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华罗庚的反七步诗(一首千年经典华罗庚曾质疑)

华罗庚的反七步诗(一首千年经典华罗庚曾质疑)但对于这首诗,当年我国著名科学家、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提出过质疑,而且可爱的他还专门写了首诗:冬天山上覆盖着霜和积雪的树木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诗是唐代边塞诗的翘楚,也是卢纶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这首五言绝句虽然只有短短20个字,无一句抒情议论,也无一生僻字,只是将单于夜逃和将士们雪夜追捕的场景描绘下来,却浑然天气,大气磅礴。

900多年前,苏轼写了一首“谜诗”,名字叫《游金山寺》。当年苏轼听说镇江石盘陀景色壮观,便前去玩了一阵。结果他看到江上突然有一团火升了起来,火焰如炬,这让他十分不解,于是回到家怎么也睡不着,便写了这首《游金山寺》。诗中“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14字,至今是诗坛难解之谜,甚至有网友戏称:东坡大概是看到了UFO。

华罗庚的反七步诗(一首千年经典华罗庚曾质疑)(1)

无独有偶,在唐代也曾有首千年经典,曾令不少人百思不得其解,连华罗庚都曾写诗质疑,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

《和张仆射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是唐代边塞诗的翘楚,也是卢纶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这首五言绝句虽然只有短短20个字,无一句抒情议论,也无一生僻字,只是将单于夜逃和将士们雪夜追捕的场景描绘下来,却浑然天气,大气磅礴。

华罗庚的反七步诗(一首千年经典华罗庚曾质疑)(2)

冬天山上覆盖着霜和积雪的树木

但对于这首诗,当年我国著名科学家、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提出过质疑,而且可爱的他还专门写了首诗:

北方下大雪,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华罗庚写的这首打油诗,其实针对的就是诗中“大雁”的问题。首先北方都下起了大雪,按常识大雁早就该飞往南方了,何来大雁?就算边塞还有大雁,都已经月黑天高了,又怎么看得见大雁呢?这个问题其实想不通的不只是华先生,这也是困扰不少网友的问题。

华罗庚的反七步诗(一首千年经典华罗庚曾质疑)(3)

针对这个问题,在一期诗词大会上,康震教授用两句话解答了网友们的多年困扰:“古代讲究意境的渲染,并不一定要写实物,所以大雁高飞只是虚写”。这首诗的妙处就在于大雁、月、雪等意象的完美融合,大家不用从科学的解释去考虑。

事实上唐诗中被质疑的名篇不只是这一首,当年诗鬼李贺曾写了首《雁门太守行》,如今也入选了中学课本。这首七言古诗的前两句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华罗庚的反七步诗(一首千年经典华罗庚曾质疑)(4)

如今这两句已成为千古名句,但在当年它可是引起过不小的争论。北宋王安石就曾表示:黑云都压城了,铠甲上还哪来的向日的甲光?王文公是名士说这话肯定不是因为和李贺有仇,而是确实不解。但后来明代大文豪杨慎却说王安石:“宋老头巾不知诗”,被人称为“宋老头巾”估计是王安石被贬得最惨的一次了,杨慎表示自己曾见过类似的景象,后来清代文人薛雪也说王安石是“儒人不知兵”。

华罗庚的反七步诗(一首千年经典华罗庚曾质疑)(5)

其实以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不管李贺和卢纶写的景象是不是属实,王安石和华罗庚先生都只是提出自己的质疑,这种严谨读诗的态度肯定是值得赞扬的。但既然咱们能容得下书画创作中的各种印象派,也自然要容得了古诗意境的渲染。在古诗中大家还发现过哪些无法解释的奇景?欢迎讨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