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要直面互联网挑战(互联网催生文艺评论表达与传播创新)
文艺创作要直面互联网挑战(互联网催生文艺评论表达与传播创新)这种因互联网和手机终端而改变的文艺鉴赏和评价方式,颠覆了作品问世即远离创作 主体的独立呈现格局,作品创作者及其呈现过 程与接受主体实现了实时沟通,传播平台把二 者妙合无垠地聚集在一个虚拟却又真实可感的 文艺鉴赏空间里,作品的徐徐展开与观者的众 声喧哗奇妙地揉捏在动态的视频审美场域,营 造出对作品或吆喝鼓掌、或反讽唏嘘、或幽默 调侃、或各言其道的评论氛围,促使鉴赏者形 成了对作品或认知纠误、或审美认同、或价值 疑感、或情感互通的二度创作,把作品的“内驱 力”毫无遮蔽地渲泄无遗、咀嚼不止,最大限度 地让接受者感知体认作品的内在魅力和意蕴。传统文艺评论则很难达到这种审美效果。因 此,新文艺评论是作品与受众、观感与评点、鉴赏与审美、认知与价值整合整一的双向同 构和交互共振,是一种全新的文艺评论态势。从互联网融入文艺评论的角度观察,在“互联网 ”政策推动下,三网融合、移动终端和 全媒体、自媒体发展迅
李明泉
与传统文艺评论表达与传播方式不同,互联网环境下的文艺评论显现出许多新的特 质,为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繁荣兴盛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并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正在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新文艺评论发展趋 势和格局。新文艺评论是相较于纸质媒介的 传统文艺评论而言的。它不仅仅是因传播方 式的改变而生成的网络文艺评论,而是在思维 方式、价值体现、情感态度、表达手段上运用 互联网思维所兴起的一种新的文艺评论样式。它的本质是评论,是对文艺作品、作家、思潮、流派等的研读分析、评价批评和审美认知。
一、新文艺评论的参与互动特征
传统文艺评论是建立在纸质书写和书籍报刊发表之上的,在学理上追求学术研究、体系范式和理性判断,注重引经据典、条分缕析、说理充分,具有鲜明的思辨性和专业性特色;在时间上形成即时、持续、沉淀批评三个 阶段,具有权威性、争鸣性、理论性特点,力图 为文艺理论建构提供评论养料;在传播上依 托纸质媒介,发行量较小,相对作品发表的时 间较为滞后,具有小众性、局限性特点;接受 对象大多为评论对象、感兴趣的读者和编辑, 因而其关注度、辐射面、影响力较为孱弱和狭 窄,评论的效力效能效果较为有限和贫乏,批 评的价值很难充分而完全地体现出来。
互联网自1969 年12 月联机以来,因其传播快捷、面广众多、方便灵活、交互体验、音频同现、跨界融合、更迭创新等特性,具有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联网、移动支付、多屏互动等功能,彻底颠覆了传统思维和行为模式,使得文艺创作和评论出现前所未有的新理念新图貌新景象新作为。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著名论断。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指出:“由于分工,艺术天才完全集中在个别人身上,因而广大群众的艺术天才受到压抑。”[1] 到了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将减少到最低限度,那时,与个性的自由发展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 发展”。[2] 马克思期待那时“人人都可以成为画家”,即艺术家。这种因社会分工而受到压抑 的艺术天性,在互联网和新技术革命中得以持 续不断地被激发激活,激荡起无穷的艺术创造 活力,形成了大创作观、大鉴赏观、大批评观, 改变了当代文艺发展的面貌和走势。正如夏潮所言:“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文艺作品的创作者,人人也都是文艺作品的评判者。”[3]
