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是你造成的(孩子不爱学习是你造成的)
孩子不爱学习是你造成的(孩子不爱学习是你造成的)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体验、是任务还是负累?学习是什么?带着这样片面的理解,有些人就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狠抓孩子的学习、强求孩子的高分……在这一系列的作用下,孩子越来越偏离自己的生命轨道,迷失了心性、迷失了自我、丢失了学习的原始动力。学习只是孩子在求学阶段内在生命状态的某一项外显形式,父母在关注学习的同时,需要清楚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什么,学习为了什么,是什么障碍了孩子的学习?1
文 | 惠文(完形教育资深导师)
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他终其一生就是想对这个神秘的世界多一些接触、多一些探究、多一些了解。
随着他一天天长大,他开始在成人的引导下去认知这个世界以及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事和物,于是乎教育就发生了。
每个孩子生来就有一个向上、向善、向好的内在驱动力,然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些家长以为教育就是学习,只要学习好,教育就成功了;只要分数高其他尽可抛!
带着这样片面的理解,有些人就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狠抓孩子的学习、强求孩子的高分……在这一系列的作用下,孩子越来越偏离自己的生命轨道,迷失了心性、迷失了自我、丢失了学习的原始动力。
学习只是孩子在求学阶段内在生命状态的某一项外显形式,父母在关注学习的同时,需要清楚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什么,学习为了什么,是什么障碍了孩子的学习?
1
学习是什么?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体验、是任务还是负累?
曾有一个妈妈咨询她两岁多的女儿不愿意上早教的问题。通过沟通我发现,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很忙,没有时间陪孩子上早教课,平时是奶奶和保姆陪同孩子一起上课。但父母又想了解孩子学习的情况,因此每次上课回来父母都会要求孩子将上课的内容表演一番。
当然,表现好了就说明学得好,表现不好就说明没有好好学。于是,上早教成了孩子的负担,她不愿意甚至有点害怕上早教课。
有的父母在孩子早期学习过程中,为了培养孩子精益求精的意识,对孩子的成绩和作业过于追求完美,令孩子深感无力和挫败。
还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重视接下来的学习,通常用诸如此类的语言:“如果你不听话,老师和同学们都会不喜欢你的”、“如果你上小学了还这样,老师会处罚你的”、“如果你不怎么样,就会怎么样……”
导致稍有不慎就会遭遇家长和老师有意无意的批评和指责,偶尔同学们不经意的否定和嘲讽等等,这些综合原因导致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讨厌上学,害怕学习、害怕上学。
2
学习为了什么?
请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理由!相信很多父母都告诉过孩子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就是一个小学生都能熟练地复述出来:“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个好初中、考个好高中、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过上好的人生……”
每次我听到有孩子这么说的时候,我都会反问:“你确定吗?”或者“你相信吗?”
你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好的人生吗?
你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才能称其为好工作吗?有好工作就一定能幸福吗?考上好大学就一定能当官或者赚大钱吗?
倒推的时候这个理由往往就很难成立。甚至有的孩子用身边成年人的生活现状直接否定了这个理由。
记得曾经一个高三的孩子在高考前夕放弃高考,理由是学习没有什么意思,考个好大学能有什么用呢?
当年爸爸从名牌大学毕业,至今仍让奶奶引以为豪。可惜他过得还不及在农村的叔叔幸福自在、有价值感;妈妈在机关单位工作,在外还有生意,算是有钱又有权,可在孩子眼里,妈妈在外像人,回家像鬼,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所有这些让他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人为什么要活着。
孩子不会听你说什么,孩子甚至也不会看你做了什么,孩子会感受你到底是什么!当一个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的时候,就像一个行人匆匆赶路却不知该去向何处!
3
学习的障碍是什么?
通常来说,不恰当的信念、目标和错误的激发能力的方法,负面情绪的干扰构成孩子学习的基本障碍。
信念是基础,信念决定了态度,态度决定了行为、行为决定了结果。当一个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学好的时候,无论父母多么努力,老师多么用心,辅导班学费多么贵都无济无事。
目标是方向。这里指的是孩子自己的目标而不是父母的目标。协助孩子找到学习的目标就等于找到了开启学习动力源泉的一把钥匙。
确定目标,允许孩子用自己的速度走在自己的路上。
能力是保障。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待开的小花,只是花期不同。因此要了解孩子的特质,及时察觉孩子的优势和劣势,协助孩子确保优势、转化劣势,提升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的自信。
心不静,神不宁,内在的世界一片混乱谈何学习?要想让孩子安心学习,关键是看到是什么干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损耗了孩子的精气神。
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会教的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助力,不会教的父母是孩子学习的阻力。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父母自我修行的过程,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父母的小小改变,孩子才能大大的不同。
你认为孩子的学习原动力是什么?
(选自《迪扬》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