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真实来历(圣诞节的传说)
圣诞节的真实来历(圣诞节的传说)一晃几年过去了,女儿们陆续到了出嫁的年龄,父亲却变得越来越憔悴老迈,因为他没钱给女儿们置办嫁妆。一天晚上,女儿们洗完衣服后,将长统袜挂在壁炉前烘干。圣人尼古拉知道了她们父亲的情况后,十分同情,就这天晚上,悄悄来到她们的家门前。他从窗口望着父亲和女儿们都睡着了,同时也注意到了女孩们的长统袜。随即,他从口袋里掏出三小包黄金从烟囱上投下去,刚好掉在女孩们的长统袜里。很久以前有一个心地善良的贵族,他的妻子因病去逝,撇下他和三个女儿。为了能让三个女儿摆脱失去妈妈的痛苦,幸福生活,他尝试了种种方式,都归于失败,也因此耗尽了他所有积蓄。最后,他们不得不搬到乡下生活,他的女儿们也被迫学会做饭、缝纫和打扫,自己照料自己。据说圣诞老人原指公元4世纪时小亚细亚专区的主教尼古拉,他因乐于助人闻名遐迩。到了6世纪,人们尊称他为“圣尼古拉”。在有关尼古拉的故事当中,人们把他和圣诞老人联系起来,他被人们描绘成:专门在圣
圣诞节的传说: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生日的日子。基督教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的。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是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世界各地的圣诞节日期各有不同。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确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的教会领袖,在巴勒斯坦的西岸城市伯利恒(耶稣出生地)集会,进一步确认:12月25日为圣诞节。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耶稣的降生,对世人来说,是莫大的“好消息”,因为是神自己选择来到人间,做世人的替罪羊来拯救世人,使世人的灵魂得到永生超度,最后升入天堂。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降生。“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我们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世界上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
圣诞老人:
据说圣诞老人原指公元4世纪时小亚细亚专区的主教尼古拉,他因乐于助人闻名遐迩。到了6世纪,人们尊称他为“圣尼古拉”。在有关尼古拉的故事当中,人们把他和圣诞老人联系起来,他被人们描绘成:专门在圣诞节向孩子们送礼物的慈祥老人。到了18世纪,通过文学作品和绘画,圣诞老人逐渐变成身穿红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在每年圣诞节,他都会驾着鹿拉的雪橇从遥远的北方而来,从烟囱进入千家万户,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所以,西方人过圣诞节时,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第二天,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孩子们望着装满袜子的圣诞礼物,个个喜笑颜开。如今,圣诞老人已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人物了。
圣诞袜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心地善良的贵族,他的妻子因病去逝,撇下他和三个女儿。为了能让三个女儿摆脱失去妈妈的痛苦,幸福生活,他尝试了种种方式,都归于失败,也因此耗尽了他所有积蓄。最后,他们不得不搬到乡下生活,他的女儿们也被迫学会做饭、缝纫和打扫,自己照料自己。
一晃几年过去了,女儿们陆续到了出嫁的年龄,父亲却变得越来越憔悴老迈,因为他没钱给女儿们置办嫁妆。一天晚上,女儿们洗完衣服后,将长统袜挂在壁炉前烘干。圣人尼古拉知道了她们父亲的情况后,十分同情,就这天晚上,悄悄来到她们的家门前。他从窗口望着父亲和女儿们都睡着了,同时也注意到了女孩们的长统袜。随即,他从口袋里掏出三小包黄金从烟囱上投下去,刚好掉在女孩们的长统袜里。
第二天早上,女儿们醒来发现她们的长统袜里装满了金子,欣喜若狂,这么多金子,足够他们置办嫁妆。以后,这个贵族看着女儿们出嫁,十分高兴,好像一下子年轻了许多年,从此也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后来,世界各地的孩子们都有了悬挂圣诞袜的习俗。在法国,孩子们一般将鞋子放在壁炉旁,等待圣诞老人送礼物。
圣诞树传说
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同时,还点上白色蜡烛。
到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神父,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一棵装着蜡烛的圣诞树,在家中布置。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告诉他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树,是为了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小孩,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
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各种小礼物。在西方,不论是否是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圣诞大餐传说
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是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一顿美餐。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是必不可少的食品,同时伴以美酒。
圣诞卡传说
关于圣诞卡的来历是这样的:1842年的圣诞节,英国的传教士蒲力治,用一张卡片,绘了一幅耶稣诞生的图画,并且写了两句:“祝您圣诞快乐,新年平安。”然后把这张卡片,寄到远在非洲传教的好友。亨利考尔爵士看到卡片以后,认为这张卡片是非常有意义的礼物,就吩咐画家毛厄里设计制作了一张卡片,赠给一位亲近的友人。据说这张圣诞卡画的是一幅美丽的家庭圣诞欢乐图,在画的一角,还写着:“祝您有个快乐的圣诞节,和愉悦的新年。”
1864年,英国的阿尔巴特亲王特别推广这件事,就印制了一千张圣诞图画的圣诞卡,开始发售。到1865年,印刷的圣诞卡,大量销售了。首先是由德国绘画彩色的石版工厂印制以后,马上运送到英国去,正式发售。再从英国销到到世界各地,于是寄送圣诞卡的风俗,渐渐流行开来。起初圣诞卡的寄送,只是在基督教徒之间,到了二十世纪初,圣诞节送圣诞卡之风开始盛行开来,无论是否是基督信徒,亲朋好友之间,总会相互寄送圣诞卡,表示彼此祝福。如果你有亲友在遥远的地方,平日忙于工作很少通讯,可寄上一张圣诞卡,表达怀念和祝福,相信对方一定感到欣慰。如果你不是基督徒,用一张圣诞卡当贺年卡,同样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圣诞歌:
长期以来,圣诞歌有很多,最后给大家推荐几首好听的~《santa tell me》《最想念的季节》《圣诞结》《white wishes》圣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