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stem的重要性有哪些(可它对孩子究竟有什么好处)

stem的重要性有哪些(可它对孩子究竟有什么好处)原标题:STEM课程在我国:改革契机与发展瓶颈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商业机构的侵蚀给STEM课程带来变异的危险。在学校缺乏适用的师资和课程开发团队的情况下,不少教育培训机构或教育科技公司进入STEM课程领域。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许多处于转型之中的教育科技公司,不再局限于出售硬件设备或服务,而逐步转向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新技术。为了积极寻求与政府、学校的合作,他们将STEM课程作为近年来的业务卖点。一些教育科技公司到学校组织开展STEM课程的有关活动,在迎合学校创新发展的同时,也赚取了可观的利润。我国当前的STEM课程刚刚起步,商业性公司的进入与推动在短期内有利于迅速扩大课程影响,但这些公司的主要目标是赢利,并不关注活动的真实效果。而且绝大部分公司只是把STEM课程作为一个噱头,实际上和学校一样缺乏强大的师资和课程开发团队,没有能力深刻理解并有效开展STEM课程活动。从长远

 STEM课程是当下课程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许多学校青睐的课程改革宣传亮点,同时还是诸多教育科技公司、教育培训机构大力推广的业务增长点。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是一门整合这四门学科课程的综合性课程。为了适应当今时代变化趋势,培养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科技人才,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表题为《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Undergraduate Science,Mathematics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的报告,首次提出STEM教育的理念,引发了人们对STEM课程的实践探索,并迅速产生了世界性影响。我国第一篇关于STEM课程的研究文献出现在2011年,从2016年起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呈爆发式增长,但鲜有基于我国教育实情的本土化研究。相反,STEM课程成为一些学校的宣传口号,更成为众多教育培训机构博取眼球的噱头,个中原因值得反思。

stem的重要性有哪些(可它对孩子究竟有什么好处)(1)

STEM课程并非独立的、正式的课程。在我国,各个学科的课程设置历史悠久,每一门课程在其发展历史中都孕育出了成熟的知识体系、教学模式、课程文化、课程制度以及利益共同体。而STEM课程是一种超越单一学科课程的全新形态,其价值旨趣、开发路径、教学模式、学习策略、评价方式以及组织管理等均不同于既有的学科课程。迄今为止,该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还有待厘清,知识体系尚未成型,教学模式也在探索之中,特别是围绕该课程的共同体尚未萌芽:致力于该课程的理论研究队伍还很薄弱,一线教师对其相当陌生,也缺乏来自教育管理部门的刚性推动。换言之,STEM课程相对传统课程体系,还不是一门较为成熟的、正式的、独立的课程,属于校本课程或特色课程中的“快餐”。有的学校开展一些所谓的“STEM课程”活动,也通常以活动课、兴趣班等形式出现,基本属于正式课程的点缀,目的往往是为了活跃校园文化、调节学生学习压力。由于与强大的学科课程文化不相容,在可以预见的未来,STEM课程很难在我国的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也难以与学科课程形成良性互补的格局。

STEM课程没有被纳入高考、中考等考试之中。我国各级学校的课程、教学、评价早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尤其是在以学科课程知识为对象、以纸笔测验为主要手段的考试体制主导下。STEM课程是基于高新技术实践应用的跨学科课程,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还未提上日程,这就致使其难以纳入中考、高考等的考试范围,事实上对于这类非正式课程迄今也无法进行任何规范的评价。在我国,这种没有硬性考试要求的课程,显然无法开展常态化的教学活动。

STEM课程缺少合适的师资和课程开发团队的强有力支持。作为跨学科、综合性的活动课程,STEM课程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尤其是工程技术领域知识与应用能力的教师,但具有这样教育素养的教师相对稀缺,而且在当下的教育组织架构下,几乎不可能组建囊括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课程教师在内的异质性教学团队,课程开发团队的建设也面临同样的困难。因此,当前STEM课程在我国遭遇的一大显性障碍就是难以组建适用的师资队伍,课程开发与实施往往基于个别研究者或教师的个人兴趣,很难配备专职教师,不少学校仅仅是邀请校外专家举办讲座,或临时聘用外籍教师。再者,我国的教师教育普遍采用分科培养的模式,很难培养能满足STEM课程需要的教师。如果为了培养合格的STEM课程师资而对教师教育体制进行变革,就必然会涉及价值理念、课程文化、组织结构、利益格局等方面的深层问题。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的教师教育体制很难为STEM课程供给合适的师资,也意味着STEM课程目前在我国缺少成长的土壤。

商业机构的侵蚀给STEM课程带来变异的危险。在学校缺乏适用的师资和课程开发团队的情况下,不少教育培训机构或教育科技公司进入STEM课程领域。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许多处于转型之中的教育科技公司,不再局限于出售硬件设备或服务,而逐步转向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新技术。为了积极寻求与政府、学校的合作,他们将STEM课程作为近年来的业务卖点。一些教育科技公司到学校组织开展STEM课程的有关活动,在迎合学校创新发展的同时,也赚取了可观的利润。我国当前的STEM课程刚刚起步,商业性公司的进入与推动在短期内有利于迅速扩大课程影响,但这些公司的主要目标是赢利,并不关注活动的真实效果。而且绝大部分公司只是把STEM课程作为一个噱头,实际上和学校一样缺乏强大的师资和课程开发团队,没有能力深刻理解并有效开展STEM课程活动。从长远看,商业因素的过度卷入也使STEM课程的商业性、技术性导向愈发明显:各种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光彩炫目,实质上背离教育的宗旨和STEM课程的正确理念;商业化也极易造成学生、家长、一线教师对STEM课程的困惑、不信任甚至反感,损害其在我国的长远发展。

作为一种超越学科课程架构,追求综合、创新与卓越的课程理念和模式,STEM课程对于21世纪我国的课程发展走向、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高科技人才的价值毋庸置疑。然而,STEM课程在我国还远非一种成熟独立的课程形态,也没有给我国的学科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带来新气象。相反,它所引发的问题值得警惕,面临的瓶颈也亟须破解。

(本文系2018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教育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研究”(B-b/2018/03/1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原标题:STEM课程在我国:改革契机与发展瓶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赵蒙成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