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白醋的妙用(不可思议的妙用)
吐槽白醋的妙用(不可思议的妙用)江南6月的梅雨时节,正是杨梅成熟旺季。清甜润爽略带微酸的杨梅,吃进嘴里,像一味滋润心脾的良饮。(摄影/小于)北魏时醋的制作已经标准化,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详细地叙述了醋的酿造过程,总结出了22种做法。贾思勰为此还曾特意到山西考察过,他为什么要去山西,当然是因为山西酿醋风气之盛。据说当时晋阳城内醋坊众多,每个醋坊前都悬挂一个盛醋用的圆葫芦幌子,有谁想要买醋,只要奔着葫芦幌子去就可以了。但是查阅一些史书就会发现,如果追根溯源,人类对酸的认识和利用还是从梅子而来。古人吃羹有各种讲究。在没有盐之前,这种羹就是煮肉的肉汤,较为肥腻。有盐以后,吃羹时边上就要摆上盐梅,以调节客人的口味。所以在《尚书·说命》中有这样的记载:“欲作和羹,尔惟盐梅”。因为梅子并非一年四季都有,于是人们便将梅子做成梅酱,以便随时使用,并将它称作“醯”(音西),就是酸的意思。在古时,醯还是很珍贵的物质,有专人掌管。在《
摄影/于欣龙
为什么山西人叫老醯儿
我买了火车票,去山西探访醋乡。
关于醋的发明历史,有多种版本。有的说,醋始于晋刘伶的妻子吴氏。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嗜酒如命,吴氏为了让夫君有节制地饮酒,每每酿酒都要放些盐梅,使酒酸而不能多饮。后有人效仿,便有了醋。
还有的说,醋的发明者就是酒的发明者杜康。有一天杜康想废物利用,就往放酒糟的缸里掺了点水,21天过后,缸内飘出香味,一尝酒糟汁,又甜又酸,竟是好味。于是称之为“调味浆”并出售到市场。因为是在二十一日的酉时发现的,杜康就把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就有了“醋”。
但是查阅一些史书就会发现,如果追根溯源,人类对酸的认识和利用还是从梅子而来。古人吃羹有各种讲究。在没有盐之前,这种羹就是煮肉的肉汤,较为肥腻。有盐以后,吃羹时边上就要摆上盐梅,以调节客人的口味。所以在《尚书·说命》中有这样的记载:“欲作和羹,尔惟盐梅”。
因为梅子并非一年四季都有,于是人们便将梅子做成梅酱,以便随时使用,并将它称作“醯”(音西),就是酸的意思。在古时,醯还是很珍贵的物质,有专人掌管。在《周礼》中就有“醯人”和“醯物”的名称。在学会制作梅酱以后,人们又发现粟米也可以制成酸浆。方法是先焖熟粟米饭,然后趁热倒在冷水中,搁缸里浸5到7天,酸浆就做好了。在制成酸浆的基础上,加上曲,就做成了苦酒,用黍米煮成粥,然后把曲烧黄、捣碎,搁进瓮里,上面盖上木板,这是使用曲发酵制酸,就是早期的醋了。
“醯”、“酢”、“苦酒”实际上都是古代对醋的称呼。根据这些字词的出现年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也就是在西周时,中国已有食醋。醋最早又是在哪里发明的呢?史书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晋阳亦即今天的太原是食醋的发祥地之一。历史学家郝树候先生经过对太原的考证认为,在公元前479年,晋阳城建立时就有醋坊了。而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点是,山西人有一绰号叫“老醯儿”,“老醯儿”就是老醋、老酸的意思。这称呼至少说明山西人与醋的密切关联,否则为什么广西人不叫老醯,江西人不叫老醯,只有山西人叫老醯儿呢?其原因就是山西人爱吃醋。
