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宣传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三篇(积极宣教成效真)

宣传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三篇(积极宣教成效真)学校还以小手牵大手方式发挥“1 1 1”的带动效应。如,邀请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开展《多棱镜家长课堂》讲座,给孩子们带来不同视角下的环保课堂;家庭共读《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与家长一起在倡议书上签名承诺;与长辈一起开展家庭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比赛;积极建言献策,向区少工委提出《关于在社区增设特别版卡通智能语音分类垃圾桶的提案》,引导学生争当垃圾分类小先锋。学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将垃圾分类教育渗透于多学科教学之中,在学科知识之中根植垃圾分类理念。学校还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队会,通过“生态之旅”“赢取钥匙”“流浪地球”等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在合作、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学校大队部还精心设计了“垃圾分类,共享未来”主题升旗仪式,通过歌舞表演、宣读倡议书,自编自演校园情景剧等方式,内化学生垃圾分类的自觉行为。学校投入专项资金,改建了垃圾房,购买了各种垃圾

今年是上海正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三周年。三年来,上海市教委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精细化,对各区教育局(含所属学校)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实效考核,并将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宣教活动作为青少年科技节的重点内容,以此培养广大师生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做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与此同时,市教委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培训。培训共分为2期,邀请了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等单位的专业人士录制培训视频,第一讲主题为《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第二讲主题为《垃圾分类,争做低碳生活践行者》。截至今日,培训视频访问量达到63360,覆盖全市16个区。

垃圾分类管理开展以来,上海各区基层学校从熟悉了解新政,到边摸索边宣教,再到垃圾分类环境教育胸有成竹,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师生们共同在这一实践中接受新理念,一起积极参与、坚持不懈,让环保意识扎根内心,形成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宣教好做法。

浦东新区北蔡镇中心小学:强意识 育习惯 营风尚

根据《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垃圾分类工作小组,明确后勤负责垃圾分类硬件设施提升,工会、德育处负责通过各类活动,达到全校师生生活垃圾教育覆盖100%,垃圾分类知晓率100%。

宣传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三篇(积极宣教成效真)(1)

学校投入专项资金,改建了垃圾房,购买了各种垃圾桶250只,为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配备了可回收垃圾桶和干垃圾桶各一只,每个楼层放置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以及废弃口罩的专用垃圾桶,在校门口、食堂、运动场等地放置四分类垃圾箱。

学校将垃圾分类与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以校本课程的方式,通过微视频拍摄、展示课、班级行规日常管理评价的形式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工作专题研究,并通过黑板报、广播、国旗下讲话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开展“垃圾减量分类”标语设计、观看垃圾分类教育视频、模拟分类投放、小报评比、 知识竞赛、社区联动等,掀起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活动高潮。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团和学区化关于垃圾分类作品征集活动, 学生参与面广,学习效果佳。

杨浦区复旦科技园小学:践行垃圾分类 共创生态家园

复旦科技园小学毗邻新江湾城湿地,是一所国际生态绿旗学校,多年来致力于实施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垃圾分类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宣传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三篇(积极宣教成效真)(2)

学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将垃圾分类教育渗透于多学科教学之中,在学科知识之中根植垃圾分类理念。学校还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队会,通过“生态之旅”“赢取钥匙”“流浪地球”等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在合作、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学校大队部还精心设计了“垃圾分类,共享未来”主题升旗仪式,通过歌舞表演、宣读倡议书,自编自演校园情景剧等方式,内化学生垃圾分类的自觉行为。

学校还以小手牵大手方式发挥“1 1 1”的带动效应。如,邀请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开展《多棱镜家长课堂》讲座,给孩子们带来不同视角下的环保课堂;家庭共读《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与家长一起在倡议书上签名承诺;与长辈一起开展家庭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比赛;积极建言献策,向区少工委提出《关于在社区增设特别版卡通智能语音分类垃圾桶的提案》,引导学生争当垃圾分类小先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德育为先多样化开展分类活动

