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市级危重孕产妇(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

市级危重孕产妇(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今年9月15日,市内一家二级医院,一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被高度怀疑为羊水栓塞。限于医疗条件,该医院马上启动了紧急预案,一方面马上联系呼叫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另一方面立即对产妇进行了紧急手术。由于术中产妇出血量大一时无法止住,为了挽救产妇生命,该医院已准备切除产妇子宫……作为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小组成员之一,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特需病房、产科门诊主任、副主任医师戴丽和其他小组成员一样,都是手机24小时开机,做好随时抢救危重孕产妇的准备。除了强大的疑难危重症状救治能力外,覆盖全市的市、县、乡三级危重孕产妇急救网络、高危孕产妇管理网络、妇幼保健联合体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危重孕产妇“绿色通道”的建立与畅通等,无一不彰显市妇幼保健院的特色和优势。“妇幼”,开通着生命的绿色通道,随时随地为全市孕产妇的健康保驾护航。58532323,这个电话连接着生命的希望近年来高危孕产妇发

市级危重孕产妇(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1)

康军 摄

湘潭在线12月25日讯(湘潭晚报记者张红斌 通讯员 李小军 庞意阳 罗玲)“妇幼”,是湘潭市民对湘潭市妇幼保健院的昵称,简洁的称呼中,饱含着大家对这家关注全市妇女儿童健康医院的信任。“生孩子到妇幼”,已成为湘潭市民的共识。

二胎政策开放后,由于高龄孕妇、瘢痕子宫等因素的增多,以及高龄孕妇发生产科合并症、并发症的机率的增高,疑难危重孕产妇越来越多,抢救难度越来越大。当一个危重孕产妇在生死线上徘徊,急需救治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妇幼”,因为,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从建院60多年来就一直是全市的妇幼保健业务技术指导中心;走进新世纪的15年来,更是全市的疑难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除了负责疑难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外,还负责全市危重孕产妇的保健管理,组织开展高危孕妇评审、疑难危重孕产妇评审、孕产妇死亡评审等工作。

在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袁海斌担任副组长,王君洁、洪春辉、刘焕、鄢旭东、黄春玲等妇幼健康领域的资深专家都是领导小组成员;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小组中,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产科主任医师王君洁为副组长,戴丽、汪秀琴、谢辉、易引君等知名的妇幼专家跻身其中。两个小组的人员配置,都凸现了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在疑难危重急救中不容置疑的救治能力。

除了强大的疑难危重症状救治能力外,覆盖全市的市、县、乡三级危重孕产妇急救网络、高危孕产妇管理网络、妇幼保健联合体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危重孕产妇“绿色通道”的建立与畅通等,无一不彰显市妇幼保健院的特色和优势。“妇幼”,开通着生命的绿色通道,随时随地为全市孕产妇的健康保驾护航。

58532323,这个电话连接着生命的希望

近年来高危孕产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014年全市29196名产妇中,就有8818名为高危孕产妇;市妇幼保健院今年抢救危重孕产妇133人次,通过全市急救绿色通道院外抢救8次。

作为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小组成员之一,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特需病房、产科门诊主任、副主任医师戴丽和其他小组成员一样,都是手机24小时开机,做好随时抢救危重孕产妇的准备。

今年9月15日,市内一家二级医院,一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被高度怀疑为羊水栓塞。限于医疗条件,该医院马上启动了紧急预案,一方面马上联系呼叫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另一方面立即对产妇进行了紧急手术。由于术中产妇出血量大一时无法止住,为了挽救产妇生命,该医院已准备切除产妇子宫……

正在这关键时刻,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专家、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戴丽迅速赶到了抢救现场,了解情况后当即采用了“子宫下段横行捆扎 Bllych缝合”手术止血……

手术后产妇的大出血被及时止住,产妇鲜活的生命得到了挽救,她的子宫也保住了。看到化险为夷的产妇,其家属万分感谢戴丽这位经验丰富、平易近人的产科专家。

58532323,这个电话号码是连接着生命与希望、连接全市孕产妇安全的电话号码,是设在市妇幼保健院的湘潭市孕产妇急救电话,它和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小组成员的名单一起,公布在全市各个助产机构的产房内,任何单位出现了孕产妇的危急情况,都可通过这个电话报告抢救专家小组成员,启动全市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而以戴丽、汪秀琴、易引君、谢辉等为首的全市孕产妇抢救小组的专家们,每次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指挥和参与对危重孕产妇的抢救,让我市危重孕产妇在有条不紊的抢救中转危为安。