北魏时醋的制作已经标准化,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详细地叙述了醋的酿造过程,总结出了22种做法。贾思勰为此还曾特意到山西考察过,他为什么要去山西,当然是因为山西酿醋风气之盛。据说当时晋阳城内醋坊众多,每个醋坊前都悬挂一个盛醋用的圆葫芦幌子,有谁想要买醋,只要奔着葫芦幌子去就可以了。
江南6月的梅雨时节,正是杨梅成熟旺季。清甜润爽略带微酸的杨梅,吃进嘴里,像一味滋润心脾的良饮。(摄影/小于)
山西不仅是中国的产醋大省也是食醋大省。据初步统计,山西全省年人均食醋在10斤以上。走在山西各地的街头巷尾,最醒目的标记就是醋幌子与招牌。(摄影/喻志勇)
与其他以糯米或麸皮为原料的食醋不同的是,山西老陈醋是以高粱、麸皮、谷糠和水为主要原料,以大麦、豌豆所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因此每年秋收时节,酿醋人家都要储备大量的高粱(上)和麸皮(下)。(摄影/李闻风)
“蒸、酵、熏、淋、陈”是生产老陈醋的5个步骤。高粱入甑蒸熟,与大曲搅拌,放入缸中进行发酵,出醅后就可以熏、淋了。发酵一般7天为好,用火加热的为红醅(下);自然发酵的为白醅(上),山西老陈醋的颜色与焦香都是从这步工序来的。红醅是为醋增加颜色和香味的;白醅是为醋增加酸度的。为了让发酵彻底,工人们每天都要进行翻搅,这是酿醋的重要环节。(摄影/李闻风)
辽阔的吃酸地带
到山西,住在山西统计大厦,对面就是南华门的山西省作家协会,写《小二黑结婚》的作家赵树理的故居也在南华门。第二天一早就去山西作家协会拜访张石山,说到醋,张石山眼睛就放亮。山西人爱吃醋我就是从他这儿见识的。我们是在200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组织八位作家考察黄河时认识的,一路下来,发现他不仅是个酒鬼,还是个醋鬼,他吃饭前总是要两个杯子,一杯装酒,一杯装醋,然后悉数入腹。看他喝醋,我的牙根都发酸,好像吃醋的人不是他而是我。据说山西人每人每年食醋10公斤,显然达到了吃酸的至高点。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呢?”我像祥林嫂一样,见人就问同一个问题,问得人家用怪怪的眼神看我。“要消化。”张石山说,“山西是高原,多产杂粮,除小麦以外,还有高粱、玉米、荞麦、莜麦、糜子、谷子,都是些粗糙的食物,而吃醋就能得到化解。过去人家总是吃不饱饭,常常用吃菜来代替,这些菜都要用坛子泡起来,因为有些菜就是杏叶、榆树叶、灰灰菜、甜苣儿等等,吃树叶子的时候,直接吃不行,泡成酸树叶就好吃。”
原来如此。醋在这里起消食作用。张石山说,山西人的基本口味是酸、辣、咸,吃辣也很厉害,但被酸给压住了。中午去山西饭庄吃饭,有山西著名作家韩石山、成一、徐建宏、徐大伟等,韩石山叫上了一桌山西的各地杂食,莜面、荞面、玉米面和小米粥等,张石山照例要了一杯醋,我也学他要了一杯。
吃醋其实就是吃酸。所以应该说吃酸的地域更为广阔。席间,《山西文学》编辑部鲁主任说:“我们老家河曲那边,都吃酸饭。把糜子米泡酸,捞起煮粥或者煮饭,粥叫酸粥,饭叫酸捞饭。所以,家家户户的厨上有两个罐子,专门泡糜子米做酸捞饭用的。从晋西北河曲、偏关到准格尔,沿着黄河往上,到内蒙古河套地区,到宁夏、甘肃都吃酸捞饭。” 酸捞饭?这可是第一次听说,算起来我在河套与准格尔住过半个月呢,却没有注意到。张石山说:“岂止酸捞饭。还有酸面,叫酸浆面,用酸菜水下面。这个酸捞饭的做法,却是像早期的酿醋法呢。”
