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具体内容模板(我为群众办实事)
为群众办实事具体内容模板(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化监狱公职律师团队建设,完善服刑罪犯法律援助平台,监区设立法律援助室,及时梳理解决罪犯在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等方面的疑问,为服刑罪犯提供有针对性法律援助服务,同时也加大法律普及力度。心理咨询 ☟规范落实认罪悔罪评估、守法守规评估、再犯风险评估等罪犯改造评估工作,推进“评估、管理、矫正”一体化建设,探索功能性监区建设,开展初偶犯的分类改造。☚ 监狱模拟实训基地 公职律师法律援助
五角场监狱立足功能性监狱定位,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将教育整顿成果体现到行动中来,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在“把罪犯改造好,让刑释衔接好,与地方协作好,使窗口服务好、用志愿关爱好”上下功夫,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01
把罪犯改造好,践行宗旨有办法
监狱始终秉持“把罪犯改造好就是为人民群众办的最大实事和必须要办好的实事”的理念,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为社会平安大局贡献力量。
规范落实认罪悔罪评估、守法守规评估、再犯风险评估等罪犯改造评估工作,推进“评估、管理、矫正”一体化建设,探索功能性监区建设,开展初偶犯的分类改造。
☚ 监狱模拟实训基地
公职律师法律援助
心理咨询 ☟
深化监狱公职律师团队建设,完善服刑罪犯法律援助平台,监区设立法律援助室,及时梳理解决罪犯在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等方面的疑问,为服刑罪犯提供有针对性法律援助服务,同时也加大法律普及力度。
02
让刑释衔接好,服务大局有机制
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出监监狱,五角场监狱致力于将刑释功能向社会治理延伸,通过集成罪犯全段改造数据,有效对接辅助社区矫正,探索形成监地联动机制。
图为监狱领导考察杨浦区刑释人员安置点
依托《监地帮教衔接联动机制共建方案》,巩固重大情况通报制度,确保将罪犯重大情况及时通报户籍地或者本市关联地的区司法行政部门。
将外省市刑释人员
送返至火车站
深化长三角服刑人员刑释衔接机制建设,前期与安徽省司法局、监狱管理局深化合作、试点推进,形成《临释罪犯(长三角区域籍)政治改造新模式探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将安徽籍服刑人员的刑释衔接工作对接到地区司法所,形成“闭环”衔接。
03
与地方协作好,交流合作有平台
深化出监教育“1 3”合作平台建设,打造“出监教育 高校”专业矫治平台、“出监教育 企业”技能培训平台、“出监教育 地区司法所”刑释对接平台建设,探索帮教开放日、爱启新航活动日、社会模拟实训及社会专业机构矫治等“四大”回归帮扶项目,充分发挥上海城市发展优势,贡献出监监狱上海标准。
监狱深入走访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新航驿站仁阔基地,就进一步深化帮教联动机制,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方式、优化合作机制,尤其是深化狱内帮教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
监狱积极与相关高校交流,引入教学资源,拓宽出监教育深度。并与上海新航总站联系协商,针对当前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如何开展好政策法规宣讲、创业就业帮扶、刑释衔接帮教等环节进行交流。
监狱进一步加强与社区矫正中心开展交流,就如何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治工作展开探讨,为做好区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正、技能培训、传统文化教育等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04
使窗口服务好,服务群众有举措
监狱通过完善引导标识、提供便民设施、强化咨询服务等系列便民举措,提升会见体验,从小事、实事入手,为群众排忧解难。
会见大厅
细致讲解、贴心服务
通过完善引导标识,在监狱会见室家属候见区,以宣传海报等形式公示实事办理的事项内容、咨询服务热线,并按照会见流程,在会见区域、通道、席位设置醒目的引导标识,减轻罪犯亲属会见过程中的盲目感和焦虑感。
提供便民服务,监狱准备了雨伞、矿泉水、轮椅等便利设施,并在会见场所设置急救点,设专人值守,以便开展现场急救。
1
2
深化监狱咨询平台建设,公示服务时间,指定专人接听,妥善应对各类咨询需求,并在会见日设立“咨询台”,明确监区领导、职能科室民警、监狱法制专员“三位一体”现场解答服务机制。
05
用志愿关爱好,奉献关怀有爱心
监狱积极组织青年民警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展现新时代监狱民警的良好风尚,为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送去爱心和关怀。
关心帮助辅读学校的孩子们
孩子们通过贺卡向志愿者表达感谢
监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上海市浦东新区辅读学校签订共建协议,民警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辅读学校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课程中,帮助孩子们建立信心,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难题。
民警还走进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为全市社工代表授课,讲述如何发挥司法工作社会效能以及如何开展好帮教访谈工作的实用技巧等,以案说法、以案析理,很好地解决了代表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
青年民警还将志愿服务带到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仁济医院等地,用音乐治疗让患有精神类疾病的病人放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