从互联网融入文艺评论的角度观察,在“互联网 ”政策推动下,三网融合、移动终端和 全媒体、自媒体发展迅猛,互联网思维全面而深刻地渗入文艺评论领域,呈现出由留言、跟贴、回应、互动等感悟式评论到QQ 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的专事评论,再到“弹幕”“弹窗”的即 时性、碎片化、情绪化的点评互论,一些关于小说、诗歌、电影、电视、音乐、歌舞、综艺、美术、 书法、摄影等网络平台作品的文艺评论已由专业研究性、学术完整性、理论框架性转化演变为庞大网络受众群体的自由言说和一吐为快。例如,观众主动参与到网剧、短视频日更周更 之中,针对作品积极地发表评论,从而在观众 与编剧导演的互动中,使影评发挥着影响“流 量”的作用,促使编剧导演考虑和尊重观众对 故事人物情节等的需求和愿望,进而完善和演 绎剧情,把观众的期待化为看点亮点卖点。“弹 幕”这种新评论形式,虽然不系统不严谨不规 范,却唤起了人们评判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内心 冲动和人性良知。推动人们在网络艺术鉴赏中 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好恶评价,潜移默化地 引导着审美趣味、价值追求和道德理想,生动 而坚韧地塑造着社会文明的新高度。
这种因互联网和手机终端而改变的文艺鉴赏和评价方式,颠覆了作品问世即远离创作 主体的独立呈现格局,作品创作者及其呈现过 程与接受主体实现了实时沟通,传播平台把二 者妙合无垠地聚集在一个虚拟却又真实可感的 文艺鉴赏空间里,作品的徐徐展开与观者的众 声喧哗奇妙地揉捏在动态的视频审美场域,营 造出对作品或吆喝鼓掌、或反讽唏嘘、或幽默 调侃、或各言其道的评论氛围,促使鉴赏者形 成了对作品或认知纠误、或审美认同、或价值 疑感、或情感互通的二度创作,把作品的“内驱 力”毫无遮蔽地渲泄无遗、咀嚼不止,最大限度 地让接受者感知体认作品的内在魅力和意蕴。传统文艺评论则很难达到这种审美效果。因 此,新文艺评论是作品与受众、观感与评点、鉴赏与审美、认知与价值整合整一的双向同 构和交互共振,是一种全新的文艺评论态势。
二、新文艺评论的灵活多样表达
文艺评论一旦和互联网结合,就显示出论述话语变革、批评击点转换、意义探寻集束 的非同凡响、是非分明、短小精悍、以一当十、切入心性的表达方式。但是,新文艺评论不是 把传统评论文章化整为零地“分期支付”,一 段一段地剪裁粘贴,这样字数虽简短,貌似适 应网评但内容却被肢解;不是针对作品把评论 缩短,蜻蜓点水般地浅尝辄止,这样难以击中 要害、直揭痛点,评得肤浅而无力;不是把网 络评论搞成情绪瀑布的倾泻,信马由缰,看到 哪里说到哪里,有如呓语,云山雾罩,不知所 云;不是不读整部作品,不谙熟故事人物情节 细节,盲人摸象似的难把全局,缺乏对作品及 其所揭示的深广而复杂的社会背景的了解,只 看作品题目,就下笔妄议,断章取义,管窥蠡 测,把网评搞成自话自说的言语倾泻方式。
新文艺评论“新”在评论思维方式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其具有广阔灵动、简洁明快、直抵本质的认知能力和辩证策略,善于抓住作 品的主题主旨主向度,既宏观判断作品的思想 倾向性,又微观分析作品的艺术独特性,甚至 把场景、情节、细节、画面、道具等置于整体顿悟的“一念三千”之中,即使论人物、谈语言、说感受,也是在完整思维之“框”中加以透析和 评价。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游离、偏离、远离 作品之外而胡言乱语。批评的本质属性决定 了要旗帜鲜明讲道理,率性犀利说真话,不掖 着、捂着、遮着、盖着,有话要明说、直说、透彻 地说,快人快语,一语中的,正如川东谚语所说的那样“月亮坝里耍大刀——明砍”。但是, “明砍”评论不是胡砍、乱砍、瞎砍、蛮干,搞语 言暴力、言辞夸张,故意撒野吵架以吸引眼球, 尖酸刻薄以骂人为乐事。“明砍”要认清批评对象,了解言说环境,掌握思想武器,集中评判力量,寻找发力点和爆发点,有如庖丁解牛,运斤成风,才能“砍”得稳准狠,“砍”得让人服气, “砍”得灵光四射,彰显新文艺评论的特质和精 气神。这种整体直观思维,将理性、抽象、逻辑与感性、具象、情感相互交织交融,在评论空间中自由行走,促使数字技术手段和平台为新文艺评论服务,甚至使得新文艺评论成为网络数字领域的重要内容和评介形式。
