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韩国人眼中的火烧靖国神社(只是明治天皇巩固皇权的产物)

韩国人眼中的火烧靖国神社(只是明治天皇巩固皇权的产物)在日本幕府时代的后期,皇权和幕府之间的矛盾,已经演变为势同水火。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和大清一样,都受西方列强的欺压,欺压归欺压,但天皇势力和幕府势力,一直都在暗中争斗。其实很少人知道,靖国神社在建造的初期,只是一个日本皇家纪念勇士的祠堂,名字是东京招魂社,仅此而已。日本在右翼军国思想的影响下,战后不反思对各国造成的灾难,反倒把那些人当成勇士,放在靖国神社中供人参拜。不仅如此,每一届日本人的首相,也都为了迎合右翼势力的支持,不顾国际和平法规的约束,公然参拜。如此证明,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这才是真正令人痛恨的地方。

#活水计划#

声明:吴学华原创作品,拒绝转载

韩国人眼中的火烧靖国神社(只是明治天皇巩固皇权的产物)(1)

提到靖国神社,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翻起了深埋在心底的民族耻辱,恨得咬牙切齿。

为什么恨靖国神社呢?是因为那里面供奉着二战时期侵略过中国的日本军人,尤其是14名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他们都是满手鲜血臭名昭著的家伙,如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等,还有在南京大屠杀中,以杀人为乐的日本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等等。

日本在右翼军国思想的影响下,战后不反思对各国造成的灾难,反倒把那些人当成勇士,放在靖国神社中供人参拜。

不仅如此,每一届日本人的首相,也都为了迎合右翼势力的支持,不顾国际和平法规的约束,公然参拜。如此证明,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这才是真正令人痛恨的地方。

其实很少人知道,靖国神社在建造的初期,只是一个日本皇家纪念勇士的祠堂,名字是东京招魂社,仅此而已。

在日本幕府时代的后期,皇权和幕府之间的矛盾,已经演变为势同水火。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和大清一样,都受西方列强的欺压,欺压归欺压,但天皇势力和幕府势力,一直都在暗中争斗。

1853年,在美国的插手内政下,日本发生了黑船事件,导致了天皇和幕府两大势力彻底闹翻,天皇势力控制下的长州藩和萨摩藩,打出了维护皇权打倒幕府的口号,双方僵持了数年,几度征伐,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为了鼓舞更多的人维护皇权,天皇下旨让长州藩和萨摩藩,在各地建立招魂社,把死在幕府手中的藩军视为“国事殉难者”,也就是天皇认定的勇士,并规定在特定的日期,有天皇带着大臣们进行祭祀。

这一招果然管用,不少站在中间立场上的人,加入了天皇的阵营,而一些幕府的势力,也都纷纷倒戈。

在天皇势力和幕府势力这场长达数百年的争端中,天皇最终胜出,幕府成了历史名词。幕府势力下的一些武士,不是自杀就是逃走,他们来到朝鲜和中国,成了一群像苍蝇一样令人生厌的浪人。

根据史料记载,在清朝末期,混迹在中国各大城市的日本浪人,超过五千人。

明治2年(1869年),东京招魂社落成,以纪念为恢复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每一个军人的家属,都受到体恤。

韩国人眼中的火烧靖国神社(只是明治天皇巩固皇权的产物)(2)

明治7年(1874年),明治天皇率领文武百官,首次前往东京招魂社拜祭,这场声势浩大的祭拜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使得东京招魂社街知巷闻。

明治12年(1879年),明治天皇下旨,将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靖国”二字,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的“吾以靖国也”,意思是使国家安定,也就是舍生忘死保卫国家。

日本人接触到中国的文化之后,把中国的一些思想给学了过去。明治天皇这么改,倒也无可厚非。

明治天皇规定靖国神社的社格为别格官币社。

什么事别格官币社?

其实是祭祀皇室功臣的神社,有点类似于唐太宗李世民为功臣所建的凌烟阁,就是标榜为皇权做出贡献的人。

靖国神社的待遇仅次于祭祀皇族的神社(就是皇家宗庙),这一下可了不得,明治天皇用一座庙宇,就将所有日本人的思想给凝聚了起来,上到大臣,下到街头百姓,谁都想死后能够进入靖国神社,接受天皇的祭拜,那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是整个家族几代人的荣誉。

也正是这种思想的灌输,使得日本举国上下都忠于天皇,甘愿为天皇而死。我们可以在一些影片中看到,很多日本人军人在自杀之前,都会吼一句“天皇万岁”。

那就是忠于天皇的最直接表现。

韩国人眼中的火烧靖国神社(只是明治天皇巩固皇权的产物)(3)

正因为皇权的巩固,才使得明治天皇大展拳脚,在维新之后,举全国之力扩充武备,在击败大清水师之后,成为亚洲势力最强的国家。随后,日本人跟着西方列强一起,对中国进行了劫掠,压根就不懂得感恩中国一千多年来,大哥对小老弟的那种照顾。更不在意日本很多地方,都有供奉着徐福的寺庙。

靖国神社供奉忠于皇权的勇士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变了质。1931年十月,日本极右组织樱会策划了一场政变,计划杀死首相若槻礼次郎、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及内大臣牧野伸显,颁布戒严令,建立以荒木贞夫为首的右翼势力政权。由于消息外泄,此次政变没能成功。

但是在第二年,即1932年5月15日,日本右翼势力军人再次发起了一场政变,成功刺杀了首相犬养毅,这场政变虽然规模很小,但是右翼势力却疯狂扩张,为四年后一场大政变埋下了伏笔。

1936年2月,日本右翼势力控制下的军人组织,发起一场规模较大的政变,简称“二二六事件”,又称“帝都不祥事件”,此次兵变虽然仍是失败而告终,但是却起到了连锁的反应,日本内阁经过此次事件,完全兑变成了具有法西斯性质的右翼军人思想团体。正是这群人,将日本带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使日本的普通民众和亚洲各国的百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创伤。

而同时,在日本右翼势力的操纵下,那些为帝国主义做出“贡献”的人,死后成功进入了靖国神社,成为一块块黑色的牌位。

靖国神社彻底变了质。

天皇不管吗?那是因为他管不了。

韩国人眼中的火烧靖国神社(只是明治天皇巩固皇权的产物)(4)

到明治天皇晚期,其实日本的政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天皇成了一个名字,日本内阁成了新的幕府,皇权变得微乎其微了。

不知网友们怎么看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