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话剧《连环计》剧照舞台上扑面而来的是一张手绘涂鸦式的北京地图,从二环到六环,就像水波一样圈圈荡漾开,从天安门附近的二环内到六环外的出租小屋,这就是主人公“班德远”的人生轨迹。尽显生活真谛中国艺术报记者 张悦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1)

4月9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原创话剧《连环计》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该剧通过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融入戏曲、京味儿等多重元素,生动展现了主人公班德远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的生活轨迹,以及由爱情、父子、家庭、房子等因素造成的“错位”人生。首演期间,话剧《连环计》的导演林熙越,编剧张瀚伦,主演董勇、夏力薪畅谈创演心得,讲述台前幕后的故事。

创作谈

林熙越导演原创话剧《连环计》首演——

戏曲意境和魔幻现实的混搭

尽显生活真谛

中国艺术报记者 张悦

舞台上扑面而来的是一张手绘涂鸦式的北京地图,从二环到六环,就像水波一样圈圈荡漾开,从天安门附近的二环内到六环外的出租小屋,这就是主人公“班德远”的人生轨迹。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2)

话剧《连环计》剧照

年轻时在农村插队,为了回到京剧团放弃农村的爱人,毅然决然地回了城,哪成想四次换房一次比一次“搬得远”。老了老了,为了给不争气的儿子腾婚房,跑到六环外的马坡租了间快要拆迁的小房住了下来,却再度碰到了四十年前那个被他“抛弃”的人。“错位”的人生充满了无可奈何与况味种种。

4月9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原创话剧《连环计》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以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融入戏曲、京味儿等多重元素,带观众体味小人物的笑泪人生。该剧作为第五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参展剧目,首轮演出将上演至4月14日。

班德远——一位当不了主角的京剧团的龙套,一位在旗的地道老北京,一位有点不服输的小人物,在一次次的搬家和选择中,爱情、父子、家庭、房子……似乎总让他出错,在不断的“错位”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笑话。而诙谐的语言背后,能够看到一位达观的老人,他想努力地在他的生活里活成一回角儿,以弥补他在舞台上的失落。

无论生活是怎样的,都要保有趣味

“小人物总是那么亲切,那么可爱,那么充满戏剧性。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人生,也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经历,但在平淡中却闪耀着一束最质朴的光芒,如同镜子一般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青年编剧张瀚伦赋予《连环计》主人公班德远许多极具特色的标签。他身上集中了一系列对爱情、亲情、家庭、以及好与坏的错位感,看似荒诞不经,但又因其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而使观众信服。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3)

话剧《连环计》编剧张瀚伦

张瀚伦说:“写这部剧的动机很单纯,希望能以小人物的视角为观众解开生活中的困惑,传递出北京这座城市的温暖,将希望的光明引入到热爱生活的每一个人的心中。”而剧本的趣味性则被张瀚伦视为最重要的一点,“戏剧要有趣味,无论生活是怎样的,都要保有趣味。”

一方面是时代变迁,一方面是个人况味。在导演林熙越看来,这部戏最感动自己的地方就是它的“真”,故事以人们生活中普遍面临的搬家问题作为切入,经过几番辗转,班德远对自己的情感、价值、思想意识“梳理”之后,终于悟出了些许道理,开始向着自己心中的方向勇敢地走去。

这部话剧在情节设置上没有强烈的冲突与巨大的起伏,人生的得意、落寞与酸楚也在平静中得以释放,叙事上既能体现传统戏曲萧疏悠远的意境,又有着强烈的魔幻现实主义意味,生活的真谛也正是由此而展现,用导演本人的话说:“不显山,不露水,这才是老百姓的真实生活。”

着实打造一台以表演和台词见长的话剧

林熙越的性格中有着北京人特有的洒脱旷达,关键时刻又不失机智幽默,虽然年届不惑,但依然葆有孩童的率真。《连环计》里也有着导演性格与处世观念的投射。当被问及为何从事戏剧工作的时候,林熙越调侃道:“实在没得干了。”

少年时的他学习成绩并不突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或许是性格使然,“学着学着发现还挺好玩儿,不用坐班,时间上比较灵活,而且每天可以天马行空地想点儿东西,就一直干下来了”。二十多年来,凭借善于思考的头脑和这股灵气,他也逐渐成为了同时代戏剧人中的佼佼者。但是作为著名戏剧导演林兆华的儿子,他一直头顶着戏剧世家的光环,也背负了远超同行的压力,面对父亲的光芒笼罩,他不在乎是否活在阴影里,而是坚持脚下的道路,“做好自己就完事了,何必想那么多呢。”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4)

