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的写作经验总结(4年1002篇文章投稿成功)
历时一年的写作经验总结(4年1002篇文章投稿成功)这四年,更让我明白,写作是需要方法的,是需要自己认真钻研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口语化,那你写的东西不仅没人看,还会浪费自己手中的资源。这四年,我的写作能力和输出能力相比以前真的有很大进步,之前的文章大多数是一些鸡汤小说,而现在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题材,大都可以拿捏。后来,大学虽然选择了英语,可还是把写作当成了自己的爱好,甚至最后还成了自己谋生的工具。大学四年,靠写作实现了经济独立,副业收入也从当初的零变成了四位数,我很庆幸自己开始走上这条路,也有信心接着走下去。说我跟写作的缘分,还真的是兜兜转转又回来了。
文 | 鱼三木 原创不易#头条#
从2018年的夏天到现在,不知不觉我的写作生涯已经超过四年了。
其实,早些年就有写作的经历,记得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写过一本小说,当时还是手写的,因为被妈妈发现了被直接扔在了垃圾箱,从此小说梦破裂。
高三的一个假期,自己写的小说被网文编辑看上了,可碍于当时高三,需要做到日更5000,最终因为学习和时间的问题,最后也不了了知。
后来,大学虽然选择了英语,可还是把写作当成了自己的爱好,甚至最后还成了自己谋生的工具。
大学四年,靠写作实现了经济独立,副业收入也从当初的零变成了四位数,我很庆幸自己开始走上这条路,也有信心接着走下去。
说我跟写作的缘分,还真的是兜兜转转又回来了。
这四年,我的写作能力和输出能力相比以前真的有很大进步,之前的文章大多数是一些鸡汤小说,而现在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题材,大都可以拿捏。
这四年,更让我明白,写作是需要方法的,是需要自己认真钻研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口语化,那你写的东西不仅没人看,还会浪费自己手中的资源。
总结这四年,最辉煌的就是19年的那个冬天,当时11月份投稿26篇,有一篇流量达到300万,而单篇稿费更是拿到了2000,月收入7000 。
一路走来,从最开始被编辑退稿到被认可和赞扬,有太多的心酸。
所以,我在这里整理了一篇关于写作的干货,希望对正在读文章的你有帮助。
第一,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坚持大家都知道朴树的故事吧,已经快50多岁的他在歌手这条路上走得并不容易,一路下来,真的碰了太多的壁,正如他《清白之年》写的那样,他从无人的街角走到舞台,用了太多的光阴;而对比文坛大家,他们在写作上遇到的困难也不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当初,我开始接稿子,自己独立写作的时候,对都市情感文并不熟练,里面的家庭关系已然超出了我目前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我不得不去幻想,努力把自己带入到那个并不熟练的那个角色。在最开始写文的时候,我也是不知道写什么,写出来的道理太过于浅显。
记得当初编辑姐姐为了改我的一篇稿子,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所幸我遇到了一个脾气比较好的编辑,她没有放弃栽培我,肯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替我改一篇稿子,说一下问题。
她改的每一篇稿子,我都会去看,去看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去找自己的不足,慢慢补齐自己的短板。
对于这种以家庭人际关系为主的情感文,最重要的就是角色共情,而写他们的文章,一般都是有格式,这种格式可以简称为ABA。
开头要用一些名言或者是一些情感作者的话引入话题,接着展出故事,而最后再归于故事,再讲道理。
对于有些故事,我并没有经历,也没有办法完全带入那个角色,于是,我就去翻那些高阅读量并且多评论的文章,在这种文章的底下,这些评论可都是宝藏。
一篇文章是否能够引起共鸣就看这篇文章的评论。
越是经典的好文章,越是能够产生争论的文章,评论就会越多,而这些评论里面就是大众的情绪和喜好。
所以,对于初设写作并不知道自己写什么的人来说,可以多看一些情感博主的文章,他们的文章大多数是以家庭关系为主,比如婆媳之间,夫妻之间。这些情感话题,不管是日常新闻还是电视剧,亦或者是我们自己个人所身处的家庭,都最容易摸索。
一开始,我真的什么都不懂,也不懂这些复杂的情感故事,然而看多了文章,在情绪上得到了共鸣,再继续坚持,最后就真的做到了。一开始的时候,基本上一周过一次稿就已经知足了,现在有时候能做到一天两篇,算是很大的进步了。
作品源源不断的诞生除了自身的灵感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坚持,既然你选择了写作这条路,必然就要做好会遇到很多问题的心理准备。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打退堂鼓,如果第一步怂了,接下来你根本就走不下去。
除了要坚持写作的决心以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写作模式。
