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汤家二少的人物品鉴(张俊韬坛子的轶事)

汤家二少的人物品鉴(张俊韬坛子的轶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英美诗歌与诗论选读》/ 郑燕虹 蒋洪新 编著然而史蒂文斯在诗的最后一节笔锋一转,说话者不再以崇高的意象形容这庄严的坛子(或想象力),转而使用诸如“灰色”和“未施彩妆”一类的词语来描述它,这样的形象无法繁殖或重新创造出如第一节中所述的肥沃繁茂的“凌乱的荒野”。换言之,坛子虽美丽,但终究不具有创造出以荒野为代表的大自然或现实的力量。这里诗人表明他已接受想象力具有局限性这一事实。因而,在这首诗中,如何恰当处理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才是史蒂文斯关注的焦点。-------------------- 诗文来源 -

汤家二少的人物品鉴(张俊韬坛子的轶事)(1)

插画作者:扶雨滋 贺汉清

汤家二少的人物品鉴(张俊韬坛子的轶事)(2)

汤家二少的人物品鉴(张俊韬坛子的轶事)(3)

《坛子的轶事》由华莱士·史蒂文斯于1918年创作于田纳西州的伊丽莎白镇,并于1919年首次出版。这首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诗歌自出版以来便引发了众多学者多样且合理的解读,如史蒂文斯是否试图通过该诗探讨艺术与自然何者更胜一筹的问题?或是对荒野景观向有序静物转变的思考?抑或是史蒂文斯尝试在某种程度上揭示男性自我对传统女性化景观的统治地位?种种猜想至今仍然古老且令人费解。《坛子的轶事》这一题目似乎提醒读者这是关于一个坛子的轶事或小故事,但读起来才发现,该诗远非一则故事。全诗不过是在讨论一个坛子,诗中的唯一情节就是这个坛子正统领着荒野。

诗的开篇交代,说话者在山顶上放了一个坛子,即全诗的中心意象,海伦·文德勒认为,诗中的坛子会使读者联想到济慈的希腊古瓮。坛子隐约可见,像一棵树、一块巨石或纪念碑一样,颇有些神秘。代表着人类创造物的坛子被放置在象征大自然的山顶,随着诗歌的发展,这种对比也显得愈发突出。说话者向读者交代,人造坛子的出现导致无序的荒野开始向山丘靠拢,又或是与坛子相比,山丘显得更加凌乱。

在诗的第二节中,“凌乱的”和无序的大自然涌向极具美感的坛子,这时我们可以将坛子理解为人类想象力的象征。正如史蒂文斯所说,“诗人之所以成为英雄人物,是因为他具有想象力。”或许史蒂文斯在这里力图说明想象力、文化和艺术也许比任何自然现实都更强大。

然而史蒂文斯在诗的最后一节笔锋一转,说话者不再以崇高的意象形容这庄严的坛子(或想象力),转而使用诸如“灰色”和“未施彩妆”一类的词语来描述它,这样的形象无法繁殖或重新创造出如第一节中所述的肥沃繁茂的“凌乱的荒野”。换言之,坛子虽美丽,但终究不具有创造出以荒野为代表的大自然或现实的力量。这里诗人表明他已接受想象力具有局限性这一事实。因而,在这首诗中,如何恰当处理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才是史蒂文斯关注的焦点。

-------------------

- 诗文来源 -

《英美诗歌与诗论选读》/ 郑燕虹 蒋洪新 编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

-------------------

汤家二少的人物品鉴(张俊韬坛子的轶事)(4)

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879-1955)是美国现代主义诗人,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被评论家称为“诗人中的诗人”“美国神话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的诗歌用词色彩浓丽,主题表达曲折、复杂和隐晦,多围绕一个主题:即艺术想象力与现实的关系,人的想象力如何观照并改变现实。主要作品有《冰激凌皇帝》《秩序观念》《拿蓝色吉他的人》《雪人》等。

-------------------

汤家二少的人物品鉴(张俊韬坛子的轶事)(5)

出演 / 朗读 张俊韬—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热爱英语演讲、旅游和运动。曾获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中国移动杯亚运英语之星大赛复赛(高校组)一等奖等荣誉,参与2020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现已被曼彻斯特大学、杜伦大学、利兹大学预录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注:文中插画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