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于山东的原因(1899年山东兴起了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于山东的原因(1899年山东兴起了义和团)义和团最早出现的山东曹州府,自古盛产“响马”,水泊梁山就在此处。这首先要归于山东的民风一向彪悍。这其中原由,只因为一个人事变动:原先的山东巡抚毓贤,换成了后来的袁世凯。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值得说道说道。1.义和团为何会起源于山东?
近代中国有两件事最致命:1894年的甲午战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前者让大清伤了筋骨,后者就直接把大清打瘫了。
义和团运动起源于山东,对,就是山东。
但到1900年庚子事变时,义和团在京津冀闹翻了天,山东反而加入了东南互保联盟,风平浪静。
这其中原由,只因为一个人事变动:原先的山东巡抚毓贤,换成了后来的袁世凯。
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值得说道说道。
1.义和团为何会起源于山东?
这首先要归于山东的民风一向彪悍。
义和团最早出现的山东曹州府,自古盛产“响马”,水泊梁山就在此处。
2.毓贤:靠杀人起家的政坛明星
毓贤是个汉族旗人,山东捐官,就是花钱买了个清廷公务员编制。
1890年署理曹州知府,县级干部。
毓贤干练而狠毒,当时曹州强盗四起,毓贤上任不到3月,杀了1500余人,从此曹州四境,民怀吏畏,太平无事。
1897年曹州教案发生时,毓贤已经任山东按察使,相当于省高院院长,厅级干部。
到1899年,毓贤任山东巡抚,成为地方要员,省部级干部。
正式掌管山东后,毓贤提出了对暴民的三大原则,九字方针。
3.“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
德国人强占山东后,烧杀淫掠的事也做过,一些入教的教民,更是狐假虎威,欺压百姓。
而此地百姓也不好惹,这样双方很快就对峙上了。
但那时还不叫义和团,各有各的名,如:
曹州的叫大刀会,冠县的叫十八团,茌平县的叫义和拳……
各拜各的神,有关云长,有诸葛亮,还有孙悟空……
等毓贤巡抚上任后,公布了“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九字原则后,正式给这些民间武装组织授以“毓”字大旗。
从此,这些松散的暴力组织,就紧紧团结在了“毓”字旗下。
其实当时最有实力的,是曹州的大刀会。但毓大人觉得:义和团比大刀会听上去文雅那么一点点。
于是,全省各级基层武装,统一更名为义和团。
4.“毓”字旗下的义和团,完全失控
毓贤名义上把这些民团都归在“毓”字旗下了,但事实上,谁听他的啊?
义和团是什么人啊?
烧香念咒,直通天庭。
呼风唤雨,驱神使鬼。
特异功能,刀枪不入。
山东迅速乱成一片,义和团爱我大清,杀洋人,烧教堂,热热闹闹。
可大清承受不起这份爱啊!慈禧谁都不怕,就怕洋人生气。
毓贤也觉得自己放的有些过了,赶紧想把政策收紧。
果断斩了山东义和团的头号人物,大师兄朱红灯。
但为时已晚,民团暴力运动已成脱缰野马。
1899年11月,在美国公使的抗议下,1899年12月5日,慈禧把毓贤“开缺”,调工部侍郎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
毓去袁来,义和团运动也迅速出鲁入直。
5.袁世凯几个月就把义和团杀出山东
袁世凯来山东上任,带了他在小站练出来的新建陆军11000人。
入鲁第一件事,就是剿杀义和团。
若干年后,靠复辟而载入史册的辫子军帅张勋,靠贿选当上总统的曹锟,都是这时袁世凯的部下。
看来晚清时跟着袁世凯混,还是很有前途的。
张勋当时在山东,最多一天杀过500多名义和团的“黄巾红兜”拳匪,并因此深的袁世凯欣赏。
义和团架不住袁世凯正规军杀戮,纷纷逃离山东,进入裕禄当总督的直隶,而调任山西巡抚的毓贤,又迅速在山西发展起新的义和团来。
高喊着“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就这样一天天逼近了北京城下。
他们的叫声越来越响亮:扶清灭洋!扶清灭洋!!
京城皇宫里慈禧听着听着,脸上笑开了花——拯救大清的人们啊,你们终于来了!
这口号声,“扶清灭洋”!听上去实在太迷人了。
以致于让慈禧全然忘记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一群被袁世凯11000人都杀的屁滚尿流的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扶清灭洋”呢?
但人家这口号声,“扶清灭洋”,你听听,喊的多响亮,多整齐,多激动人心啊!
其实这事儿,也才过去110多年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