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记者节活动风采(记者节特别策划见证)

记者节活动风采(记者节特别策划见证)站在人民大会堂穹顶巨大的红色五角星灯下,注视着主席台上金色的党徽熠熠生辉,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开幕会短短的两小时内,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牵动着世界的关注;大会堂里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凝聚着奋进的力量。大家由衷地为新时代党的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感到自豪,也对报告擘画的宏伟蓝图满怀信心、无限憧憬。开幕会上的一幕幕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2022年10月16日,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9年多来最难忘的一天。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作为唯一一名派往大会会场采访的长沙媒体记者,我走进了神圣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报道此次盛会。能如此近距离感受新时代中国跃动有力的脉搏,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天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我们将镜头对准自己,讲述这一年重大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带你感受时代的进步、长沙的发展。聚焦二十大,我在盛会现场长沙晚报全媒体

记者节活动风采(记者节特别策划见证)(1)

编者按

记者,记录者,见证者。

记录伟大时代,见证难忘瞬间,触摸时代脉搏,倾听人民声音,波澜壮阔的2022,我们始终在路上。

我们见证了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记录了北京冬奥会的激情燃烧,也投身于实施“强省会”战略的火热现场;我们迎着晨曦出发,背着星月归来,踩着泥土而行,心怀梦想和使命;我们始终在一线、在现场,用镜头、用笔尖、用声音,记录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变化、身边的感动。

今天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我们将镜头对准自己,讲述这一年重大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带你感受时代的进步、长沙的发展。

记者节活动风采(记者节特别策划见证)(2)

聚焦二十大,我在盛会现场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汝兮

2022年10月16日,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9年多来最难忘的一天。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作为唯一一名派往大会会场采访的长沙媒体记者,我走进了神圣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报道此次盛会。能如此近距离感受新时代中国跃动有力的脉搏,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站在人民大会堂穹顶巨大的红色五角星灯下,注视着主席台上金色的党徽熠熠生辉,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开幕会短短的两小时内,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牵动着世界的关注;大会堂里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凝聚着奋进的力量。大家由衷地为新时代党的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感到自豪,也对报告擘画的宏伟蓝图满怀信心、无限憧憬。开幕会上的一幕幕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在这次党的二十大报道过程中,我“一人分饰多角”,承担起了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视频编导、出镜记者等多种工作任务。带上电脑、手机、微单相机、有线麦克风、云台相机、三脚架、稳定器、自拍杆、补光灯等十余件采访设备,我开始了“乘风破浪”的全媒体报道。

大会的议程十分紧凑,为了及时传递第一手鲜活新闻,我和后方记者、编辑团队每天工作到凌晨。白天,我抓紧代表们的用餐时间、会议散场逗留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采访;晚上,我一边撰写文字报道,一边和视频编导、后期编辑视频连线会议,探讨策划新一期视频脚本、拍摄手法……而这争分夺秒、不舍昼夜的聆听、记录、创新、融合、呈现,其实也是我们长沙晚报时政新闻部记者的工作常态。在日常的时政报道中,我们开拓新语态、尝试新形式,在融媒体报道的战场上厉兵秣马、披荆斩棘;未来,我们也必将继续在这样的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记者感悟

作为党的基层新闻工作者,在此次报道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新时代呼唤着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高水平融合新闻作品、文化产品,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它将引领着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驭风前行。

记者节活动风采(记者节特别策划见证)(3)

再赴“双奥城”,我与祖国共成长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紫名

14年前,还是大学生的我有幸成为了北京奥运会水球项目的媒体服务志愿者,为奥运服务的那十几天,是我人生中最难忘也最美好的日子之一。

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体育记者,并一直坚守至今。这14年的时间,我现场报道过广州亚运会、仁川亚运会、里约奥运会、俄罗斯世界杯等多项国内外大型赛事,十多年的采访经历让我越发清晰地感觉到:现在的中国变化是如此之大、进步是如此迅速。而在这种种变化中,我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成为一个更成熟的人、更好的体育报道者。

14年过去,奥运会再次来到中国,北京成为首个“双奥之城”,我也有幸重回故地,以记者的身份参与其中。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国用最大的热情和投入,努力向全球展现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大声地告诉世界“我是谁”。时隔14年再次与奥运相逢,开幕式上的中国式浪漫、赛时的运行保障、运动员的精神风貌、民众对于奥运的理解,中国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

16天的时间,9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齐聚北京,一同践行奥林匹克精神,集中展现人类开创美好未来的夙愿,“一起向未来”。