“绿色通道”,为危重孕产妇搭建生命的桥梁

无疑,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是一条击退死神、保障生命的通道,自2004年建立以来,它让许多危重孕产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闯过了生死关。“绿色通道”的主要创建人,是现任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产科主任医师的王君洁。

2000年到2004年,是湘潭市孕产妇死亡率比较高发的一段时间,那时的乡镇卫生院接生操作不规范、个别地区存在非法接生现象,助产质量低,孕产妇分娩安全没有可靠的保障。仅2004年上半年就有8例孕产妇死亡。

针对这种局面,时任危重孕产妇急救专家指导小组组长的王君洁,在市卫生局的支持下,2004年7月创建并启动了全市危重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建立了危重孕产妇识别、呼救、转诊、救治机制,让危重孕产妇在第一时间内能够得到迅速科学有效的救治。这在全省尚属首创。同时,市妇幼抽调专业人员对农村基层的助产人员逐乡逐村地进行规范,并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3年的努力使县级的助产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2004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十万分之32.39,到2007年就降低到十万分之14.96 为全省最低。

多年来,市妇幼保健院通过基层孕产妇保健基础服务与危重孕产妇急救网络两条线齐举的服务模式,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纵深到底”和卫生行政、医疗保健机构、计生等部门及全社会的横向到边体系,完善了危重孕产妇急救操作规范和技术流程,使危重孕产妇真正得到了科学有效的救治,死亡率进一步降低。2014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统计为十万分之6.78;2014年和2015年,我市连续两年实现了雨湖区、岳塘区、韶山市孕产妇零死亡。

全市孕产妇管理,给高危孕妇孕育健康希望

作为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市妇幼保健院院长袁海斌始终将孕产妇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认真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妇幼保健网络对全市高危孕妇实施全程监管;理顺了市县两级高危孕产妇急救网络与指挥体系;推进国际产科服务模式,进一步控制剖宫产率;创建妇幼保健联合体,派遣市、县两级妇产科专家下到基层指导并亲自参与高危筛查及孕产妇管理工作等等。

33岁的外地孕妇文某,脊柱、胸廓严重畸形,不宜生育,外地未列为高危孕妇监管,因家庭原因准备在湘潭生产。今年6月3日,她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时,产科陈瑜主任发现,她已怀孕31周,胎儿生长受限、中度贫血、心肺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该孕妇属于极危重高危孕妇,必须尽快终止妊娠,否则有生命危险。

陈主任马上通知妇女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黄春玲,黄主任立即将上述情况报告给市卫计委及院领导,并按照高危孕妇管理办法要求,迅速将高危信息反馈到辖区的岳塘区妇幼保健所。岳塘区妇幼保健所妇保科医师及时与其亲戚联系,建议转省级医院就诊;陈瑜主任则积极与湘雅附一医院妇产科主任联系。6月4日,文某顺利地在湘雅附一医院接受了妇产科主任张卫社教授亲诊,因其病情危重张主任建议住院,但其家属拒绝并将孕妇带回湘潭。岳塘区妇保所妇保人员又上门做工作,但文某认为自己无明显不适,仍不同意住院。当天黄春玲主任遂通过省妇幼将文某的高危信息反馈到原居住地,6月8日文某一回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将其顺利地转到了湘雅附一医院。

这是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对一位外地高危妊娠孕妇的管理过程,其中尽管有许多周折,但妇幼专家不嫌麻烦,更不言放弃。孕产妇死亡率的控制,除了对危重孕产妇抢救的得力,真的还的确得益于这样的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特别是高危孕产妇的管理。

早在2004年,针对高危孕妇越来越多的现象,市妇幼保健院在全省首创了“集中高危筛查”的方法,每个季度全面开展一次,这样进一步完善了高危妊娠的管理机制,对所有孕产妇都能进行系统和分阶段地筛查高危因素,以及时发现高危孕产妇并进行追踪治疗,最终达到母婴安全的目的。

以2015年为例,以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洪春辉为副组长的市孕产妇保健管理领导小组,督促湘潭市各县区开展高危孕妇筛查,共筛查孕妇48189人,高危筛查率为77.94%;筛查中检出高危孕妇15490人,对其中高危评分大于15分以上的孕妇,进行了高危孕妇评审,根据高危评审结果,分级面访,严格监管,并将高危孕妇一管到底,全力呵护高危孕产妇的健康安全。

