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ISBN 97875203790382021年3月出版中国西南地区傩戏文化研究吴电雷,庹修明 著定价:158元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1)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最显著、最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曲”,“曲”主要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辨别一个地方戏剧种主要依靠声腔、音乐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语言,如:四川的川剧、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西北的秦腔、山东的吕剧、福建的闽剧、湖北的汉剧、河北的评剧、江苏的昆剧等。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本期书单精选十本好书,以“戏曲”为关键词,从书籍的角度展示中国传统戏曲在历史中的流变,以及在现当代中国各地的发展。

中国西南地区傩戏文化研究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2)

吴电雷,庹修明 著

定价:158元

2021年3月出版

ISBN 9787520379038

本著作以中国西南地区傩戏文化为研究对象,收录了十位学者近十年来(2010年-2020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梳理了近三十年西南地区傩戏文化研究的学术脉络。二、开拓了傩戏文化研究的学术视角和学科、融学科领域;文图并茂,配附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典型图片。三、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学术观点,如“贵州安顺屯堡地戏是军傩,是傩戏的一个品种”“历史上湖南曾是贵州傩戏源地之一”“阳戏‘三圣’是阳戏类型的标志”“阳戏的三种形态在西南地区呈‘带状’分布”等。

元杂剧校勘研究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3)

窦开虎 著

198元

2022年5月出版

ISBN 9787522700014

该著的元杂剧作品校勘比较研究用功最著,在观念和范畴上为元杂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考察元杂剧校勘成果及历史的基础上为构建戏曲校勘理论框架做出了新尝试,在全面探索元杂剧校勘诸多方面的努力中为戏曲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全书脉络清晰,面、点结合,是700年来元杂剧校勘的整体检视,是元杂剧生存样态的全面关照,反映了文献学视域下元杂剧研究的新进展。

昆剧表演流变研究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4)

刘轩 著

定价:118元

2021年9月出版

ISBN 9787520393447

本书旨在通过对昆剧表演艺术演进历史的梳理,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内在动力,并试图总结出昆剧表演演变的一些具有共性的内容。特别是在当前昆剧具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时艺术形态双重身份的情况下,通过对昆剧表演艺术形成、演进、美学品格等多方面的研究,以求准确把握这门古老艺术的核心特质和艺术价值,进而考察它在当代的传承是否合理和有效。整个昆剧表演演变的历史,核心就是以演员身体为载体的身段程式发展、定型和变化的历史。对于昆剧表演艺术而言,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灯光等舞台构成元素是附着于演员的身段程式表演并为其服务的。昆剧表演演变的历史中,始终不变的是昆剧艺术独特的美学特点和丰富的舞台表演基本技法,以及在昆剧艺术自身的美学框架内合理、精细地运用基本技法来表现生活情感的方方面面的舞台逻辑。这也是在当代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传承昆剧表演艺术所要把握的核心。

明代南京剧坛研究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5)

张英 著

定价:88元

2021年10月出版

ISBN 9787520384445

明代的南京,政治地位显赫、人文荟萃、经济繁荣、地理位置优越,这种政治、文化、经济等的综合优势为其地戏曲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造就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尤其是南京在明代的陪都地位,吸引了众多文人聚集此地,相应地给当时、当地剧坛状貌带来了鲜明的特征。本书以明代南京剧坛为研究对象,以“剧坛”这一融地域文化、戏曲创作、演剧活动、理论批评、戏曲刊刻为一体的综合视角为研究内涵,梳理明代南京戏剧发展的基本轨迹,系统深入地分析南京戏剧活动的成就与特色,以期全面展现明代南京剧坛的整体发展面貌,揭示南京剧坛在明代戏剧史上的意义与价值,深化明代戏剧文学史和戏剧艺术史的研究。

明清书坊与戏曲研究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6)

廖华 著

定价:138元

2021年7月出版

ISBN 9787520379533

如果说一部作品的产生,是作者、文本、读者三者紧密结合的结果,那么出版机构要完成一个刻本,就是刻家、作者、文本与受众之间四者相互影响的结果。明清书坊往往身兼多职,既安排出版计划、编辑文本,还要负责发行销售。也就是说,一个戏曲刊本,不仅体现了作者的精神,而且包含了书坊主对于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学的思考。从这个思路出发,本书以出版文化为视角,从戏曲稿源、编辑、广告、插图、选本、评点、演出、受众等方面,探讨明清书坊在戏曲发展和传播中的作用,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古典戏曲发展的脉络。