这么说酸也是另一种主流味道,即晋西北大地的酸捞饭。那个地方早上酸粥中午糕,晚上焖饭用油炒。焖酸饭则添些土豆块,是一种酸香。这些地方盛产糜子,将糜子发酵做成酸饭,十分独特,另外还有一种酸拌汤,从快熟的酸捞饭中捞出一部分糜子放在盆里撒上豆面,微微搅动,糜子均匀地沾上豆面之后,与切碎的土豆放锅里同煮,炝葱花,即可食用。
在山西的近邻,陕南地区是水稻文化圈和小麦文化圈的复合地带,这里也是一个嗜酸地带,这里是山区与平川交会处,陕南人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陕南的酸食是浆水菜酸、泡菜酸、腌菜酸,陕南人吃米饭炒以浆水菜或泡菜,或以腌菜为佐料的炒菜,以泡菜下酒,其中名吃有酸菜鱼、酸辣肚片、酸辣鸡丁、酸辣洋芋丝,总之都要搁上泡菜、腌菜和浆水菜。陕南山区多雨、潮湿,据说酸辣可以驱寒除湿。
吃酸地带有多么辽阔宽广呢?众所周知,生活在贵州高原高寒地区的苗人也是酸味的忠实爱好者。苗族人也照样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苗人回家,是要先舀一勺酸汤喝下,酸汤鱼是他们的经典之作。
走过贵州高原,生活在亚热带的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也喜欢吃酸茶、嚼槟榔。而傣族则嗜酸笋,每年都要泡制大量的酸笋。侗族西南三省皆有,侗族是以吃糯米饭为主,但是更喜欢吃酸。有歌唱道:侗家个个爱吃酸,酸菜送饭赛神仙。哪天没有酸送饭,哪天做活腰就软。而且他们酸菜的品种多得难以计数,豆角酸、青菜酸、蒜头酸、艽头酸、萝卜酸、辣椒酸、鲤鱼酸、草鱼酸、虾子酸、鹅肉酸、鸭肉酸、猪肉酸,真个是要将酸味进行到底。土家族分布在鄂西与湘西,主要在武陵源山区和大巴山区,吃菜讲究酸、辣、香。土家人居住在丛岩邃谷,泉水冷冽,岚瘴郁蒸,因此他们说:三日不吃酸和辣,心里就像猫儿抓,走路脚软眼也花。
还有泡菜,泡菜也是以酸味为基础味。而吃泡菜莫过于四川与东北。四川泡菜是五彩缤纷,花样繁多,泡菜缸里是一切可以酸泡。在四川的餐馆,来客了伙计不是先上茶,而是先上一碟泡菜,客人尝尝泡菜味道是否地道,味好即点菜进餐,味道不好便抬脚走路。四川的泡菜版图,辽阔而崎岖,它在“天府之国”营造了一个巨大的酸空间。东北人的泡菜通常比较单调,皆泡大白菜。大白菜、粉丝和猪肉片,可以煮沸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让东北人的小屋子里热气沸腾。
这么一想,很可以得出这些地方为什么嗜酸的理由了 就是——帮助消化 驱寒、去湿、解暑。
老陈醋酿制好后,要陈放一段时间。陈的日子越久,醋的味道越醇厚。100公斤的高粱可以酿制400公斤的原醋,但经过陈放后只能出120到140公斤的醋,所以叫“老陈醋”。(摄影/江浩)
醋有许多功用,能溶化食物中的钙和铁,使人体易于吸收;能解腥去油腻。醋还有除坚积、消食、杀菌等作用。所以醋也成为生活之必需。非典时期醋还成了抢购品。(摄影/李爱民)
酸的世界丰富多彩,除了醋,梅子、李子、柠檬、杨桃,哪一样不受人们的喜爱。在城市里,人们最爱享用的就是酸奶了。(摄影/王景春)
冬捞冰夏伏晒的制醋秘诀
张石山对山西了如指掌,他对我说:“讲到山西的酸还有很多,山西吕梁山上长的沙棘是酸的,太行山上长的山楂是酸的,你接下来要去的清徐既是醋乡又是葡萄之乡。葡萄也是酸的啊。到山西你还应该到管涔山去看看,那是汾河源,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山西酿醋之水。以前水大,自修了汾河水库,水就快干了。”
