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材积累加观点(低处显质谈文章表现人物或事物的方法)
人物素材积累加观点(低处显质谈文章表现人物或事物的方法)02 波折里反映人品可是,正当“我”认为“总之,是完了”的时候,一群少年主动提出撑船送我去看戏。于是我不仅得以看到了戏,在返回的路上,我还“尝”到了“偷豆”的滋味,吃到了后来再也没吃到过的最好吃的豆。当然是因为吃豆的特殊情境才有这种感受。01 波折里见到祸福比如鲁迅先生的《社戏》,写年少的“我”想去看戏,不料一波三折:“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地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为什么他们经历这么多波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文章或者文学巨著里的人物或有事物,他们都经历了很多波折。
在经历波折的过程中,有的人沉沦了,有的人在波折里收获了阅历、内涵或者辉煌。
为什么文章要这么写,因为“低处显质”,这是文章表现人物或事物的方法。
01 波折里见到祸福
比如鲁迅先生的《社戏》,写年少的“我”想去看戏,不料一波三折:
“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地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可是,正当“我”认为“总之,是完了”的时候,一群少年主动提出撑船送我去看戏。于是我不仅得以看到了戏,在返回的路上,我还“尝”到了“偷豆”的滋味,吃到了后来再也没吃到过的最好吃的豆。当然是因为吃豆的特殊情境才有这种感受。
02 波折里反映人品
比如徐全庆的《一碗米粉》:
写父亲要我陪他到桂林寻找十五年前吃过一碗米粉的那家米粉店,只为了再吃一次米粉,并把当年免费吃的那碗米粉的钱还给老板。
我哭笑不得,感叹父亲老了成了小孩。
到了桂林,几经波折,还是找不到那家米粉店。
无奈我登出寻店启事。
第二天有个人打来电话,正是当年那家米粉店的老板。我和父亲按照地址找过去。
我却疑惑,因为两天前我看到这家店的店主是个年轻人。
父亲如愿吃了米粉,执意付了当年的和现在的米粉钱。
握手道别返程途中,我接到当年米粉店的店主打来的电话,告诉我我的父亲刚刚吃过米粉的那家店并不是他的,他只是到那里帮父亲完成心愿。
在几经波折中,不管是我的父亲,还是米粉店店主,他们身上诚信、善良的特点,都得到了表现。
03 波折里显露关系
比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一文里写“我”和好朋友万芳的友谊,就因为一个“羚羊木雕”起了波折:
开始,我把羚羊木雕送给好友万芳。
父母发现羚羊木雕不见了,说那是很名贵的,叫我去要回羚羊木雕。
我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
万芳很生气。
最后,万芳的妈妈把羚羊木雕还给了我。
正当我很难过,认为我就要失去万芳这个好朋友时,万芳跑过来,告诉我,“我俩还是好朋友”。
04 波折里展示社会
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里面的祥子,给历了“三起三落”:
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凑钱买了辆新车,但是被被宪兵连人带车抓去当壮丁。
祥子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可是,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走了。
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然而, 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最后,祥子终于不再拉车了,靠给做红白喜事的人打杂来维持生计,逐渐丧失了生活的希望与动力,最终走向了堕落。
读者从祥子的身上,看到了军阀混战时期社会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