前一部分,我也提到了那种ABA格式,其实写作就像是期末试卷的简答题一样,并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一开始,你在自己不会写的时候,可以去借鉴别人的模式,按照别人的模式去写,可时间久了,总是刻意地去模仿别人,自己也会被同化,这一点是不好的。
所以,你要记住要把别人的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才可以,要有自己的文章风格,这样才更容易被人记住。
把这一点放在第二条的原因,也是希望大家不要明白得太晚,因为一直盲目复制别人的,很有可能就没有进步,只有探索出自己的格式,才能够让人有深刻印象。
而且,对于文章,细分下来,他有很多的分类:小说、故事文、剧本杀、心灵鸡汤文等等,每一种写作形式的背后,都会有它的格式和风格,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一一破解,一一探寻。
举几个比较实用的例子,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的微头条文章,内容并没有什么华丽的句子,大多是一些人情世故,而文章的图片配的也比较接地气,可这种风格真的很受欢迎。
我之前关注的一个作者,从几百个粉丝到四万粉丝,每天坚持写十条微头条,每一条微头条都是热点时事,除了坚持以外。就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流量密码,会写让人有共鸣的家庭纠纷文。
我们都知道,天平的两端一定是都放着东西才能保持平衡,那么输出和输入也是一样,想提升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自己肚子里到底有多少东西,能不能表达出来。
能表达出来是第一步,而怎么表达出来是第二步,不会表达就是因为自己的所学所闻并不足以支撑自己把心中所想地描绘出来,而改变这种窘况的方式就是先进行输入。
在我看来,写作输入比较重要的有三点。
01 想写什么类型的文章就去看什么文章
写作输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你想写什么样的文章,然后比对着自己想看的文章去找相同类型的,只要是同一类型,那么就一定会有共同点。你要带着一种心态,去学习别人的文字就是去看自己的生活,而如果一篇文章成功引起了你的注意、你的共鸣,那就说明他就是应该学习的榜样。
比如,我想写一些鸡毛蒜皮的婚姻琐事,那么我就要看一些这类情感博主的文章,看看他们是怎么去讲述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然后从他们的文章里找到能够帮助自己的信息,或者是自己又联想到了什么,把他们一点一点,再慢慢落实到笔头上。
02经典的名言永远都不会过时
我可以保证,每一个把自己称为作者的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摘抄本,就像当初小时候喜欢抄歌词一样,把自己感兴趣的一一记录下来。
我有一个单独的可以存文摘的APP,我是习惯分门别类整理的,从一开始我就把自己摘抄的句子分类整理了,所以后来要是看到了同样引起共鸣的句子,我就会添加到里面去。
在自己写文章的时候,自己需要什么就去素材库里找,非常便捷,非常好用。
这就告诉我们,在日常的阅读当中,一定要有积累的习惯,把你平常看到的有道理的话都要记下来,最好的是常常去写,常常去看,这样印象深刻,自己也能脱口成章。
顺带提一句,最近看到了一个百天背诗的活动,说坚持每天背一首诗词,100天之后将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还是蛮想试试的。
现在,这些名人名言还有诗词都很容易找到,可以自己去搜,也可以从书中去看,有很多来源,所以要想先写作,就要存写别人的墨水,现在就该动起来了。
03标题是文章的开门砖
在日常的阅读当中,我们一般注意的是内容写得怎么样,这就忽略了一点,对于那些爆款的文章而言,他们的内容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完美,重要的是标题吸引人。
在《匹诺曹》当中,宋车玉一直都MSN收视率第一的记者,她办了一场关于事实和真相的讲座,其中讲了关于标题的作用的文章。
她问听众“曾经有个记者,问我喜欢什么样的男人?我回答了他,我喜欢个子高的男人。第二天就有新闻报道了,新闻标题是宋车玉喜欢个子高的男人,这是用事实报道的文章,没有什么趣味性,可我把文章换成宋车玉讨厌个矮的男人,你觉得哪一个标题更好一些?”
最后,大家都觉得是第二个标题,更具有吸引力,这更说明了文章的标题是整个内容的敲门砖,如果文章标题不够吸引人,文章内容再怎么天花乱坠也没用。
在进行内容输出的时候,去拆解一些爆款标题吧,凡是爆款肯定有共同之处,而标题决定了你文章的可读性,在看别人的文章时,也不要忽略他的标题。
总结下来,写作还是挺苦的一条路,没有坚持也不行,没有输入也不行,而就算有输入、有输出,标题不好,还是没人读,最终因为数据焦虑放弃的也不少。
所幸让我觉得很苦的一条路,已经吃到了甜头,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篇文章,有信心坚持,我相信你也可以。
鱼三木原创 | 一个特别喜欢写文、拍视频的98年小姐姐,希望尽早实现经济独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