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梁衡经典散文目录(一书一世界梁衡)

梁衡经典散文目录(一书一世界梁衡)又如近几十年我们才开始重视生态,而恩格斯早就在他的书里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上述两个名人的经典语录都为我在新闻出版管理岗位指导工作和散文创作及后来创立“人文森林”学起了大作用,如一盏明灯在心,时时温习。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用为典。凡经典空前绝后,经得起重复检验,又能指导实践。我曾精摘经典名句,自制常用语录,输入电脑,便于随时查用。再说“精”,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是阅读之核心。人生苦短,不可能穷尽所有典籍,东海之大我只取一勺。可见古人选语录,今人摘金句是有一定的道理。一本书中对你最有用的可能就是一两句话,但可受用一生。搞文学的人没有不读《文心雕龙》的,这本书时代久远,又掉书袋,并不好读。但有一句话我视为经典:“目既往还,心亦吐纳。”就是说作家的创作是由形及情、及理,由具象到抽象。这成了我散文创作的指南,也是我后来构建“

原创 梁衡

梁衡经典散文目录(一书一世界梁衡)(1)

本文刊载于《作家文摘》第2524期7版

每个人的经历、生活环境、工作目的不同,决定了他的读书习惯不同。一个人就是不读书也很正常,我注意过很多人家,包括有的高级干部家也没有一个书架。有的人,他的家就是一座书库。我去拜访季羡林先生时,要从书架间侧身而过,才能到达他的小书桌前。我一生大半从事新闻工作,行无定所,写无定题,读无定书。多是跑马观花、浮光掠影、海边拾贝。阅读特点大概是三个字:杂、精、用。

梁衡经典散文目录(一书一世界梁衡)(2)

季羡林

先说“杂”。人们读书大约可分为两类,一是读闲书,并无什么目的,就如下棋、打扑克,休闲而已。一是为某种工作和学术目的去有选择地阅读。我两类都有,这就有点杂,而且书、报、刊都读,报刊多于书籍,就更显其杂。我最初的课外阅读是从报纸副刊开始的。读初中时家里订有一份日报,只有四个版,大人读正刊,我读第四版的副刊,文艺爱好从此启蒙。后来在宣传部新闻处工作,全国各省每天来的报刊足有二尺多厚,都要翻一遍。“文革”期间,好文章极少,但这正练就了我海里捞针、沙里淘金的习惯。书籍则是依自己的爱好,文学、历史、政治、人物类读得较多。我后来当记者,这又是一个被称为“杂家”的行当,更逼得我杂读百书。

梁衡经典散文目录(一书一世界梁衡)(3)

杂,实际上是多。要成事,多读书。除开新闻和理论写作,我的散文创作有四次转型:山水、人物、人文森林、笔记随笔。因此案头和枕边的书也随时在换,觥筹交错,各色杂陈。书读多了才能融会贯通、随机而用。被称为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投资搭档查理·芒格和巴菲特每天要阅读一到六个小时,比尔·盖茨每天读书150页。

梁衡经典散文目录(一书一世界梁衡)(4)

巴菲特

再说“精”,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是阅读之核心。人生苦短,不可能穷尽所有典籍,东海之大我只取一勺。可见古人选语录,今人摘金句是有一定的道理。一本书中对你最有用的可能就是一两句话,但可受用一生。搞文学的人没有不读《文心雕龙》的,这本书时代久远,又掉书袋,并不好读。但有一句话我视为经典:“目既往还,心亦吐纳。”就是说作家的创作是由形及情、及理,由具象到抽象。这成了我散文创作的指南,也是我后来构建“文章五诀”理论的基础之一。黑格尔的《美学》艰涩难读,简直就是天书。但有一句我读懂了,他说人是由动物变来的难免有粗野性,是“(艺术)用慈祥的手替人解除自然的束缚”。这是推行美育,从小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的理论根据,也可用来戳穿那些打着“人性”牌子而大写黄色、暴力的伪文学、伪艺术的面具。

又如近几十年我们才开始重视生态,而恩格斯早就在他的书里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上述两个名人的经典语录都为我在新闻出版管理岗位指导工作和散文创作及后来创立“人文森林”学起了大作用,如一盏明灯在心,时时温习。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用为典。凡经典空前绝后,经得起重复检验,又能指导实践。我曾精摘经典名句,自制常用语录,输入电脑,便于随时查用。