新文艺评论“新”在审美方式与网络平台作品新变善变常变的呈现情状粘合,出现审美 标准、趣味、价值的多尺度、多类型、多选择。审美主体与客体被互联网打通,甚至有时在实 时创作与评论中因观者评者深度介入,而使得 互动短视频、互动影视剧、互动动漫、互动小 说等形成互换互变的审美在场体验,使评论的 传统审美习惯被网络平台的文本结构、人物奇 异、语言张力、画面变幻、音乐节奏、弹幕飞奔等所颠覆,审美聚焦化为散点透视,艺术聚力 变成“布朗运动”,鉴赏情趣转为秒过钻心。网 络艺术作品的时速变更与繁复涌现,逼迫评论 家调整审美旨趣,培养一种“瞬间把控”的美 学认知力和“一嗅便知”的艺术鉴别力,在海 量信息中能敏锐精准地“大海捞针”,在鱼龙混 杂中能听风问道“辨水寻龙”,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凸现出来,敢于“剜烂苹果”,发出新文艺评论的批评声音,展现新文艺评论固本强基、守正创新的浩然气象。
新文艺评论“新”在表达方式与数字技术 合二为一、融汇贯通之后的笔墨多样、笔调多 彩。数字技术具有将图、文、声、像等转化为 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等功能, 形成人工智能、扩展现实和量子计算等趋势。这就要求文艺评论不仅用文字,还可用图像、声音、视频等来表达对作品的认知分析和审美 判断,进而在网络和移动平台上与接受者建立 起平等互信的交互关系,以发挥引导创作、推 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良好作用。新 文艺评论的评论工具由传统的文字扩展为文 字、照片、图表、动画、解说、音乐、直播、视频、裸眼3D 等混合型交互式评论表达。这种颠覆性技术,迫使文艺评论工作者不仅要“换 笔”,掌握数字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而且要“换脑”,着力于了解评论接受者认知和心理需求,改变评论的言说辨析、评判褒贬、思想传达、价值共鸣等思维方式和逻辑结构,以新颖有趣、短小精悍、直言不讳、通俗易懂的批评直抵人心,鼓涌起评论的新浪潮、新场景。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高屋建瓴的长篇宏论,不需要条分缕析的学理阐述,不需要探寻真知的问道求索,能真正打动和影响人们灵魂深处的是附丽于语言的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的哲思哲理。我们之所以强调评论表达方式的转型,是着眼于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全新嬗变,要求文艺评论这一天然具有时效性和在场感的批评方式不仅能赶上时代步伐,而且能引领艺术创作与鉴赏阔步奔跑,展现出新文艺评论的本质特性,从而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而非仅仅是评论形式的花里胡哨、花拳绣腿,但缺乏敏锐观察、精深思想和正大气象。要做到转变文艺评论表达方式,确实犹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不过,“普天之下莫非网土”,信息高速公路已经铺就,只要评论工作者创新求实,未来的批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三、新文艺评论的快捷有效传播
任何语言文字(包括图像、音频等符号) 都需要在传播中抵达接受对象,才能最终完成信息交流。信息发出(传播主体,输出方)—信息平台(传播媒介,连接方)—信息接收(传播对象,输入方)—信息反馈(传播效果,评价方)构成了双向互动、循环往复的传播过程。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哪里有网络,哪里就有 信息互联、信息传播、信息析取与信息分享。这是人类信息传播史上跨时代的巨变。
网络文学艺术及其评论跨上互联网高速 通道得以迅速实时地传播,形成了广泛而深 刻的网络文化景观。“追更”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期待,“弹幕”吸引无数观者纷纷表态和议论,“发声”成为观者内在的批评冲动和表达渴望,阅读欣赏和观感评论如此胶着在一起, 改变了传统作品与评论的固定格局,消弥了 二者之间的距离隔膜,使“陌生化”转变为创 作和鉴赏的“有机体”,相互依托、交相辉映。