太原的酿醋企业有百余家,老字号“美和居”、“益源庆”以及几大醋厂都在太原及清徐。清徐在太原的南郊,30多公里路程就可以到达。“自古酿醋数山西,老醯来自梗阳邑。”梗阳即山西清徐县,在春秋晋国时叫梗阳。
清徐县以前有一个醋市,像农贸集市那样摆着醋卖,十分热闹。但是现在没有了,因为前一段时间整顿市场,清理冒牌假醋,再也拍不到那种醋的繁华景象。转了大约一公里路,到了醋乡街,所谓的街就是一条百余米长的小胡同,冷清得很。出了胡同,就是举世闻名的生产“美和居”品牌的山西老陈醋厂。山西老陈醋厂的前身也就是清徐老陈醋厂,1949年,为了集合力量,遂将清徐县最优秀的制醋作坊包括“美和居”、“聚庆成”、“永泉玉”等21家老字号合营,成立了以“东湖”为品牌的山西老陈醋集团,因为东湖是清徐的一个湖。
集团公司在太原城里马道坡街,这里集公司管理、销售、储备和生产于一体,还有一个醋博物馆,陈列着旧时酿醋的工具以及名人题字,包括国家政府要员的,最有价值的一幅字应该是方心芳先生所书的。方心芳是中国微生物学创始人,70年前,他骑着毛驴来到山西老陈醋厂考察,写出了著名的《山西醋》一书。他对山西老陈醋的评价是:“我国醋之最著名者,首推山西醋和镇江醋,镇江醋酽而带药气,较之山西醋犹逊一筹,盖上等山西醋之色泽气味醇正,陈放时间长,醋之本身起化学作用而生成,绝非人工伪制,不愧我国之名产。”可见老陈醋的秘诀在一个“陈”字,存放的时间越长越好,越久越香。
山西醋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老陈醋的成名却是在创立了“熏蒸法”之后。那是1644年,山西介休人王来福来到清徐,他利用当地原料足、水质优的条件,开办醋坊。王来福革命性地改造了酿醋工艺流程,增加了熏的工艺,一改陈年白醋为熏醋,使老陈醋名扬三晋。
王来福的熏蒸法分蒸、酵、熏、淋、陈五个步骤,而最为考究的是要经过一个“冬捞冰夏伏晒”的陈放过程。即醋要陈在缸里,任其在冬天结冰,夏天烈晒。其目的是使醋中的杂质沉淀,水分通过蒸发或结冰析出,使醋达到高浓度。而在此过程中,醋中的物质又充分地进行化学反应,产生出别致的气味。
纯酽的老陈醋,一缸醋只做成一坛,这种严格的工艺导致老陈醋的产量较低,故十分珍贵。山西老陈醋的原料均取自本地生产的高粱、大麦、玉米和豌豆,山西高原上的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所产杂粮糖分含量高,其他成分的含量也较高。日本曾有研究机构将山西老陈醋带回去分析,证明山西老陈醋中的各种氨基酸均远远高于其他品牌的醋。山西老陈醋还有一个令其他地区无法仿制的因素,这便是山西高原冬天的寒冷及夏天阳光的猛烈。在太原,它的地表水是管涔山流下来的汾河水,而地下水源自天龙山水系。在早期没有工业污染的时期,汾河水无疑是不可多得的优良水体。管涔山位于晋西北宁武境内,海拔2603米,至今仍有原始次生林82万亩,山中有6个湖泊,为中国三大天池之一,其万年冰洞一年四季冰封,它也是华北一块最灵秀的原始次生林,山中夏季云雾缭绕,绿意葱茏,冬季白雪冰封,洁白纯净。
管涔山属高寒地区,这里生产的粮食有莜麦、豌豆和土豆,且盛产沙棘,年平均温度只有6℃,宁武的民俗中,特别追求绿色食品,他们至今仍使用水动力的石磨磨面,而汾河源的水清洌甘甜,是可以生饮的。在隋朝,隋炀帝专门至此修建汾阳宫。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山西人民饮用与浇灌,均依赖汾河。而现在,山西老陈醋的用水皆取自地下,这地下水的水脉源自于天龙山。天龙山原名方山,属吕梁山脉分支,海拔1700米,位于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天龙山屏峰黛立,松柏成阴,溪泉鸣涧,山中多砂页岩,森林覆盖率达70%,水质良好,现在是国家森林公园。酿醋如酒,必得好水才出得好醋。