话剧《连环计》导演林熙越

在《连环计》里,林熙越正是凭借多年的表演经验,以及对舞台强大的掌控能力,让每一个角色活了起来,着实打造了一台以表演和台词见长的话剧。这部剧在叙事结构上,摆脱了时间线索的平铺直叙,采取现实和回忆、真实与梦境的跳进跳出方式,通过舞美设计的精巧变换,呈现出流畅跳跃之感。他表示,这虽是一部带有京剧元素的话剧,但话剧是核,京剧所有的手眼身法步都服务于话剧的主题,只是用戏曲模子展现小人物的心境。

喜剧小人物背后的人生圆场

让戏剧返璞归真,回归演员的表演,是林熙越在这部戏的创排过程中着力追求的。“观众走进剧场看了这部戏,自然就会发现我们剧组这些演员的精彩”,为了这一目标,他启用了曾经在电视剧《猎场》中合作过的实力派演员董勇出演男一号班德远,此次的演出也是董勇在大剧场上的“处女秀”。

董勇谈道:“班德远是个京剧龙套,而样板戏《红灯记》则贯穿了男女主角的感情线。导演找到我,也是看中我曾有过几年坐科经历,我希望能够努力呈现出剧中龙套演员的特色,让观众不走神,不跳戏。”

作为班德远年轻时恋人的王金花,也为剧情的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夏力薪在剧中从少女大跨度演到老妇,既演出了灵动甜美,又演出了精明能干。强大的舞台控制力,加以颇为专业的京剧招式,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夏力薪认为,这部戏的主角是班德远,但王金花的存在是点睛之笔,如果说班德远是风筝,那线就掌握在王金花手里,两人的感情碰撞,貌“离”神“合”最有看点。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5)

话剧《连环计》剧照

饰演儿子班少远的张若尘在塑造角色时借鉴了很多身边的例子,将一个经济不独立、生活不自理、心里不感恩的“啃老式巨婴”展现得淋漓尽致。

《连环计》全剧结束前,班德远在角落里略显凄凉地唱起京剧《三家店》选段。随后,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音乐强劲响起,并盖过了班德远的声音,整部戏意外地在摇滚乐中戛然而止,定格在空旷的戏台之上。京剧与摇滚乐的相斥及反差使得这样的结尾格外有意味,也让观众久久不愿离席。

(夏皓对此文亦有贡献)

演员心声·董勇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6)

话剧《连环计》剧照

半百之年,“跨界”上演科班儿龙套

吴雅宁

“我是演员董勇,在《连环计》这部话剧中饰演班德远。出演话剧对我来说实属‘业余’,作为一位中年男人,以话剧的形式送给自己一份五十岁生日礼物,希望这份礼物能与观众一起分享。”初见董勇,他正在为该剧拍摄宣传片—— 一身休闲装,穿得舒服。

“跨界”转型,再登话剧舞台

“京剧坐科七年”“影视演员”,这是外界赋予董勇的标签。在2017年因《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首登话剧舞台后,林熙越导演再度特邀其“跨界”话剧任主演。

京剧背景着实是导演看中董勇的因素之一,而这一优势恰恰又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从零迈出一小步都会收获赞扬,而以我的经历来看,如果有0.1的偏差都会被评价为不够专业。”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7)

话剧《连环计》剧照

从京剧到话剧,是历史打磨与一张白纸的差异,而二者最大的共通性则在于——舞台上的每一秒都将直面观众。这也正是与过往拍摄影视剧经历的不同所在。“电视剧更多的是让观众去相信,或是过去式、或是未来式,但这个戏源于现实却又令人难以置信,我是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带着好奇想尝试一下。我演过太多的警察,选择来演话剧、来演《连环计》就是想让观众知道——我不止能演警察,‘新人’无知无畏啊。” 董勇笑着说。

