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连10头鲍鱼价格(走时小不点归来半个巴掌大)

大连10头鲍鱼价格(走时小不点归来半个巴掌大)搬运过程中 鲍鱼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渔民往养殖箱上浇水。养殖区距离码头有两个多小时的航程 这里一排排浮漂随着波浪浮动 海水中营养物质更加丰富 鲍鱼苗在这儿开始下一阶段的生长。29日早上7点 威海荣成市俚岛镇德兴养殖有限公司的码头一片繁忙 养殖工人们正在卸装刚回家的鲍鱼。两天前 它们还在福建沿海的海域内静静地躺着。成批的鲍鱼苗“藏”在一个个黑色箱子里 它们被养殖工人迅速卸下 开箱翻扣 鲍鱼苗被放到临时搭建的桌子上。箱子里 总有几个不愿出来的 工人们就再次拍打箱子。实在“叫不醒”的 就用薄铁片将它们撬下。说是鲍鱼“苗” 但这“苗”一点也不小 每个都有半个手掌大。在称重分类、修剪“身材” 清除附着的其他贝类后 它们将被装进养殖箱中 运送到养殖区。

大连10头鲍鱼价格(走时小不点归来半个巴掌大)(1)

渔民正在分拣鲍鱼苗 并将它们装入新“家”。

身材“苗条”南下 丰腴饱满北归。又是一年转场时 今年将有5000余万头跨海域“越冬”的鲍鱼陆续回家。从福建莆田到山东威海 1800公里 陆运需要行驶30个小时 海运则需要连续行驶70小时。南下北上之间 小小的鲍鱼经历着大大的蜕变。

幼苗福建越冬

归来已有半个巴掌大

29日早上7点 威海荣成市俚岛镇德兴养殖有限公司的码头一片繁忙 养殖工人们正在卸装刚回家的鲍鱼。两天前 它们还在福建沿海的海域内静静地躺着。

成批的鲍鱼苗“藏”在一个个黑色箱子里 它们被养殖工人迅速卸下 开箱翻扣 鲍鱼苗被放到临时搭建的桌子上。箱子里 总有几个不愿出来的 工人们就再次拍打箱子。实在“叫不醒”的 就用薄铁片将它们撬下。

说是鲍鱼“苗” 但这“苗”一点也不小 每个都有半个手掌大。在称重分类、修剪“身材” 清除附着的其他贝类后 它们将被装进养殖箱中 运送到养殖区。

养殖区距离码头有两个多小时的航程 这里一排排浮漂随着波浪浮动 海水中营养物质更加丰富 鲍鱼苗在这儿开始下一阶段的生长。

大连10头鲍鱼价格(走时小不点归来半个巴掌大)(2)

搬运过程中 鲍鱼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渔民往养殖箱上浇水。

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 44岁的骆建文感慨万千 来自福建莆田的他已经从事鲍鱼养殖十几年 2007年开始 他就与荣成市俚岛镇德兴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北鲍南养”。十几年来 他就像候鸟一般生活在福建莆田和山东荣成两地 仅他的团队就有100多人。

每年11月下旬 他从荣成将体长1.5-1.8厘米的鲍鱼苗运往福建越冬 次年5月带着7-8厘米的鲍鱼回到荣成海域 等长到12厘米的时候就可以售卖了。未长成或未出售的鲍鱼则要在下个周期再次南下 历经3-4次迁徙 再进行售卖。

“最快的端午节就可以进行售卖 有的要等到10月份 还有的会继续跟我们回南方 在南方再养殖一段时间后 春节时在南方养殖地直接出售或者再次迁徙回北方。”骆建文说。

鲍鱼搬家可选两条“路”

要保证供氧和盐度

4月27日下午两点 骆建文从福建省莆田市埭头镇石城村启程 开始了此次转运。他从当地租了13辆活水车 拉了200多万头鲍鱼苗北上。活水车有存水供氧的池子 在鲍鱼“搬家”的过程中 车队一路经过福建省、浙江省境内 20个小时后到达江苏省连云港赣榆海头镇 在这里 他们进行一次换水 新鲜海水的补给会大大降低鲍鱼的死亡率。

除了陆路运输之外 海运也是他们运输鲍鱼的途径之一 通过装有一个个舱位的活水船 他们将鲍鱼苗从养殖海域捞上来装笼 全程充氧 及时补给海水 经过连续70个小时的航程后 到达荣成海域。

“海运过程中 由于运输船要从海里采活水 所以运输路线不能太靠近近海 比如说黄河入海口这样的地方 不然海水盐度不够 鲍鱼也会死亡。”骆建文说。

一路颠簸之后 鲍鱼们“回家”了 在此 它们将度过一段成长期 随后被阶梯式售卖。

加快生长周期

三年四次转场

“我们公司有60多位养殖户 骆建文是其中养殖较多的一位 也是我们多年的合作伙伴。”荣成德兴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孙先生说 每年4-5月份 公司都会迎接上千万头鲍鱼“回家”。

据了解 鲍鱼对水温、水质及海域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 最适宜的水温是在12℃至25℃之间 温度过低或过高 都会引起大量死亡。单纯在南方或者北方养殖 成长周期长 死亡率高。北鲍南养则避免了这些缺陷 同时可以避免诸如台风等恶劣天气灾害。

北鲍南养就是每年11月份将鲍鱼苗和半成品鲍鱼运送至福建越冬 次年5月回到荣成海域养殖。如此往复 历经3年4次转场 鲍鱼苗长成成品。

“一辆活水车的成本大约在2万元 13辆车就是26万元 加上海运 成本就更高了 但从长远的角度看 降低了鲍鱼的死亡率 加快了生长周期 降低了人工成本 还是值得的。”骆建文说。

行情最好的时候 12头的鲍鱼批发价是108元每斤;行情差的时候 12头的鲍鱼批发价是68元每斤。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 但“北鲍南养”却已然成了鲍鱼从渔场到餐桌的必由之路。

从2004年起 荣成和福建莆田等地合作开展鲍鱼“南北转场”、冬夏对调养殖 避免了北方冬季海水温度过低对养殖造成的影响。作为国内鲍鱼养殖主产区之一 荣成俚岛镇的鲍鱼养殖面积达1万多亩 今年将有5000余万头“越冬”的鲍鱼陆续回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震 李孟霏 于涵 通讯员 孙崇军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