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父母养成记的细节(用20年如1日的行动)
优秀父母养成记的细节(用20年如1日的行动)台下的妈妈有些自豪的回应孩子:“对!”孩子接着说道:“说明咱爷两对她好!对不对?妈妈!”《少年说》是一档让孩子透露心声的节目,许多孩子站上台上吐槽自己的父母,但有一期节目,却迎来了一位向全世界秀自己父母的男生。男生上台后对父亲喊道:“虽然妈妈只比你小五岁,但是她看起来很年轻!”如下图所示,父亲看起来有些显老,鬓角有点白发,但旁边的妈妈看起来如小姑娘一般的年轻。
幸福、温暖的家,是每一个家庭及其成员所共同追求的目标,父亲为了幸福家庭而拼搏,母亲为了幸福家庭而付出,孩子在幸福的家庭里面茁壮成长。
毫无疑问,幸福的家庭,能给我们温暖,能为我们遮风挡雨,让父亲变得伟岸,让母亲变得年轻,更能让孩子专心做回孩子。
那么,幸福的家庭,应该如何建立?
下面这个家庭,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模板。
《少年说》是一档让孩子透露心声的节目,许多孩子站上台上吐槽自己的父母,但有一期节目,却迎来了一位向全世界秀自己父母的男生。
男生上台后对父亲喊道:“虽然妈妈只比你小五岁,但是她看起来很年轻!”
如下图所示,父亲看起来有些显老,鬓角有点白发,但旁边的妈妈看起来如小姑娘一般的年轻。
孩子接着说道:“说明咱爷两对她好!对不对?妈妈!”
台下的妈妈有些自豪的回应孩子:“对!”
接着,轮到了父亲发言了。他的话,透露了让妈妈保持年轻,让孩子保持优秀的秘密:
孩子的父母已经走过相伴了20个年头,共渡了18年的婚姻。
18年的时间很长,爸爸说,这18年的时间里只跟妈妈吵过一次嘴。
难道他就没有和妈妈意见相左而不满的时候吗?自然是有的,那他又是如何处理的?
这位爸爸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我作为一个男人啊,男人应该有一个责任,就是让自己的女人过得很幸福!”
对妻子谦让,与之相敬如宾,就是这位父亲能让家庭保持18年只吵一次架的秘诀!
那妈妈为什么可以显得如此年轻呢?
这位父亲接着说道:
“爱情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化妆品,但是爸爸真正做到了”
“这些年的历程当众,我让妈妈过的很开心很快乐!”
如他所述,这就是妈妈保持真正年轻的一个原因:健康积极的心态,有爱能化解一切烦恼的家庭。
秀恩爱秀得如此“赤裸裸”,这也是第一次见到了。但显然父亲并不是单纯为了秀而秀,他接下来的话,才是他想对孩子说的。
“因为这也是当初我对你妈妈父亲(孩子外公)的一个承诺”
“结婚那时候我说,我一定让你的女儿跟我在一起感到开心快乐!”
这位父亲,用18年如1日的行动,履行着自己对老丈人的承诺,同时他也给孩子实际示范了,自己做到了,成为孩子生活中最好的榜样。
这位父亲,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能信守承诺,信守让自己重要的人幸福快乐的承诺,信守成为一个男人应尽责任的承诺。
孩子显然非常为自己的父亲自豪,同时,他也为父亲把自己当成和他一样地位的人--一个男人而不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而自豪。
孩子大声的回应到:
“行!”
“老爸你负责挣钱,我负责学习!”
“一个让妈妈过物质上的生活,一个让妈妈过精神上的生活!”
或许这位父亲在事业上并不出色,但他在家庭中足够优秀。一个优秀的父亲,时刻用行动教会着孩子如何爱护自己的妻子,教会孩子如何尽自己的责任。
02 幸福的家庭,标准是什么?对于“幸福家庭”,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标准,有的人认为一家人齐整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富裕就是幸福...