步履回归,倾情演绎科班儿龙套

历时四年,八易其稿,这是关于一个老北京人搬了大半辈子的家,最后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家”、什么才是“幸福”的原汁原味且接地气的故事。京剧龙套演员班德远奔波了大半辈子,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情感中都没能成“角儿”,他是一名敬业的演员,又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父亲,也是一个念旧且真挚的情人。 如果要用三个词语形容班德远这一角色,董勇的理解是:“男人,他做了一个男人年轻时都会做的事情;老人,他到了开始回望一生的年纪;勇者,他年过半百还敢于对自己的感情再冲锋一次。班德远的这股冲劲儿是最能打动我的一点,也是我骨子里缺少的一点,特别羡慕。这部戏让我体验了一些在我的人生中未曾想过、未曾敢做的事情,我也期待着它能激励观众们去想、去做。”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8)

话剧《连环计》剧照

台前幕后,一张白纸刻画人间世

从2月21日排练起,董勇来到北京已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作为《连环计》的主演,他每天与导演和其他演员不断切磋打磨,每晚回去都要揣摩角色许久才会入睡,可谓敬业。

班德远这一角色对董勇来说极富吸引力,“他给我展示了自己在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内容,人到中年,仍然可以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用角色来审视自己,如果能够重新活一次,我想活得更精彩,给自己一个更好的交代。我也希望未来的六场演出中都能够融入个人感受,对同一剧目的表现手法能呈现出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状态,达到不同的效果。”

对于董勇而言,他在话剧舞台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未知。与京剧历时百年的剧目积淀不同,话剧建立在剧本基础之上犹如一张白纸,从无到有的人物形态时刻需要演员去构建与表现,其间充溢着无数的未知及可能性。“我之前为了拍影视作品,好不容易将京剧带给我的一些习惯磨掉,现在重返舞台需要找回来,这也是一种锻炼,因为观众对我在戏剧方面的期待会更高。”

人心未定,于碰撞间对话时空

《连环计》的命名源自从二环接连搬到六环外的剧情与京剧《连环套》的结合,剧中还原了一个老北京科班儿龙套小人物的生活样貌,在北京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转型之间、在父子亲情与黄昏恋情之间、在架构冲突之间,相继完成个人的自我修复与成长,映射出有关教育、住房、拆迁、代际观念等一系列炙手可热的社会议题。

“班德远不断地搬家更近乎于人心未定,他真正的迷茫源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董勇如此理解这一角色。“我从村里跑回来,抛弃了王金花,我认;老婆跑了、去修炼了,我也认;儿子给我惹了一车皮的祸,我都认。”这是班德远一生徘徊在认命与反抗间的博弈。

一环一环地往外搬,圆场一圈比一圈跑得远,从漂泊到回归,一来一回间见证着这座城的快速变迁,而人心也裹挟在社会洪流之中随波而去。垂暮之年,老人只想在孤独中找个伴儿说会儿话,却发现,马坡不再是原来的马坡,李铁梅也不是过去的李铁梅,钱谈多了伤感情,谈感情也伤钱,没“戏”就不谈别的。末了,通俗与京剧相碰撞的空灵音效间有如穿越之感,贯穿始终的,是在意识流中寻觅着人与人的时空对话……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9)

话剧《连环计》剧照

《连环计》剧末所呈现的并非同于以往的豁然总结,它更像以一种愈发轻快、含有喜剧色彩的方式传达出主人公的现状、理想与自我认知,每位观者也将收获个人内心所诠释出的班德远。

明白了,清楚了,懂得了,认命了;够意思,不撒汤,不漏水,像个角儿!烟火之间见时代,洪流之中审现在。人们总是不断地缅怀过去、追溯故里,而人间真情如今能否再留住?我们期待着董勇在首演舞台上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

演员心声·夏力薪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10)

话剧《连环计》剧照

舞台虚实之间,演绎“不一样的初恋”

任德仪

夏力薪,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曾在“先锋派”导演孟京辉的话剧《阳台》中崭露头角。代表作品有话剧《浮士德》《三个女人》《皮脸》《纪念碑》等。

在话剧《连环计》中 夏力薪饰演的是女主角王金花,作为班德远的初恋情人,多年后再度重逢,两人在境遇和心态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两人的回忆和现实是本剧的重要线索,时空穿插转化中,使得这部剧节奏有起有伏,剧情悲喜交加,更具现实主义质感。

《连环计》剧本与传统意义上的话剧剧本有很大差异,虽然是以小人物视角入手,却未入俗套,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京剧元素,既符合创作背景,又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为饱满,达到普遍且独特的效果。

