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失灵了怎样才能恢复正常(嗅觉失灵了还能恢复吗)
嗅觉失灵了怎样才能恢复正常(嗅觉失灵了还能恢复吗)2022年9月14日,是第二个世界味觉嗅觉日。它的设立是为了引起公众对嗅觉味觉障碍疾病的关注。嗅觉是怎么产生的?为何会有嗅觉障碍?今天,健康两江就来给讲一讲。原来,韦先生因反复鼻阻4年,一直未就医,近半年发觉自己失去了嗅觉和味觉,吃任何菜都感觉是一个味,无论荤素。他因此很困惑,整日无精打采。妻子看着很是担忧,于是劝说他来到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主治医师白利容为其行鼻内镜检查发现,其右侧鼻腔可见大量新生物,前至前鼻孔,向后达到后鼻孔,呈颗粒状。鼻中隔向左偏曲,双侧鼻腔见黄脓涕。诊断为:右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慢性鼻-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入院给予手术治疗,术后鼻腔通气好。
近日,韦先生来两江二院(中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鼻内镜术后复查时,心情无比愉悦。他表示,最近一周自己的味觉、嗅觉逐渐恢复了,饭菜香气来,食欲也好起来了,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原来,韦先生因反复鼻阻4年,一直未就医,近半年发觉自己失去了嗅觉和味觉,吃任何菜都感觉是一个味,无论荤素。他因此很困惑,整日无精打采。妻子看着很是担忧,于是劝说他来到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主治医师白利容为其行鼻内镜检查发现,其右侧鼻腔可见大量新生物,前至前鼻孔,向后达到后鼻孔,呈颗粒状。鼻中隔向左偏曲,双侧鼻腔见黄脓涕。诊断为:右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慢性鼻-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入院给予手术治疗,术后鼻腔通气好。
2022年9月14日,是第二个世界味觉嗅觉日。它的设立是为了引起公众对嗅觉味觉障碍疾病的关注。嗅觉是怎么产生的?为何会有嗅觉障碍?今天,健康两江就来给讲一讲。
嗅觉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视频进行了解。
嗅觉和味觉是人们对于外界的感官,嗅觉可以分辨气味,味觉可以让人尝到味道。但是很多时候,某些疾病或者突发情况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人们的这两大感知失灵,这种失灵可能是暂时的,也有可能是永久性的。
嗅觉障碍的分类
一、传导性嗅觉障碍,顾名思义,即气味分子的传输路径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到达嗅觉黏膜所在区域,因此气味分子无法与嗅觉受体结合,导致的嗅觉减退或丧失。
鼻腔疾病引起嗅觉障碍,最常见的有:
1.感冒引起嗅觉减退,它是由于鼻腔鼻甲粘膜水肿,压迫嗅裂。治疗方法:可用收敛滴鼻剂点鼻及感冒药,一般2周可恢复。
2.鼻腔肿瘤引起嗅觉障碍,鼻腔乳头状瘤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3.鼻腔阻塞性病变,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甲肥大等。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4.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引起嗅觉减退,是因为炎症累及嗅裂的嗅细胞或嗅裂黏膜萎缩,需要进行综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是导致嗅觉障碍的主要原因。
二、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指嗅上皮和(或)嗅神经病变所致的嗅觉障碍。如病毒感染、化学毒物等引起的嗅上皮损伤;头部外伤引起的嗅神经的损伤等。注意,新冠肺炎的症状就包括嗅觉或味觉丧失。
三、中枢性嗅觉障碍,指嗅觉高级中枢受损导致的嗅觉障碍。如先天性嗅觉障碍、神经退行性病变、脑或神经肿瘤、颅内手术等导致的嗅觉高级中枢损伤。值得注意的是,嗅觉障碍也有可能是某些老年病,如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帕金森病患者的早期表现。
四、混合性嗅觉障碍,即以上两种或三种部位损伤所致的嗅觉障碍。
嗅觉障碍后,要做哪些检查
首先,完善鼻内镜检查,查看鼻腔结构。以嗅区和中鼻道为主,排查有无鼻腔新生物、异物、分泌物、黏膜肿胀等。
其次,鼻腔鼻窦CT和MRI检查,也是排查嗅觉通路器质性病变的重要手段。
当然,嗅觉障碍的主客观评估也是临床常用的手段。包括嗅觉障碍调查问卷,气味值测试、气味辨别能力测试和气味识别能力测试。通过让患者闻不同浓度、不同气味,来精细评估嗅觉障碍的程度。而嗅觉障碍的客观检查比较复杂,临床开展尚不普遍。
嗅觉障碍如何治疗
首先,病因治疗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针对鼻炎、鼻窦炎,可首先尝试药物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嗅觉障碍最常用的药物,对炎症性嗅觉障碍的治疗效果最佳。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可考虑手术治疗来解除鼻腔阻塞。
另外还有嗅觉训练,是指患者主动反复嗅吸各种类型的嗅剂,以提升嗅觉功能的治疗方法。
临床工作中,大部分嗅觉障碍的患者都误以为这是一个小问题,过段时间也许就好了,所以根本没有进行规范的诊治,等到来医院就诊的时候,疗效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尽早关注我们的嗅觉,尤其重要。
如果您有嗅觉味觉方面的困惑,欢迎到我院一楼耳鼻咽喉科门诊咨询、就诊,医护人员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健康传播,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收到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