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民国时期的西安城西(西安人文民国陪都)

民国时期的西安城西(西安人文民国陪都)在迁都洛阳后,有人提出为了预防此等状况再次发生,应提前设置行都和陪都,这条建议立即引起大家一致共鸣。当时河南省主席叫刘峙,曾为黄埔军校之教官,乃蒋之心腹嫡系,随即提出“河南省扼守全国之中心 自古为华夏文化所之策源。抚今鉴古 可以在洛阳建立民国之陪都”。【民国老照】【淞沪抗战】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中华民族走入了民国,但是积贫积弱的国势依旧未能有所改观。国家内忧外患,犹以日本为当时之心腹大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又于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再次挑起事端,可惜这次日军碰见的不是张少帅,而是同仇敌忾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战”至此爆发。十九路军虽驻军上海,但并非蒋之嫡系,属于粤军系列,装备交差,还欠饷数月。官兵虽浴血奋战,但依旧挡不住日寇兵锋。黄浦江上日舰游弋,上海战局每日愈下,首都南京与上海近在咫尺,首当其冲,暴露与日军兵锋之下。南京政府不甘日寇兵临城下 签订城下之盟,随于战争爆发初期紧急

作者:丰镐遗子/整理;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

首都 :又称“国都 ”,古代称“京城”或“京师”,是一个国家行政首府驻地的政治称谓。1927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称其为“首都”。"首都"一词由此而来。

陪都:是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也称为辅都,古代陪都和京都一起被称为"两京"。中国早在炎黄二帝时期就有陪都的雏形,如:炎帝都于陈,而别都营曲; 黄帝都轩辕,而别都逐鹿。

行都:是在首都之外另设的一个都城,以备急需之时政府暂驻。中国最早的行都出现在南宋建炎三年,时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行都,为皇帝临住之城。

民国时期的西安城西(西安人文民国陪都)(1)

【淞沪抗战】

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中华民族走入了民国,但是积贫积弱的国势依旧未能有所改观。国家内忧外患,犹以日本为当时之心腹大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又于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再次挑起事端,可惜这次日军碰见的不是张少帅,而是同仇敌忾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战”至此爆发。

十九路军虽驻军上海,但并非蒋之嫡系,属于粤军系列,装备交差,还欠饷数月。官兵虽浴血奋战,但依旧挡不住日寇兵锋。黄浦江上日舰游弋,上海战局每日愈下,首都南京与上海近在咫尺,首当其冲,暴露与日军兵锋之下。南京政府不甘日寇兵临城下 签订城下之盟,随于战争爆发初期紧急迁往河南洛阳。

民国时期的西安城西(西安人文民国陪都)(2)

【民国老照】

在迁都洛阳后,有人提出为了预防此等状况再次发生,应提前设置行都和陪都,这条建议立即引起大家一致共鸣。当时河南省主席叫刘峙,曾为黄埔军校之教官,乃蒋之心腹嫡系,随即提出“河南省扼守全国之中心 自古为华夏文化所之策源。抚今鉴古 可以在洛阳建立民国之陪都”。

对于刘峙的建议,民国大佬于右任持有不同建议,于右任,陕西三原人,国民党泰斗级别元老功勋,其提议:“南京为中华民国之首都 已经载入诸法之中 本无疑问。但按照目前抗战之情形 实有以洛阳为行都之必要,至于陪都之设定 以历史文化、山川地理和国家将来需要综合来看 终以长安为宜。”

民国时期的西安城西(西安人文民国陪都)(3)

【民国老照】

关于陪都之选址问题,国府特此召开了会议,这次会议也被称为“国难会议”,经征询各方意见,1932年3月5日国府形成三条决议:其一:以长安为陪都 定名“西京”;其二:以洛阳为行都;其三:关于陪都之事,宜立即组织西京筹备委员会。两天以后以张继为委员长的西京筹备委员会成立。两月之后《西京筹备委员会组织条例》颁布。主要内容就是“会址设于西京 直隶于国民政府,以建设西京为职责。”。

民国时期的西安城西(西安人文民国陪都)(4)

