响文明绿色殡葬)(1)

25日是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在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同时,文明祭祀、绿色殡葬话题再度成为热点。

献一束鲜花、录一段视频、写一封“家书”……近年来,大连市不断开拓、丰富文明祭祀活动的种类,引导市民在潜移默化中破除陋习,让绿色殡葬成为习惯,让文明祭祀成为新风尚。

从“厚葬”到“归于自然” 海葬等生态殡葬观念渐入人心

碧波荡漾 船笛长鸣。10月22日上午,在老虎滩菱角湾,大连一家海葬活动承办公司举行了今年第17次免费海葬活动。

鲜花寄托哀思,骨灰撒向大海,在家属们的道别声中,20名逝者长眠大海。

“亲人选择了海葬,不等于后人就无处祭拜,只不过换一种方式而已。”作为大连市民政局备案的海葬承办单位之一,该公司负责人位明介绍说,如何安排身后事,在关于人生道别方式的选择题面前,如今,越老越多的人选择“把方便留给后人”。

从只能接受“入土为安”,到将一顷碧波视作人生“终点站”,参与海葬服务多年的位明一路见证了大连市民殡葬理念的转变。“过去我们到社区宣传海葬等绿色生态殡葬方式,能接受的居民很少,有的人甚至连宣传单都不愿意接。”位明表示,近年来,海葬、草坪葬、树葬等节地生态葬形式和节俭、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大连市民认可。“现在我们去社区宣传,很多居民都表示,不是买不起墓地,是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而且大连人选择海葬,也是一种‘落叶归根’”,位明说道。

据大连市民政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作为海滨城市,大连市具有开展海葬的优势。从1997年开始,大连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海葬活动。多年来,大连市通过积极开展海葬活动,建立海葬免费政策等方式,引导市民树立“入海为尊”的先进理念,减轻逝者家属的丧葬负担。目前全市有1万余具骨灰安葬于大海,回归大海的怀抱,节约土地资源近1万平方米。

2021年,为扩大海葬规模、提升海葬服务能力,大连市民政局与7家海葬服务单位签署了协议,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更大的增加了海葬宣传范围,提升了海葬服务能力,将传统的聚集一起集中海葬服务不灵活的形式,转变为了随时报名、即可安排的方式,满足了逝者家属的服务需求。“现在我们几乎每周都有海葬活动,很多市民会选择在逝去亲人的生日、去世周年或传统祭祀节日等时间节点选择到海上参加祭祀活动。”位明介绍说。

此外,大连市还有望于近期兴建海葬祭祀广场,市民政部门将根据逝者家属的意愿,把所有海葬的逝者名单刻在广场上,让全市人民都记得为我市节地生态葬做出贡献者,并方便家属祭祀。

20多年来,大连海葬一直稳步发展,从大规模、单一集中的集体大规模海葬走向常态化、小规模、个性化的多元模式,从单纯海葬走向了“葬”“祭”并重。

而海葬,只是大连市绿色殡葬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连市实行了绿色生态安葬补助政策,除了对大连市户籍死亡人员骨灰海葬的逝者家属实行费用免除政策,近年来大连市实行了一系列节地生态安葬补助政策,对选择将大连市户籍死亡人员骨灰以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方式安葬的逝者家属,每例补助1000元,公墓单位每例补助500元。选择小型节地公益性公墓,费用在1万元以内,花坛葬、草坪葬、树葬等最低消费价格只有几千元。

文明祭祀,移风易俗 引出寒衣节“孝文化”内涵

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春景社区辖区有一处公墓,附近的的炮台山上还有部分散坟,过去每到寒衣节等祭祀高峰期,上山或是在路口烧纸的人特别多,到处都是烟雾和灰尘,让居民苦不堪言。

“倡导文明祭祀不能简单、粗暴地要求百姓‘禁烧’,而是要弱化烧纸衣的习俗,强调寒衣节‘孝文化’概念和温暖内涵,并建立多种文明祭祀方式引导市民怀念和感恩逝去的亲人,使之成为百姓寄托哀思的新出口。”中山区海军广春景社区的社区书记范秀玲表示,对文明祭祀观念较难接受的老年居民,社区通过鲜花换烧纸、天堂信箱、在社区设立祭祀房间供居民开办追思会等方式替代传统烧香烧纸的陋习。“现在,社区的老年居民彻底抛弃了烧纸等陋习,还主动在寒衣节等祭祀节日参与巡逻队伍,对焚烧冥纸、冥币等行为进行劝阻。”范秀玲说道。

如今在大连,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以节俭、文明、环保的形式寄托对逝去亲人的追思和感怀,文明祭祀已经从当初的“政府倡导”转变成为一种“社会自觉”。

“过去,社区需要通过‘鲜花换烧纸’这样的活动来倡导居民不去焚烧纸钱、祭品,选择鲜花祭祀这样的文明祭祀方式,近几年,市面上卖烧纸、祭品的摊贩没有了,居民选择文明祭祀的越来越多,一束鲜花往往成了不少居民扫墓的‘全部装备’”,甘井子区中华路街道动力院景社区书记赵霞告诉记者,近年来,社区通过设置哀思墙、组织集体公祭的方式,倡导居民文明祭祀。现在,网络祭祀在社区更受欢迎,居民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在线献祭奠鲜花、点燃祭奠蜡烛。很多老楼长、志愿者学会使用手机进行“云端”祭祀,还倡议、指导居民使用。

从2015年大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禁烧工作,到2018年年底,《大连市殡葬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大连吹响了文明、绿色殡葬“集结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