黄梅戏的跨文化互动与传播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7)

冯冬 著

定价:99元

2022年9月出版

ISBN 9787522703954

本书立足中国黄梅戏,以“黄梅戏的跨文化演出与交流”“黄梅戏剧目的跨文化演绎”“黄梅戏的跨文化翻译研究”“黄梅戏音乐的跨文化发展”四个章节,通过与其他戏曲剧种等舞台艺术形式的横向对比、纵向史论结合的方法,力求最大可能地从不同角度更加集中、深入、系统地研究黄梅戏的跨文化互动与传播现象 呈现出黄梅戏艺术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演出积累、适应时代与观众变迁等方面的转变、适应的全貌,既从宏观上肯定了黄梅戏跨文化传播与互动的成就和积极的意义,又从微观上详细阐述了该剧种在此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和所取得的成就,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和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本书着眼于于以国际视野来聚焦黄梅戏的中外文化交流互动,多方位、系统性地展示出黄梅戏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演进规律、发展方向和生存困境,并将其在中国戏曲艺术海外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独特贡献和意义予以定位,推动黄梅戏不断致力于表演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文化身份的更新与重建,使其作为中国戏曲文化传统中的标志性剧种之一,跨越文化障碍,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

沦陷区戏曲研究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8)

管尔东 著

定价:168元

2020年12月出版

ISBN 9787520377232

本书属于中国现代戏曲史研究的一部分,主要探讨抗战时期沦陷城市的演艺生态与戏曲的生存状况。当时在日伪当局的统治下,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政治环境、时代主题、经济状况、民众心态均有明显改变,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演艺生态。虽然戏班、艺人聚集于此,从事戏曲的创作、演出和改革,但他们需要在侵略者控制、利用的夹缝中努力求生。这里的诸多剧种陷入了不同的境遇,从业者的志趣、立场出现明显分化,戏曲编演也有了正反两面独特的题旨和追求。因此,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分析,我们试图了解上述变化对戏曲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并用历史经验、戏曲规律为当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热点问题提供借鉴。

宁夏戏曲演出研究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9)

刘衍青 著

定价:98元

2021年11月出版

ISBN 9787520385701

本书主要对宁夏戏曲的演出活动进行梳理与研究,运用丰富的史料勾勒出明清及近代昆弋、山陕梆子、秦腔、眉户、道情在宁夏的流播及宁夏民间小戏的形成。梳理了宁夏觉民学社、陕西易俗社、宁夏及周边小戏班的演出。北梆子、山西梆子、京剧艺人流寓宁夏,与秦腔“两下锅”,提升了宁夏秦腔武戏及各行当的演出技艺。宁夏戏曲演出与地方民俗。庙会戏、节令戏、地摊戏演出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民俗特征。书稿再梳理宁夏戏曲演出的主要剧种、戏班(剧团)、演员、剧目及民俗特征的同时,勾勒出宁夏戏曲演出的大致轮廓,进一步探索了影响宁夏戏曲发展的主要因素。

新时期以来福建戏曲创作研究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10)

吴韩娴 著

定价:99元

2022年1月出版

ISBN 9787520396431

本书通过考察“文人取向”与“民间立场”在“国家力量”影响下的关联与互动,对四十年来的福建戏曲创作进行了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作者根据福建戏曲在剧本写作与舞台演出中的实际情况,尝试着改变以“剧作家”和“剧作类型”分类的讨论方式,围绕“情爱模式”“游戏精神”“历史叙说”“道德书写”四个核心关键词展开论述,期望能在“回首”与“展望”之间,为福建乃至中国戏曲的创作总结经验、提供借鉴。

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11)

邵振奇 著

定价:148元

2021年6月出版

ISBN 9787520385206

戏曲电视在历时性的流播中衍生出了怎样的新形态?呈显出哪些新特征?其内涵和外延应当如何丰富与拓展?二者的“联姻”是否一如当初那般“情愿”和“自发”?随着观赏主体文化观念与审美意向的更迭,戏曲的生命延续力究竟如何?而电视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对其产生影响?栏目化的戏曲电视应该如何采用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无间话语去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美?凡诸种种,皆为作者关注的焦点,也是本书所要罄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刚刚开通视频号,

我们将不定期更新——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12)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13)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14)

戏曲丛书大全(2022书单戏曲研究书单)(1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