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见鹿见鲸不见你下一句(树深时见鹿的下一句)

见鹿见鲸不见你下一句(树深时见鹿的下一句)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幅画,应该会有两种景色,一种是构图,一种是细节。并且,这句诗的下一句,才更富有生活哲理。…“林深见鹿,海蓝见鲸,梦醒见你”这是网络上的流行语,实际上“林深见鹿”的真正出处,是李白的诗:树深时见鹿。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见鹿见鲸不见你下一句(树深时见鹿的下一句)(1)

- 细节就是人生 -

“林深见鹿,海蓝见鲸,梦醒见你”

这是网络上的流行语,实际上“林深见鹿”的真正出处,是李白的诗:树深时见鹿。

并且,这句诗的下一句,才更富有生活哲理。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幅画,应该会有两种景色,一种是构图,一种是细节。

简单来说,就是过程和结果。

小时候我们以“父亲”为题写作文,一般开篇第一句会描述: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我的父亲是一位教师……

职业便是我们对父亲一生的梗概,但职业一定不会是父亲的一生,只因为我们对父亲的生活太缺乏了解,只能叙述自己看到的,以及感受到的。

见鹿见鲸不见你下一句(树深时见鹿的下一句)(2)

所以,一个饱满的人生,细节很重要,那些点点滴滴组在一起,是你回忆的全部,代表了你生命的历程。

哪怕有些事不尽如人意,也在释怀后有了温度,高低起伏,让过程变得有趣。

你也不想百年之后,别人对你的评价仅仅是:他是一个工程师、美容师、牙科医生吧!

这样的人生就太潦草了。

当然,我们不为别人而活,生活是自己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对自己负责。

那如何才能让生活变得有趣、值得、不空泛呢?

见鹿见鲸不见你下一句(树深时见鹿的下一句)(3)

其实很简单,让细节栩栩如生,包括一餐一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然后你人生的构图,就色彩鲜明了。

如同《清明上河图》一般,细节更加动人,被人观看时,不会只是说“这是一幅很好的画”,却不止到底好在哪里。

就像我们今天要讲的李白,我们都知道他是“诗仙”。

可成为“诗仙”的过程却并非谁都知道,而那个过程也一定是很有趣的。

更多的生活道理,我们伴随着李白的诗去讲解。

见鹿见鲸不见你下一句(树深时见鹿的下一句)(4)

- 诗文赏析 -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出自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这是李白20岁之前,隐居在大匡山时的作品,从诗题中也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他拜访一位道士时,挥笔写就的。

李白后期的诗都很开阔,豪言壮语颇多,要么就是慨叹人生,隐喻了某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像这首单纯写自己感受的,在李白的诗作中是比较少见的。

因为,此时他还没有落入世俗,接触的人也还不多。

见鹿见鲸不见你下一句(树深时见鹿的下一句)(5)

诗文大意可解为:

犬吠和淙淙的流水声混杂在一起,隐隐从山中传来,桃花开得正盛,还带着清晨的点点露水。往树林的深处走去,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才赶到溪边,所以听不见寺里的钟声;

青翠的野竹刺破了山顶的雾霭,飞流的瀑布高高挂在碧绿的山峰之上。四下问问,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倚靠在几棵松树边休息,以排解心中的遗憾。

在李白的述景诗中,这是极少不饮酒的,更为难得的是,诗中显露了他少年的稚嫩,心无旁骛,充满朝气。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首联两句诗描写了自然山水,犬吠水流,潺潺入耳,桃花带露,娇含欲滴,可谓是一幅极美的画卷,读来心旷神怡。

令人向往。

见鹿见鲸不见你下一句(树深时见鹿的下一句)(6)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颔联这两句诗全诗的“诗眼”,也是千古经典名句,“林深见鹿”彰显的是一种孜孜不倦的精神,欲得山泉水,必得赴山中。

然而“溪午不闻钟”这一句,又表明了时机不对,晌午道观里应该是有钟敲响的,此时却静悄悄,这不仅让诗人开始狐疑。

所以这两句诗的后一句才更经典,更富有生活哲理,诗人想告诉我们,有时候肯努力,也未必有好的结果,越是心心念的事,越不容易完成。如此,不如好好欣赏身边的风景,也不虚此行。

这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讲的“过程和细节”,如果有些事注定不能实现,也不要感到灰心丧气,一路走来的经历,才是最宝贵的,比如见到了鹿,看到的美丽的桃花。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知道山门可能不开后,诗人开始览阅山间的自然风光,野竹青翠,雾霭茫茫,山泉倒挂,秀峰挺拔,如诗如画。

见鹿见鲸不见你下一句(树深时见鹿的下一句)(7)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诗人打听之后,也无人知道道士去了哪里,这里有一个隐喻,道士并非不知所踪,我们用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便解释清楚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想来道士也是在山间欣赏美景呢!

可诗人依旧感到遗憾,因为自己看到的这番景象无人分享,或者不能和道士一起欣赏,故倚松轻愁。

纵观整首诗,李白写得轻松自然,运笔流畅,山中之景在他笔下缓慢流转,从清晨到晌午,有时间的跨度,也有叙事时的慨叹,情绪很饱满。

所以,这是一首上佳之作,值得反复诵读。

- END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