在采访中我看到,“四朝元老”徐梦桃和齐广璞圆梦冬奥泪洒最高领奖台;年轻小将谷爱凌和苏翊鸣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猛劲”为中国赢取3金2银……中国冰雪运动交上了金牌数、奖牌数双创历史的骄人答卷。

我了解到,国家速滑馆运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提升能效20%以上,冰面被誉为“最快的冰”;云顶滑雪公园使用“室外雪上项目场地防风网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中国科技贯彻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

作为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求者、行动派,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中国兑现了当初的承诺,成功地向世界呈现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并成功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为全球冰雪运动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一次,中国在展现自信的同时,也在收获着未来。

记者感悟

14年时间,以不同的身份见证“双奥之城”,同时见证了媒体报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在不断强大,我们作为新闻人,也当与时俱进,用心记录这个时代。

记者节活动风采(记者节特别策划见证)(4)

一路奔跑,我们聆听“强省会”足音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自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以来 ,长沙便不断强化省会意识、省会责任、省会担当,从未停止贯彻落实的脚步。作为记者,我一路奔跑,聆听长沙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足音。

今年年初,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飞行区工程暨中轴大道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我驱车来到项目现场,一眼望去皆是荒山黄土,车轮溅起的淤泥敲打着车身啪啪作响。作为“强省会”战略的重点工程之一,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以惊人的速度全力推进。即便是中秋、国庆等假期,我在现场看到的也是火力全开的施工场景:机器的轰鸣声和钢筋的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此起彼伏,泥工、木工、架子工、钢筋工、机械工等数十个工种通力合作,千余名建设者抢抓施工黄金期。现场,钢筋工老郑对我说,进场施工以来,他一直坚守在项目上,没有回家过一个节,能参建这样一个重点工程,他感到很自豪。无数人的凝心聚力、加压奋进,让一栋栋实体建筑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交通枢纽的雏形清晰可见。

而这只是一个缩影。我坐上长沙地铁6号线、常益长高铁益长段的首发车,感受长沙辐射力的持续增强;我走进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拍下一幕幕“拼速度”的场景,写下一个个“保订单”的故事;我跟随联企干部深入园区,顶着烈日走访企业,把企业诉求、已解决及未解决的问题等都密密麻麻地写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这些都是长沙以强主体来兴产业的“助企密码”。

强省会功能、强产业能级、强城市品质、强辐射带动……我记录每一个方面的“强”,挖掘每一个领域的“责”,感受长沙广大干部群众在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中持续提升“闯创干”的精气神、硬作风和真本领,聆听长沙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发出的最强音。

记者感悟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牢牢把握宣传导向和价值取向,做实施“强省会”战略典型人物的挖掘者、典型事迹的记录者、典型精神的传播者,跑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为“强省会”凝聚精神力量。

记者节活动风采(记者节特别策划见证)(5)

两次援藏,我感受深深湘藏情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今年5月,我再次向西穿越三千多公里,向上爬升三千多米海拔,来到山南,开始了第二次的短期援藏工作。在2021年,我也是5月从长沙出发,到西藏参与了半年的援建工作。

山南是藏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拥有诸多“西藏第一”。1995年开始,共有十批湖南的援藏干部与来自各行各业的1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登上雪域高原,留下了“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动人故事,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湖南路、三湘大道、湘雅广场、爱晚亭……走在山南街头,湖南元素随处可见。在长沙对口支援的贡嘎县,也有长沙广场、长沙路等。

我所在的短援队开展的是最受当地群众欢迎的偏远高海拔地区义诊活动,印象最深的是去年7月底短援队去位于浪卡子县的白地乡开展义诊服务。

白地乡位于羊卓雍措之畔,海拔4500余米,路途遥远且山路崎岖。半路上,所有队员不同程度出现了高反症状。到达后,队友们不顾舟车劳顿和高反带来的不适,戴着吸氧管马不停蹄地为当地藏族同胞开展义诊服务。义诊结束后,藏族同胞为我们送上了洁白的哈达,并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连声夸赞“格拉,雅古嘟(老师,好样的)”,这一刻,我们感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数次参与报道的卓嘎是“时代楷模”,也是党的二十大代表。

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玉麦乡仅有卓嘎和她的父亲桑杰曲巴、妹妹央宗一户人家,被外界称作“三人乡”,但他们从未动摇坚守玉麦的信念。十几岁,卓嘎就学着阿爸,开启了巡边放牧的人生。几十年来,这条巡边路她走了成千上万遍,哪里的路该怎样走、哪里适合悬挂国旗和刻画标记,她都熟稔于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湖南等地的无私援建,玉麦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三人乡”如今已有60多户、200多人。卓嘎积极宣讲党的恩情,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玉麦,投入守护边疆、建设边境的工作中。