上经贸大附校结合德育课程,开展生动多样的垃圾分类相关活动,寓教于乐。

宣传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三篇(积极宣教成效真)(3)

“垃圾勤分类,地球不流浪”是学生校外研学课程。学校带领学生先后走进上海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松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天马垃圾焚烧厂,近距离接触垃圾卸料、焚烧区、烟气处理去等生产线,现场参观垃圾处理工作。

“我是社区小主人”是学校推出的社会实践科研小课题。学生们利用暑期时间围绕“垃圾分类”主题开展课题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问询等多种方式,了解“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落实情况”“居委会等管理部门对小区垃圾分类站点的设置和管理规划”“分类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等。学生们从更多角度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增强了探究性学习的本领。

“绿韵炫动”是集劳技、美术、科创于一体的特色社团。学生家中的旧衣物、生活用品等废旧物品加以改造,模仿如《吹笛子的少年》等世界名画制作创意服饰。该社团的变废为宝时装秀节目还荣获了上海市二等奖。

青浦区第一中学:多措并举促文明习惯养成

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早在2017年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2019《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更是深化举措,确保垃圾分类准确,让师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践行绿色生态理念。

宣传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三篇(积极宣教成效真)(4)

学校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充分利用午会课、班会课、国旗下的讲话等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对所有师生员工进行培训、考核,重在养成师生员工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学校积极开展争创“绿色办公室”和“绿色教室”评比,师生员工垃圾分类是否正确是一票否决的条件,学校德育室每天安排“小红帽”检查各班级垃圾分类情况;各工会小组则会安排人员检查绿色办公室情况,重点检查垃圾分类是否正确,检查结果每日公布,接受监督。

为培养师生员工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室外公共场所不设置垃圾桶,教室和办公室设置干垃圾桶和可回收物桶,每天放学前,由轮值的师生把分类好的垃圾和可回收物定时、定点交到保洁人员处,保洁人员检查合格后才可以投放,检查不合格的要带回去重新分类。

学校与有资质的垃圾处理单位签约,确保所有垃圾和可回收物都能得到及时运输、正确处理。

普陀区中山北路第一小学:构建三位一体新生态

中山北路第一小学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典型选树百佳学校。学校以打造“绿色环保美丽校园”为目标,围绕“垃圾分类,资源永续”主题,通过宣传教育——创新实践——辐射社区,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新生态。

宣传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三篇(积极宣教成效真)(5)

“转·盘·秀”项目化学习是学校垃圾分类教育亮点之一,使垃圾分类减量成了“中一”校园新时尚。“转转”集市结合数学“乐动思维CEO”课程,汇集学生们闲置的生活用品,“以物易物”,实现旧物再利用。“光盘行动”通过“光盘”检测和微视频学习培养“光盘习惯”。通过总护导陪餐的激励行动,最大程度减少了“舌尖上的浪费”。“时尚秀”将“时尚包”项目进驻班级、办公室,引导全体师生和家长积极参与资源回收;“百变秀”激发各社团利用废旧物品开展创意设计活动,将垃圾分类知识、资源的再利用知识进行整合创新。

学校通过“小手牵大手”行动,带动家长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行动。依托雏鹰假日小队,推动学生进超市、地铁站宣传垃圾分类活动;依托“一师一居委”,对居民开展相关抽样调查,助力居委会高效开展垃圾分类推广;与居委会联手组织“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在“垃圾分类,我最行——环保公益宣传大行动”普陀分会场展示活动中,学校的特色创意和智能游戏活动极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绿色环保理念,助推了社区的垃圾分类行动。

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帮垃圾找个家

科技实践活动是基层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教育的有效抓手。学校通过实践体验等方式,去发现校园和社会垃圾处理中的问题或需求,并努力找到解决方案,让课堂教学和科技活动“生活化”,寓教于“用”。

宣传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三篇(积极宣教成效真)(6)