正如编剧张瀚伦所表达的创作追求,打造一部有着“北京温度”和“时代质感”的戏剧作品。但想打造这样一部传统魅力与时代感共振的作品,对于演员的能力就提出很高的要求,即使是夏力薪这样舞台经验丰富且演技成熟的优秀演员,在面对这样的挑战时,还是感到有压力,她要尝试打破自己的表演惯性,学习京剧唱段,甚至连走路坐姿都要重新学习。

采访过程中的夏力薪优雅谦和,言谈举止中都流露出对于戏剧的热爱。面对这样一个全新形式的剧本和不同以往的角色,她说:“作为演员,接任何一个角色都挺有距离感的,因为肯定不是照着你写的,但这对演员来说问题不大。”

对于王金花这个角色,夏力薪有自己的解读,她觉得王金花看似平凡普通,和一般的村妇相差无几,但她对待爱情坦率又真挚、轰轰烈烈,这样的一个人物是极具魅力的,而她也确实将这样一个真实热烈的农村女子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舞台上。

王金花有着自己独特的气场,多年后重逢只用一句“什么叫沦落”便让男主角认出自己的初恋情人;在那段对“革命般纯洁的友谊”的回忆中,她又是那样的清纯活力,她娇嗔,也朴实,像所有人记忆中的初恋一样美好;再回到现实中,男主角落魄流离,而曾被抛弃的王金花却在农村生活得安稳幸福,看着曾经的爱人,夏力薪又将那份自信和不甘心刻画得令人心动。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11)

话剧《连环计》剧照

戏剧的魅力从来都不只是夸张的极具渲染的表演,细水长流的朴实生活也许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导演林熙越在谈到选角时,说到自己看重演员的气质、才气,也许正是因此,才让他选择了这位虽未曾合作过,但却有着30年相识和了解的昔日的同班同学。

而夏力薪也对这位好友营造的创作氛围十分满意,她觉得导演搭建的整个团队很和谐,“演员都是能力很强的,创作起来是挺高兴的”,夏力薪笑谈平时的排练画风都是“特别疯狂的”,“作为演员来说,要有一个更好打开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一种相互间的信赖,在讨论一些东西的时候大家不会有所顾忌。”正是这样融洽的团队,让他们在表演中能尽可能地坚持表现生活原貌,表演的痕迹也会淡化,更符合这部剧追求真实、原汁原味的诉求。

因为要饰演彼此的初恋,当被问到是否和男主角的扮演者董勇有意地培养感觉时,夏力薪笑笑说“我们倒是没好意思”,但谈到这位第一次合作的演员时可以说是赞不绝口。她说“第一次见就觉得这个男演员眼睛很美”,都是十分成熟且具有能力的演员,在初见的好感后,搭起戏来也更加顺畅。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12)

话剧《连环计》剧照

夏力薪告诉笔者,她觉得演戏时对手是特别重要的,“我很在意我能给对方什么样的能量,他能给我什么样更深的感受”。在这部剧中,她就和董勇达成了非常默契的合作,她欣赏董勇第一次参演大剧场话剧的表演能力,董勇也凭借自己科班出身的京剧功夫,给予夏力薪很多帮助。夏力薪说到,她一直都觉得应该多加入一些戏曲元素,而董勇也会为她考虑很多,两个人都尽力想把戏做得有趣,把生活中、舞台中的真真假假尽数展现出来。

采访夏力薪之后,给笔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美好”,舞台上她收放自如,舞台下她平易近人,当提到这部剧最吸引她的地方时,她的回答充满对生活的希冀,她觉得这部戏真真假假,和生活很像,“有的时候我们也希望生活变得有趣,有阳光、有流水,在戏剧舞台上,我们也希望把生活当中有趣的事情呈现出来,或者你认为是真的,或者你认为是假的”。

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演绎,让观众觉得有趣,能在某一刻找到共鸣,也许是为生活操心、焦虑,亦或是喜悦,也许这也是她对戏剧的执著,舞台虚实之间,总有一条路通往你的内心深处。

戏如人生,就像夏力薪说的一样,“我们都会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也会为自己的情感而承受压力”。她一直都带着这样的热爱和赤诚追求自己的戏剧理想,演绎一个个或伟大或平凡的角色,对她来说,一切希望,正是对无数未知和无数可能性的打磨,而她自己也始终在这样的未知和可能中,坚定地前行。

图片摄影:王昊宸

班德远话剧连环计(从二环内搬到六环外)(1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