妇幼保健联合体一直以来是市妇幼保健院的一个亮点。2015年1-10月,妇幼保健联合体的专家们共开展下基层889次,累计工作日1968天,先后下到各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妇幼联合体下基层,充分发挥了三甲妇幼保健院的技术资源优势和基层妇幼保健管理网络优势,有效促进优质妇幼卫生资源纵深下沉和妇幼卫生服务均等化。

各级医疗机构对诊疗过程中筛查出的每例高危孕妇,进行高危评分后,要将孕妇的信息详细录入“高危孕产妇反馈登记”本,并报送辖区妇幼保健机构。黄春玲主任拿出一本“高危孕产妇信息反馈登记”本告诉我们,目前我院每年向五个县市区反馈的高危孕产妇信息就有200多例,对出现危险情况而孕妇不去住院治疗的,通知辖区妇幼保健院(所)追访;对出院后还须继续追踪监管的,通知辖区妇幼保健院(所)追访。医院反馈和集中高危筛查相结合,为我市高危孕产妇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

优秀的团队,为全市孕产妇健康不懈努力

市妇幼保健院的围产医学中心,是全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的主力部门,下设产科、特需病房、病理产科、产房、产科门诊、妇女康复科、内分泌科和优生遗传科等。其中产科为湖南省市州级临床重点专科、湘潭市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首批湘潭市临床重点专科、湘潭市优秀医学重点专科。是市内医院同类科室医护人员最多、高级职称最多、力量最强的科室。

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年分娩量6000余人次,分娩人数占城区总分娩人数的60%以上,是湘潭市分娩量最大、危重孕产妇最多、抢救危重孕产妇最多的科室。1996年提供导乐陪伴分娩服务、2003年引进无痛分娩技术、2012年引进无创接生等技术,均与国际产科管理服务新模式接轨。2013年成立了爱尔惠母俱乐部,为孕产妇提供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全方位科学指导,2015年开设了助产士咨询门诊,将孕期保健服务延伸到产前,2014年、2015年,市妇幼保健院派出两批专家赴美深造,引进国际最新理念和产科技术,其中镇痛分娩技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使广大妇女生孩子不再“疼痛”。目前医院的自然分娩率达到60%以上,剖宫产率降到了40%以下。产妇在市妇幼生产可选择自由体位待产、自由体位分娩等,已开展自由体位分娩500多例。今年11月下旬,市妇幼保健院成为全省唯一进入国际 “产科管理服务新模式基本示范标准项目”地市级医院。

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及市妇幼专家部分成员介绍

市级危重孕产妇(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2)

1. 王君洁: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小组副组长,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成员,妇产科主任医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省妇女保健学会委员,湘潭市享受政府津贴优秀专家,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多项。擅长各类疑难、危重孕产妇的抢救治疗和各类妇科疑难病诊治。

2. 洪春辉: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成员,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保健副院长,从事妇产科临床及孕产妇保健管理30余年,湘潭市保健工作多次受到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嘉奖。

3. 陈艾娥: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围产医学中心常务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40年,为我市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及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省市人民政府嘉奖,擅长于高危孕妇急症抢救及妇产科疑难杂症的处理。

4. 戴丽: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小组成员,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头位难产接生、新式剖宫产及产科各种疑难病等处理。

5. 谢辉: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小组成员,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产五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妇、产科疑难危急重症病例的处理和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及盆底功能康复。

6. 陈瑜: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产六科主任,副主任医师,2014年进修于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医疗中心,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产科国际先进理念,擅长于镇痛分娩、难产助产,危重症抢救,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

7. 易引君: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小组成员,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产七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妇产科疑难危急重症病例的处理。

8. 汪秀琴: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小组成员,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产八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目前正在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医疗中心进修,擅长妇产科疑难危急重症病例的处理及危重孕产妇的抢救。

9. 王淑媛: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优生遗传科主任,主任医师,省优秀科主任,湘潭市享受政府津贴优秀专家。先后报道了5例人类染色体世界首报异常核型,擅长优生遗传咨询、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等。

10. 李朝晖: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2014年进修于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医疗中心,擅长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危重病人抢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早产极低体重儿管理、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治。

11. 黄春玲: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成员,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湘潭市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妇产科临床及妇女保健工作30余年。

12. 彭德亮:湘潭市疑难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小组成员,湘潭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湖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组成员,湘潭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湘潭市麻醉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13. 杨迎春:湘潭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副主任,产房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担任“湖南省助产人员规范化岗位培训”和“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师资,2014年进修于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医疗中心,引进国际接生新技术,在危重孕产妇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