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里的人物特点(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西厢记里的人物特点(西厢记的人物形象)张生在《西厢记》中是个才华出众、情真意专的志诚种,是个轻狂而又兼有诚实厚道,酒脱而又兼有迂腐可笑的一个喜剧角色。张生普救寺里偶遇莺莺并一见倾心,他想方设法按近莺莺,“借厢”、“酬韵”、“闹斋”,终于因为寺警而使他对莺莺的爱慕得到发展的机会,也取得了合理的地位。因为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允诺:“如有谁能够退兵,就把莺莺嫁给他。”张生听到喜出望外,连忙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带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却赖婚,张生悲生,弹琴倾诉心曲。接到莺莺的诗简半夜逾墙赴约,终至于相思深苦,身染沉疴。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张生对莺莺的痴情,也正是他的执著和志诚最终打动了莺莺,两人终于私下结合。红娘是《西厢记》中一个社会地位卑贱却光彩四射的一个人物。她冷眼旁观,清楚知道崔老夫人为了维护相国的家谱,决不会允许张生和莺莺的结合。所以,她最初并无意于崔、张的情事,但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她逐渐为崔、
——学习笔记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作品以如花的词句塑造了不朽的艺术典型,歌颂了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西厢记》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是以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而结束。但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根本地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热情地歌颂了莺莺和张生反对封建势力,争取婚姻自由的精神,并鲜明提出了“才子配佳人”的主张。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在《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一部精彩杂曲,基本延续了董西厢的情节,但是思想倾向更为强烈,且明确提出“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主张,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艺术上达到了元代戏剧创作的顶峰。
崔莺莺是《西厢记》的女主人公,她有着妙龄女子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和追求,但由于少女的羞怯和大家闺秀的矜持及家庭教育的约束,因而内心愿望跟外在言行表现不一,这也是她心灵深处的矛盾冲突,如明明是她叫红娘去探望生病的张生,红娘带回张生给她的信时,她却又责骂红娘带回简帖戏弄她。叫红娘传信给张生,叫他下次休得如此,但信又是约会的诗简。张生如约而至,她又以大道理责备了张生一通,作者这样的处理显然是岀于对莺莺身份和教养的准确把握。王实甫赋予莺莺这个形象不仅仅是“才子配佳人”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对“情”的执著追求。在《长亭送别》中,莺莺埋怨“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拆鸳鸯两下里”,“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所以,莺莺的形象表现了对纯情的尊重,鲜明地体现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意义。
张生在《西厢记》中是个才华出众、情真意专的志诚种,是个轻狂而又兼有诚实厚道,酒脱而又兼有迂腐可笑的一个喜剧角色。张生普救寺里偶遇莺莺并一见倾心,他想方设法按近莺莺,“借厢”、“酬韵”、“闹斋”,终于因为寺警而使他对莺莺的爱慕得到发展的机会,也取得了合理的地位。因为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允诺:“如有谁能够退兵,就把莺莺嫁给他。”张生听到喜出望外,连忙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带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却赖婚,张生悲生,弹琴倾诉心曲。接到莺莺的诗简半夜逾墙赴约,终至于相思深苦,身染沉疴。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张生对莺莺的痴情,也正是他的执著和志诚最终打动了莺莺,两人终于私下结合。
红娘是《西厢记》中一个社会地位卑贱却光彩四射的一个人物。她冷眼旁观,清楚知道崔老夫人为了维护相国的家谱,决不会允许张生和莺莺的结合。所以,她最初并无意于崔、张的情事,但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她逐渐为崔、张之间真挚的感情所打动。更重要的是她不满老夫人背信弃义,转而积极为他们传递书信,出谋划策。她即批评张生是“银样蜡枪头”,揣摸不透莺莺的心事;也讽刺莺莺的心口不一。她机智勇敢反击老夫人为崔、张辩护,使得老夫人理屈辞穷,不得不答应两人婚事。如在《拷红》中,红娘先把崔、张的私情告诉老夫人,然后这样说道:“同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日后张生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今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老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她反击老夫人的恰恰是老夫人要维护的封建纲常和家族利益,最后,老夫人也只好默认了张生和莺莺的婚事。以上都表现了红娘是个侠肝义胆、机智聪明的形象。
崔老夫人是剧中封建家长的代表,是崔、张和红娘的对立面。老夫人恪守礼法,处事温俭,治家有法。她希望通过联姻方式来维护相国家谱,同时也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希望女儿过上体面的生活,但由于当时世道不宁,途路艰难,女儿的婚姻出现变故,迫使她不得不面对现实接纳了书剑飘零的白衣书生作为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