幸福的家庭,其表现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殊途同归,幸福家庭都有以下共同特点:
- 给予家庭成员无条件的爱
家庭由父母和孩子构成,幸福的家庭,其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给予着对方无条件的爱。
例如父亲不会因妻子的容貌变化而鄙视自己的妻子,母亲不会以丈夫能带来的经济价值作为爱他的标准,而父母对孩子,不会以成绩为衡量标准。
- 给予家庭成员无限的包容
在孩子踏出社会之前,家庭就扮演着社会的角色,但与之社会的规则所不同的是,家的规则并不需要权力,更在乎于无限的包容。
例如,当父亲事业遭遇挫折,外界的人可能会褒贬不一,甚至可能落井下石。但在家庭里,没有人会因此而责怪父亲,反而会给予安慰和支持;
又例如,当孩子成绩不佳的时候,外界的人会给予孩子施压,甚至惩罚,但在家庭里面,父母更关心孩子的情绪,帮助他走出挫折。
- 家庭成员彼此尊重
幸福的家庭,其家庭成员必然是相互尊重的。
这份尊重体现在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权、决定权以及私人空间上。
在幸福的家庭里面,每个人都尽着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但又保持着彼此的独立,共同为家庭付出,从家庭中汲取能量。
例如《少年说》里的这位男生,他很明确自己可以为家庭做什么,也十分清晰家庭成员的责任是什么,最后他所表现出来的是,以父亲为榜样,尊重妈妈,保护妈妈,而同时他履行自己的家庭之职责:学习。
一个家庭里面,通常会存在两段亲密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 夫妻关系为第一顺位,家庭才能有幸福的基础
这两段关系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幸福的家庭以夫妻关系为先,而不健康的家庭以亲子关系为先。
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
对此,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一、糟糕的婆媳关系;
在孩子长大后,以孩子为第一精神寄托的父母,会认为儿媳/女婿抢走了自己的孩子,进而与之发生冲突,势如水火;
二、严重的恋子情结;
有恋子情节的父母,会彼此争夺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进而发生夫妻间的矛盾,当父母不断发生争执,家庭自然就谈不上幸福了;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孩子,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等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
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 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让孩子当回自己
在一些家庭里面,夫妻关系是第一顺位没错,但父母的相处模式却往往让孩子难以理解。
例如我见过一个家庭,夫妻人前恩爱无比,但却不稳定,他们可以前一面如胶似漆,下一秒就因为一点小事情就互相攻击。
在孩子看来,父母好像爱着对方,但又像憎恨对方,这样的相处模式让孩子无所适从。一方面他难以分辨父母是爱还是恨,另一个方面孩子的自恋,让他不断把父母的关系变化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最终懵懂的孩子只能选择牺牲自己,做出一些怪诞的行为来让父母保持和谐、稳定的关系,显得非常早熟、懂事。
父母相互尊重,相敬如宾的和谐关系,才能让孩子安心做一个孩子,在天真烂漫中成长,最终学会父母间的相处模式,并把这份美好投向社会,获得良性循环。
- 孩子同样需要尽到家庭责任
光凭着父母关系占优先地位,以及和谐的关系,还不足以成为幸福家庭。如前文所述,幸福家庭应该各尽其职。
在一些家庭里面,往往会忽略了孩子的家庭责任及其对家庭责任表现的需求。最常见的就是:“你不用管其他的,只要好好学习就够了。”
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其家庭责任,而对于孩子而言同样如此。他们无条件的接受着父母提供的方方面面的照料,同样他们亦需要为家庭幸福付出一份努力。
从心理层面而言,孩子都是自恋的,他们有着向父母表现自己能力的需求,证明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
让孩子尽其所能的帮助父母,承担家庭责任,在乎给他们指明自己能做什么,应该怎么为家庭付出。
他需要负责他自己的分内事,包括整理自己的房间和大家共同活动的公共区域,同时需要完成自己的学业任务,帮助家庭干活而不是帮助父母干活。
淅爸有话说:一个幸福家庭的构建,离不开夫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更离不开孩子的付出,以夫妻关系为第一顺位,并让孩子尽其责任,幸福家庭就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