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半岛上的明珠(在印度阿克巴大帝的)
印度半岛上的明珠(在印度阿克巴大帝的)从阿格拉到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宫的距离是36公里,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于是我们包车前往这座500年前的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宫殿。198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虽然它低调地被泰姬陵和阿格拉堡淹没了光彩,但这里绝对不是一个作为备胎而存在的景点,此行却是一次超值之旅。泰姬陵离德里的距离类似北京天津之间,但当时的交通条件和京津相比差了好几个时代。既然选择切换了一个城市,总想要住下来多看几眼。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宫就这样出现在了阿格拉旅游景点的备选名单上。作为泰姬陵的所在地,阿格拉的必打卡景点还有阿格拉堡,但阿格拉堡和泰姬陵两处景点加到一起,也撑不起一个完整的周末假期。于是才有了多余的时间,去看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宫。
去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宫完全是歪打误撞,很久以后回忆起来,那原来是这么神奇的所在!印度人甚至把这里比作与泰姬陵相媲美的国宝级名胜!
泰姬陵的备胎之选
那是初到印度的夏天,因为工作原因,我已经去过泰姬陵多次,但每次都是带着任务而来,几乎没有一点心思好好欣赏它的绝世风华。
至于家人就更别提了,连对泰姬陵的概念都没有。于是和好友一家相约去看泰姬陵。
泰姬陵离德里的距离类似北京天津之间,但当时的交通条件和京津相比差了好几个时代。
既然选择切换了一个城市,总想要住下来多看几眼。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宫就这样出现在了阿格拉旅游景点的备选名单上。
作为泰姬陵的所在地,阿格拉的必打卡景点还有阿格拉堡,但阿格拉堡和泰姬陵两处景点加到一起,也撑不起一个完整的周末假期。于是才有了多余的时间,去看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宫。
虽然它低调地被泰姬陵和阿格拉堡淹没了光彩,但这里绝对不是一个作为备胎而存在的景点,此行却是一次超值之旅。
从阿格拉到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宫的距离是36公里,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于是我们包车前往这座500年前的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宫殿。198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遗世独立的废都
这座宫殿是由莫卧儿帝国的阿克巴大帝主持建造的,位于法塔赫布尔西格如里(波斯语,意为“胜利”),宫殿与清真寺、商队旅馆、蓄水湖等其他主要建筑共同构成了这座城池的中心区域。
在公元1571年到1585年间,这座城池曾短暂作为莫卧儿王朝的都城。
阿克巴大帝一直没有子嗣,于是他向圣人Sheikh Salim Chishti祈求。终于在他的第一位皇子出生后,阿克巴为表示感激之情,建造了这座城堡,并命名为Fatehpur Sikri,意为“胜利之城”,并迁都于此。
不过阿克巴在此定都仅14年,就因水源问题废弃了这座城市,迁回阿格拉,自此,“胜利之城”成为一座荒城。
500年后,当我们走进这座荒废的都城时,它就像一颗褪色的宝石,在午后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走进“胜利之城”,首先看到的是54米高的Bulund Darwaaza ,这是为了纪念胜利而建的大门。它也是法特普尔锡克里标志性的景点之一。
城中只有这座皇宫和清真寺的平面布局正对四个方向,显示出了莫卧儿王朝的皇权和伊斯兰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
清真寺由一座庭院构成,而整个皇宫却由一系列矩形庭院组成的建筑群。这些庭院依对角线方排列,朝着山脊的顶部逐级加高。
整座皇宫被高墙所包围,创造出了一个私密的内部世界,有着遗世独立的时空气场。
500年前,当阿克巴大帝满怀激情地组织工匠们一砖一瓦地建造着这座城市,对于这座被命名为“胜利之城”的都城一定充满了期待。
但这座花了15年时间建造的城市,只住了14年就被阿克巴大帝弃如敝履,仿佛维苏威火山石化后的庞贝古城一样,成了一座标本一般的鬼城。
艳阳高照,皇宫庭院显得辽阔无边,当我们穿行其间,从一头走到另头需要很长时间。
在庭院中设有开放式的敞廊,从敞廊中穿行而过,我们时而置身于阴凉的廊下,时而沐浴在焦灼的阳光下,对于温度和水份也有了更为急迫的直观感受,也对于它最终遭抛弃有了切身体会。
整座宫殿,从敞廊的柱子、横梁、墙体和漏花隔断,到庭院的地面,全部都是采用当地出产的红砂岩石板建成。石板经过精雕细琢,赋予整个宫殿一种统一、浓烈的性格,令人过目不忘。
皇宫最高的建筑是凉亭,完全通透,由列柱构成的空间金字塔则是阿克巴大帝退朝后独自静思的地方,也是他与当时五大宗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拜火教首领进行会谈的地方。
清风徐来,我们感到自己仿佛身处世界之巅,与浩瀚的宇宙紧紧相拥,在历史长河中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