【西京地图】

1932年5月5日,中日《淞沪停战协定》在上海签订。“流亡”在行都洛阳4个月的国民政府终于回迁南京了。半年之后《提议切实进行长安陪都、洛阳行都建设事宜》提案通过 文中所述:长安定名“西京”,简称“镐”,西京设市,直隶于行政院。西京市之区域:东至“灞河桥”;西至“沣河”;南至“秦岭终南山”;北至“渭河”。要是仔细看一下这规划的地域,实际上和今日的西安市城区规模如同一辙。

民国时期的西安城西(西安人文民国陪都)(5)

【西京报纸】

西京筹备委员会办公长安,开始制定《西京规划》。如规划所述:“西京地域集高原平川和崇山峻岭于一地,南以终南山为屏,北以渭河为障,西面襟带沣涝,东面雄抱浐灞,历代为首都大一千七百余年 气象雄深 非其它都会所能及”。《西京规划》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提“四化六区”。

民国时期的西安城西(西安人文民国陪都)(6)

【西京商贸】

四化就是“西京建设本土化,市政建设田园化,市民思想统一化,建设人才专家化”,现在看看这四化,似乎还是比较超前的。六区就是将西京市划分为古迹区(城北汉城,城南曲江,城西昆明池)、行政区(城南凤栖原)、商业区(西安城中)、工业区(城东陇海线两侧)、农业区(城南樊川、御宿川)、风景区(秦岭终南山)6个功能区。

民国时期的西安城西(西安人文民国陪都)(7)

【西安城】

1934年8月8日 西京市政建设委员会成立,开始依照规划“丈量土地、兴修水利、扩建道路、绿化城市、建设城郊乡村,这次历经八年的市政建设 对西安城市建设影响巨大,基本确定了现在西安城的格局。

民国时期的西安城西(西安人文民国陪都)(8)

【蒋公拜祭】

1934年10月12日,蒋公携妻在各方大员陪同下来陕视察,当日便拜谒了古代帝王陵中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周陵以及汉武帝的茂陵。对于因何来陕祭拜,西安埋葬唐僧玄奘法师真身的护国兴教寺《重修慈恩塔院记》碑石记载:“民国辛未秋,倭人陷辽东,嗣又侵沪,寝及首都,于是中枢议建西安为陪都”。蒋公等国府大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纷纷来陕考察的。其言"倡修兴教慈恩塔院,盖以佛法救正人心......以使盛唐人心大定......国运因之兴隆......或倡修周陵以振兴中国文化...........或倡修茂陵以表现中国民族尚武精神,皆示国人以反本自奋为救国图存之地......"。除了在周陵亲自栽树,蒋公还给兴教寺捐款2万银元

民国时期的西安城西(西安人文民国陪都)(9)

【兴教寺碑】

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局势变化太快,各大重镇相继失陷。到1937年底日军已经打到黄河对面的山西永济,与陕西关中隔河对攻,西京长安也即将变成战场距离黄河前线也就200公里。再则西京距离延安也不远,加上西京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张继属于是国民党陈家兄弟一系,与蒋一直不和,蒋公又是在此地被张杨扣押,权衡利弊之下,蒋公决议迁都山城重庆。

1937年11月20日国府颁布《迁都重庆》的命令 大概意思就是:“自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失陷,日军兵临南京,逼迫签订城下之盟,为了民众,特迁都于此,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全民一心,为了民众自游,中国一定会取得抗日胜利”。1940年9月6日国府颁布《定都重庆》的命令,大概意思就是:“大概意思就是:“四川古称天府 山川雄伟 而重庆控扼江汉 尤为国家重镇。政府于抗战大计 移驻办公 战时为军事、政治、经济之枢纽 战后更能为西南建设之中心,特明定重庆为陪都”。至此原定西京陪都无形流产 市政亦随之搁置。

民国时期的西安城西(西安人文民国陪都)(10)

【西安市成立】

1942年1月 西京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张继提议西京筹备委员会撤销,到了1944年9月西安重新恢复设市,基本上“西京”已经名存实亡,但日寇进军太快,对于重庆能否保住蒋心中都没底,所以西京筹备委员会一直没有撤销,直到1945年4月24日,抗战形势明朗,大局已定,行政院正式撤销了西京筹备委员会,“陪都西京”至此名实俱息。

不说大事,只言小事。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敬请关注《睁眼看西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