酸的地带有多么辽阔,几乎遍布东南西北。在贵州、云南、湖南,不吃酸甚至觉得腿脚、身子骨都不硬朗。这是云南省的花腰傣族人家用来腌制酸辣食品的的坛罐。 摄影/杜殿文
如果说到酸辣、酸甜的泡菜,那么无论是制作还是饮食,都比不上四川。在四川似乎一切菜都可以酸泡。在那里几乎是家家制泡菜,顿顿有泡菜。摄影/黄金国
当酒吧、氧吧、陶吧等各种吧诞生后,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上又出现了第一个醋吧。摄影/张 朋
酸是生命之需
我在醋博物馆参观了制醋的全过程,还依次品尝了从8度这样高浓度的醋到低度的保健醋。8度的醋是高纯品质浓酽的醋,其酸味已大大减弱,醋香并醇厚,一饮而沾唇,还能够感觉其中的力量,它是饮醋的巅峰感觉。
经过一番酸味探寻发现,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在吃酸以及各种各样的酸味食品。那么居于东南西北的人为什么不约而同地都需要酸呢?
山西老陈醋集团董事长郭俊陆先生说:“我来解答你的问题,人为什么要吃醋?吃醋对现代人有什么意义?根据科学家研究结果,人体是属于弱碱体质,就是人体偏碱,因此碱稍多于酸,人体就健康。
很多酸味的食品,实际呈碱性,比如梅子、苹果、橘子、梨子、葡萄、柠檬、蔬菜等等,都属于碱性食品,在味觉上的酸不能说明它就是酸性食品。醋,也是碱性食品。而肉、蛋、鱼、大米、白面等等,则是酸性食品。吃多了,人体会呈酸性,就得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肌无力等等现代病,因此身体呈现亚健康的人应该多吃碱性食品。”
醋,是碱性食品?这令我大惊。我又想到了市面上常说吃醋可以减肥的问题。郭俊陆先生说:“酸性食品吃多了会在体内转化为乳酸,并堆积在肌肉上,而醋可以起到中和化解的作用,应该可以减肥,还可以美容。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学术界已经不再将醋认作是简单的调味必需,而是认作为生命的必需。”
即将结束全文时,我想起所读到的一本关于味觉奥秘的书。作者栗原坚三是日本味觉和嗅觉领域的权威人士。根据他的研究认为,甜味和鲜味是好味。因为动物最容易选择这两种食物补充体力。食物里假如咸味过重,会遭到动物的拒绝。而酸味过浓和苦味的食品则是它们不欢迎的。
在冰镇的清水里挤上几滴柠檬汁已经是全世界女性的所爱。不论这种喜好是来源于本能的要求还是来源于对美味的追求,其结果都是在平衡身体里的酸碱度。因此绝不要拒绝酸。摄影/Stephen Welstead/C
为什么动物不爱酸味呢?原来酸与腐烂食物相关联。而吃了腐烂食物就会发生中毒,因为腐烂食物里有腐烂菌排出的毒素,所以动物认为有酸味的物质是腐烂食物。有趣的是,成熟前的果物有许多都是酸味的,这是植物为了预防被吃而产生的保护味。果物成熟时产生的是甜味,动物因为甜味而喜欢摘吃。当它们吃了成熟的果子后,会将种子吐出或排出,于是植物就随着动物的移动可以在更广阔的地域繁殖。
于是作者认为酸味有两大功能:一是作为营养物质易于被动物食用;二是让动物远离有害物质保存自己。可是动物毕竟是动物,缺少人的智慧,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早已看清了酸的本质,因此绝不拒绝酸味。
背景知识 味蕾 味觉 五味