新文艺评论面对互联网所具有的随时随地多种形式沟通,改变了过去简单的说教灌输 式言说方式,需要在深度洞察接受者心理的基 础上,以心换心、以真服人、以情感人,直抵作品和人性纵深地带,写出走心的抓人的评论, 感化和调动目标阅读群的情绪和认知,以产生 情感共鸣和分享欲望。互联网上的接受者不再 作为单纯的接收器,还可与网络作家、艺术达 人直接对话,其参与性、互动性是传统媒体无 法比拟的,也让过去单一、在幕后、不声不息的 接受者,摇身一变成为作品内容的制造者和品 牌口碑的传播者,成为作品的有力推手。他们 通过收藏、打赏或推荐等方式来帮助新文艺创 作者获取流量,或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即时 评论、即时上传、即时传播,主动大量转发扩散 评论观点或“金句”;或在评论区提出质疑,或 直接在平台上以反对甚至拉黑等方式来表明自 己的态度。大多数人观影依据的不再仅是报刊 推荐或亲朋好友口耳相传,而是在豆瓣、知乎、新浪微博等平台阅读相关电影的评分与评论。
随着媒介平台日益成熟,受众喜好分布差异由此而产生分流,如问答社交网站知乎有数 以万计的新文艺评论者依靠自身专业知识,对 音乐、电影、文学等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有非 职业评论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主观印象与 生活经验,对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艺术展览等表达观点。“哔哩哔哩”(简称“B 站”)作为受众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主打年 轻受众。B 站目前拥有动画、番剧、国创、音乐、舞蹈、游戏、知识、生活、娱乐、鬼畜、时尚、放映厅等内容分区。微信公众号则更多依据受众的广泛性与差异性,让不同类型的人主持不同的公众号,尽可能地使用户在使用微信联络的同时,进行新文艺创作与阅读,甚至针对文艺作品发表评论。这些评论者扎根于各行各业,立足自己行业环境、个人生活态度与经验等解读电影、小说、音乐,充满生活气息与个人魅力,如知乎高赞用户“龙牙”在回答关于战争电影的问题时,就会结合自己曾经就读于军事学院的求学经历和在西藏的军旅生活,用军事化思路来进行新文艺评论。
新文艺评论更加注重理性分析、客观批评,强调作品的精益求精。这一方面与当下互联网空间治理的推进有关,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评论不能是无意义的谩骂与诋毁,而需理性精神贯入和平等探讨;另一方面则由于新文艺评论不再是一个人的狂欢,而是社会化的群体评论表达,个性化固然值得提倡,但思想性、逻辑性才是相互交流的基本前提,理性客观的个人评论才有可能赢得尊重和达成共识。专业文艺评论家应放下身段,主动进入网络评论平台现场,接受各种扑面而来的议论, 坚守正确的思想道德立场、学术操守和美学观 点,既对网络作品加以科学理性的分析评价, 又对网上各种评论进行有效引导,提升网络文 艺评论的思想道德、认知意义、审美价值,促 进新文艺评论雅俗共赏、雅俗共进、雅俗共荣, 充分发挥专业性权威性评论的示范带动作用。
李明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政府专家评议(审)委员会成员、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政府参事、省社科院原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四川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系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事业发展研究智库负责人和首席专家。
曾获文化部和四川省政府社科优成果一二三等奖8次,全国影评奖、四川文学奖、巴蜀文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