梁衡经典散文目录(一书一世界梁衡)(5)

黑格尔

写到这里顺便说一件趣事。在我的记忆里,恩格斯说过一句话:“人是由猴子变来的,但人看猴子比猴子看猴子更清楚。”说得何等好啊。后来为核实出处,我再查恩格斯的书却找不到这句话,又请教一位学德语的外文局领导也说没有。以我的智商是编不出这样的妙句,就算编出也舍不得托孤他人呀!又查百度,却说是我说的。因为在我发表的文章中引过此句,就留下了痕迹。这真是一出阅读界的“三岔口”。这次借本文说出,有哪位博闻强记的书友或可为之索隐指谬。

梁衡经典散文目录(一书一世界梁衡)(6)

恩格斯

第三是“用”。死读书没有用。庄子里有一个故事,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堂下一个木匠说:你不用读,那书上都是过去的死道理。就像我做车轮,道理都在我的心里,无法言传。不管是泛读中浮光掠影来的影子,还是精读中咀嚼得来的语录,都要结合实际,才能激活,读用结合才显阅读的价值。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是一本专业的修辞学开山之作。“文革”中我大学毕业发配农村劳动,在一个灶台上看到这本残破的书,算是萍水相逢。我记住了书中的一个观点,修辞分两大类,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前者严谨、准确,如法律文件、实用文字等;后者修饰、夸张,如文学作品。当时也无多想,只是当知识来读。30多年后我在新闻出版署工作,新闻界忽起一种消息写作散文化的观点,并在业内报上引起一场持续半年的公开大讨论,双方各不相让。讨论结束时报纸请我写一篇结论性文章。学术不是行政管理,要以理服人。我想起了两类修辞说,指出新闻与文学从根本上分属两类不同修辞,不可混淆。如果新闻可以散文化,随之而来的就是虚构、夸张、抒情,就是虚假新闻,新闻也就失去自己的个性和生命。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问题,一锤定音。当然我还引经据典讲了其他方面的道理,共12个理由。人到用时想到书,就如孩童饿时想到娘。

梁衡经典散文目录(一书一世界梁衡)(7)

陈望道

我曾当面听过钱学森的一次谈话,他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五种: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特异思维和综合思维。人们最常用的只是前两种思维,而往往又只用其中一种,在一个圈子里打转转。阅读必须跳出单一思维,到多种思维间转换。我们平常的写作(包括工作)实际上是一个用书的过程。如我写《数理化通俗演义》就是在采访学校时见到学生读书太苦,萌生了能不能把课堂上的数理化知识、科学史上人物、故事,写成一本《三国演义》式的章回小说。就是说把课本上的逻辑思维转换成小说的形象思维。为写这本书我通读了一遍科学史,如李约瑟《中国科技史》《科学发现大事年表》、各种科学家传记、许多科普小册子。书成后即为中学生的必读书,30年来长销不衰。为写《树梢上的中国》,我去翻看古树志、地方志。写《左公柳》就去看《左宗棠传》,写《沈公榕》就去看《沈葆桢传》。为写《天边物语》一书,就去重读张岱、纪晓岚等人的明清小品,又恶补东西方美学。这种现蒸现卖、现充电的急用而读,占了我阅读空间的最大部分。阅读还不限于书本,耳目所及都是读,过脑入心皆可用。一次我听别人说采购员“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很形象,我就提出“记者出门跌一跤,也要抓一把土”;一次我到福建采访,看到远处山坡上造林工人的标语“治山要有打虎劲,护林要有绣花心”,就提出记者要“采访勇如初生犊,写稿细如绣花妇”。后来这些成了新闻工作的流行语。

梁衡经典散文目录(一书一世界梁衡)(8)

钱学森

总之,阅读是一项综合工程。如果只是为休闲,可听之任之。如要求效果,就须泛中求精,精而能变,变而为用。读时可以浮光掠影,用时却要精心萃取。正是:浮光掠影影入心,浪花一闪激心灵。阅尽书海千里浪,用时只取一两升。

作者简介

梁衡经典散文目录(一书一世界梁衡)(9)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国家林草局首席科普学者。著有新闻四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署长笔记》,散文集《觅渡》《洗尘》《把栏杆拍遍》《树梢上的中国》,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我的阅读与写作》《毛泽东怎样写文章》,《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梁衡文集》九卷,等等。曾获“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杂文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