活动中,探究学科老师指导学生围绕“如何解决垃圾分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开展专题研究活动;自然学科老师组织科普纸张变废为宝的小妙招,科技实践活动讲座,科普酵素的制作方法,并指导各年级学生严格按照年级内容进行科学指导;班主任规范教室三角橱内的垃圾分类,午饭践行光盘行动,开设家长进课堂讲座。

每日废弃纸张知多少?一二年级学生用巧手将废旧纸张再利用,有的变成了奇思妙想的小制作,有的变成了实用的装饰品,有的更是变成了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有害垃圾危害大怎么处置?三年级的学生将有害垃圾进行了分主题研究,他们通过前期查阅丰富的资料,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有的同学还自发地向同学们发起了倡议或呼吁;厨余垃圾怎么处理?四五年级学生从源头减少厨余垃圾,还设计实施了光盘行动的调查问卷。学生们还巧用厨余垃圾中的果皮制作酵素,探究了酵素的种类和比例,调查了酵素的用途与功效。

校外实践活动同样成果丰硕。环保创意作品《城市智能语音垃圾桶》可以快捷地分类垃圾,该作品还帮助学生们获得了“明日科技之星”的奖项;学生们还在市区各级承担了一些垃圾分类表演活动。

长宁区适存小学:丰富课程渗透环保教育

垃圾分类开展以来,学校多举措提高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将垃圾分类工作与落实立德树人,推进五育并举有机整合,在广大师生及家长中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

宣传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三篇(积极宣教成效真)(7)

2021年,适存小学将“垃圾分类”专题讲座引进校内,组织教师、学生参加;每学期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国旗下讲话、午间健康教育、红领巾广播、主题班会等,让学生们能更加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通过倡议书、告家长书等形式,让学生“小手牵大手”,用自身行动感召家人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学校通过“劳动争章”让学生在日常班级垃圾投放中自觉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12月的学生“游戏节”中融入“垃圾分类”元素,通过各种不同的“垃圾分类”游戏,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提高学生“垃圾分类”的准确性;通过学校“垃圾分类”挑战赛,让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意识深植学生心中;与学校科技比赛结合,通过征集“垃圾分类”金点子,让学生能更主动、更有效地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为了让学生能更专业、更全面地了解应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学校通过音乐、美术、道法等课程,通过德育渗透的方式,在课程中强化“垃圾分类”美化环境的意识,让学生通过唱、跳、演讲、绘画等方式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习惯。

上海市罗星中学:劳动教育让垃圾分类持之以恒

自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学校不断探索“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育人路径,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工作,以劳动教育为抓手,通过分类“星•行动”让垃圾分类入心更入脑,践行更见行。

宣传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三篇(积极宣教成效真)(8)

学校系统规划并设计与生态教育相关的德育课程和教育活动,如利用“校园节日”的“科技节”开展“科技创新大赛”系列实践活动;利用“读书节”开展“我与自然”好书推荐、生态环保辩论赛、诵读赛等;利用“艺术节”开展“垃圾分类”科普小报、环保时装秀、“垃圾分类宣传画”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实践分类新时尚。

在校外实践方面,学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借助金山区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的契机,学校组织师生和家长248人次入户62家,走进家庭开展垃圾分类、环境保护、节约粮食等宣传活动;学生以小队为单位,自主开展“分一分,美十分”“我为创城做贡献,志愿环保我先行”等小队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

同时,学校与金山区水利所结队,组织学生参加有关水资源管理的讲座,开展水资源保护志愿活动,助力学校创建“节水型单位”;与花开海上党支部结对,组织部分学生前往花开海上收地肤,采集地肤种子,在感悟劳动光荣的同时也体验了一节生动的环保节能教育课;与金山水务投资公司结对,台风过后前往大金山岛开展“行在水边,共护家园”护滩行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凝聚一切力量,促进了生态文明教育,使分类“星•行动”能够长效进行。

来源:周到上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