亲眼见证了玉麦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为自己是来自毛主席家乡的援藏人感到骄傲。

记者感悟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点微末贡献,我觉得这是件足以自豪一辈子的事。

记者节活动风采(记者节特别策划见证)(6)

非凡十年,我们用“新”呈现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倩杰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气势如虹,科技创新勇攀高峰,城乡风貌日新月异……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走过了非凡十年,如何将这厚重的内容融入更轻巧的新媒体表达,让网友在十年奋进岁月中找到共情点与记忆点呢?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我接到了这样一个报道任务。

若无了解,何谈灵感?我一头扎进资料室,翻阅了一遍2012年以来的《长沙晚报》,从中感受到了长沙36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斗与精彩:实现全面小康,常住人口过千万,连续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长株潭一体化持续推进……十年间,有太多高光时刻值得回顾,每一帧都弥足珍贵,究竟该如何取舍呢?

先定方向,再做选择!与部门的小伙伴们商议后,我又将十年来的重要新闻事件分为十个类别,再逐一精简,最终挑出二十多个最能代表长沙这十年非凡成就的新闻事件,经过后期的设计和交互制作,这些新闻事件变成了一道道“选择题”,网友可以通过我们的新媒体产品,自主选择对他们影响最大、感触最深的新闻。

选择题有了,参与感在哪里?情感共鸣又在哪里?还需要故事!于是,我再一次进入《长沙晚报》历史报纸数据库,重新回到每一条新闻的源头,不仅阅读新闻本身,还阅读网友评论,从中找到最打动人心的话语或生活片段,并通过视觉设计,让这些有故事、有情感的小细节与十年来的重要新闻“在一起”,让新媒体产品更富有新意与生机……

从前期策划、资料搜集到文稿编写、设计制作,经过反复推敲打磨,历经数十天时间,我们终于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上线发布了H5《长沙的非凡十年,你的晚报头条》,这是对“一路长红”的长沙非凡十年最独特细腻的新媒体呈现。

十年前,我刚初中毕业,未曾想十年后,我能以这样的方式重温长沙十年发展的点点滴滴,而在创作过程中,我也更加懂得,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只有担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才能与大家一起跨越千山万水,触摸到时代的脉搏。

记者感悟

认真做好每件事,不要浮躁,不要敷衍。下一个十年,继续前行,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记者节活动风采(记者节特别策划见证)(7)

灯下坚守,我们心中有光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肖彪

今年8月,第四届湖南省报刊编校技能大赛在长沙举行,长沙晚报参赛选手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的骄人战绩。而我,一名来自报纸编辑部的夜班编辑,就是那个幸运地获得一等奖的人。

说是幸运,其实是得益于自己在长沙晚报夜班编辑岗位上的磨练。我来长沙晚报十年了,一直在夜班编辑岗位上坚守。一个个灯火通明的夜晚,我坐在电脑前,精心编辑自己负责的版面,认真对待每一篇报道,改标题,想版式,仔细校读每一段话、审阅每一张图,努力堵住稿件中可能存在的导向性、事实性差错,清除每一处语言文字差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不断磨练着自己的编校技能,此次在全省大赛中获奖将成为我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的新起点。

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事实上在全媒体时代,我们编辑几乎每天都轮流坚守在岗位上。深夜路过晚报大道,你总可以看到晚报大厦一扇扇透出灯光的窗口,那里面有我们忙碌的身影。我们部门三十多名员工,责任编辑、美术编辑、图片编辑、校读、总检、版面调度、数字报制作员……大家根据报纸出版的流程需要,有着不同的分工,但都是为了把前方记者采写的稿件、拍摄的照片最合理、最准确、最美观地呈现在报纸版面上,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并给予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每天下午四点上班,次日凌晨一两点下班,有时遇到新华社重要稿件来得晚的情况,甚至要清晨五六点才能下班。我这十年的夜班“工龄”在我们部门还算不上长的,好几位同事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最近,报社正在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百名记者走基层”大型系列报道,我们夜班编辑跟随采访团队走基层、到一线,目睹重大建设项目现场,倾听一线热烈反响,深受感染。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我们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有幸坚守在党报夜班编辑岗位上的我们,会继续用一个个版面、一张张报纸,为长沙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鼓与呼。

记者感悟

怀着对党报事业的忠诚、对读者的敬意、对文字的敬畏,我们夜班编辑一直在坚守。灯光下耕耘的我们,心里也有光。

记者节活动风采(记者节特别策划见证)(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