味蕾是有寿命的:人生有五味,曰酸甜苦辣咸。 大家都知道,其实人生的五味来自于人们对饮食五味的联想、升发和沿用。而人能够感知饮食五味的又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被赐予了味的感受器——分布在舌上的味蕾。
据科研报告说,单个的味蕾长0.07毫米,宽0.04毫米,由神经纤维、各种细胞和味孔组成。味蕾也是有寿命的,平均寿命只有10.5天。幸亏它们的新陈代谢比较快,会被不断地补充、替换,人们才得以感受五味。
不过,即使这样,味觉总体上来说还是有一个衰减的趋向:当婴儿断奶以后,味觉细胞就发育完全了。到40-45岁盛年后会不断减少,到70岁时我们的味觉只有30岁时的36%,以致到年老时最后会食而无味。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往往会这样告诫后生:趁年轻时能吃就多吃点啊。
味觉的分布:味蕾是怎样感受味道的呢?根据科学家的研究,那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如果简单来说,成人一般有9000个味蕾,它们分布在舌的不同部位并起着不同的作用:感觉甜味的味觉细胞主要分布在舌头的前尖;感觉酸味的味觉细胞分布在舌头的两边;感觉苦味的味觉细胞分布在舌头的根部;而感觉咸味的味觉细胞则分布在舌头的前边。通过研究科学家还知道,当舌头接触到食物,味觉细胞
上的蛋白质便和食物结合,从而分辨出不同的味道,然后将信息传给味觉细胞,再传送到脑神经去。(见下图)
很奇怪的是,我们发现在酸甜苦辣咸中,舌上没有感觉辣的区域。原来酸甜苦辣咸是中国传统的五味观,而对味觉进行科学研究是19世纪20年代以后开始的。结论是酸甜苦咸是四大基本味。不过后来日本的科学研究者又证实味觉的基本味确实为五味,不过那第5个不是辣味而是鲜味。
五味与人体关系:但是我们还是想依照中国人的五味观来探讨五味。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味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显示出丰富的生活哲理。比如五味与人体有关系。中国人认为人有心、肝、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了喜、怒、悲、忧、恐五志,而饮食是使五脏具有运化功能的保证。饮食中的五味如果相互调和,五脏则相互平衡、扶持,人体则气血流通,骨气刚强。这是传统中医的养生法则。然而如果饮食过度、不当,偏好一味,五味失衡,则易使五脏受损,人也有疾了。
所以五味间的关系,古人用“生”和“克”来表明。又配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形象地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古人养生说:过食酸味,肝气旺盛,肝气旺盛,脾气就要衰竭;过食甜味,心气会烦闷不安,面色黎黑,肾气不能平衡;过食咸味,咸能走血,故耗伤血液,筋骨受伤,肌肉萎缩,心气抑郁;过食苦味,脾气不得濡润,消化不良,胃脘滞胀;过食辛味,经脉败坏、松弛,精神也同时受损。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古清生
标签: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山西
责任编辑 / 黄秀芳 图片编辑 / 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