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常玉的晚年作品(画家常玉66岁死于煤气泄漏)
著名画家常玉的晚年作品(画家常玉66岁死于煤气泄漏)正如他所说:”我的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一个画家。我觉得我的一生就是个美妙又荒唐的梦。”中国四川南充籍画家常玉。1966年,66岁的他在巴黎因煤气中毒去世,因穷困潦倒被草草葬于乱坟岗,连一块墓碑都没钱立。去世40年后,他的一幅作品拍出了3亿港元,并创下华人最高记录,成为中国最贵画家。这位梵高式传奇的人物就是——
中国20世纪初有这样一个奇特的画家:他家境优越留学巴黎,25岁时作品与毕加索、杜尚、勃拉克等西方艺术大师,共同展览。
因酷爱画裸体美女被称好色,连徐悲鸿都视他为情敌。妻子也无法忍受弃他而去。
当和他一同出国的徐悲鸿等人,成为中国一代艺术大师,国内美术界却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对他仅有的几句评价是“被女人和性毁掉的”、“终生失败的画家”。
1966年,66岁的他在巴黎因煤气中毒去世,因穷困潦倒被草草葬于乱坟岗,连一块墓碑都没钱立。
去世40年后,他的一幅作品拍出了3亿港元,并创下华人最高记录,成为中国最贵画家。
这位梵高式传奇的人物就是——
中国四川南充籍画家常玉。
正如他所说:”我的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一个画家。我觉得我的一生就是个美妙又荒唐的梦。”
1、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六少爷1900年10月14日,四川顺兴城(今南充)一户殷实人家,常玉含着金汤勺出生了。
他的父亲常书舫,是当地有名的画师,擅长画马和狮子。他家有六个儿子,只有小儿子继承了他的艺术天分。嗯。没有没有。
常家其他的几个儿子,个个是经商的好手,特别是大哥和二哥。大哥常俊民开了一家号称四川最大的丝绸厂,人称常百万;二哥,在上海开了一家很大的牙刷厂,常家的家境十分阔绰。
从小常玉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很爱画画,父亲稍微指点一下就画的像模像样。10岁的时候,他告诉父亲自己想学画。父亲很高兴和大儿子商量,既然常玉有画画的天赋,就给他找个好老师,好好的学一下。
常玉和大哥
他们请来了四川最有名的艺术大师、“晚清第一词人”赵熙。这位赵先生诗画俱佳,梁启超曾经是他的学生。常玉跟随赵旭学习书画7年,他的书法和绘画有了东方韵味的美感。
17岁时,常玉进入海美术学校就读。他从小放养惯了,到了正规学校。感到自己被束缚住了手脚,上课大家画花瓶,要比谁画的最像。
他每天都在发牢骚:我追求的是艺术的自由,现在学校却想把我培养成流水线工人。他对这种教育很失望,感到自己对绘画的热爱都快被磨灭了。
这种压抑的时光过了一年多,“五四运动”爆发了。常玉跑回家告诉父兄:我要去法国留学,响应陈独秀先生美术革命的号召。父兄对他出国留学很支持。
1919年,常玉登上了去法国巴黎留学的轮船,和他同一批去的还有常玉和徐悲鸿、林风眠等人。
年轻的常玉在巴黎和朋友们
和他同行的年轻人后来陆续回国,成为中国一代艺术大家。而常玉却在国外沦落半生,中国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国内美术界对他寥寥数语的几句评价是:“被女人和性毁掉的、终生失败的画家”。
在巴黎留学时,徐悲鸿等人都要勤工俭学,只有常玉不用操心这些,一边拉着小提琴或者看着《红楼梦》一边画着画,俨然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
经济条件最好的他, 为何人生会这样失败?
2、怪咖画家饭可以不吃,裸女不能不画!
当别的中国留学生,业余时间还要到餐馆儿洗盘子赚取生活费。常玉却靠着大哥每月寄来的丰厚的生活费,过着体面的生活。
朋友王季冈这样评价他:“其人美丰仪,且衣著考究,拉小提琴,打网球,更擅撞球。除此之外,烟酒无缘,不跳舞,也不赌。一生爱好是天然,翩翩佳公子也。”
这样一个风度翩翩的贵公子,有一个够让人诟病的原因是他酷爱画裸女。
常玉在上海受够了正规美院的苦,来到巴黎后,他一心追求艺术的自由,因此走上了和徐悲鸿等人完全不同的道路。
徐悲鸿等人进入巴黎美院苦练基本功的时候,常玉却走进了大茅房画院。
常玉的画
这是一家私人美术画馆,无论是谁只要买了门票,就能参加速写班,对着模特画画。至于画成什么样,没有人管。这种自由随性的气氛,常玉十分喜欢。这里后来也成了他成名的福地。
他喜欢画花、画动物、最喜欢画的是裸女。
他用画中国画的毛笔,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个丰满的裸女形象,没有一根多余的线条,也少有细节的描绘。虽然是裸体的女人,但观者却看不出一点儿下流粗俗,反而显出一种干净柔和的美。
他曾对徐志摩说过:我学画画的动机就是出于对人体的好奇。我一天都不能没有脱得精光的女人,喂饱我的眼欲。
常玉在巴黎的画室
于是在有些人眼里,他的画就是伤风败俗。他也被抨击为,变态,色狼、流氓。在世人眼里爱画裸女的他,一定不是个好人。
可是这些也无法阻挡,他出人意料的在法国巴黎走红了。
在大茅房画院画了一段时间后,法国人对这个长着东方人模样的年轻画家,和他画的裸女十分感兴趣。开始争相购买他的画。他渐渐混入了巴黎的上流社会。
1925年,年仅24岁的常玉,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作品在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引起了许多画商的兴趣。
因为对钱没什么概念,他大部分的生活是潦倒的。
当家人寄来了钱,他就会拿出来请朋友们大吃大喝。但大部分的时候是,钱已花光,他只能啃着干面包喝水等着家人汇款。
身上唯一值钱的照相机,被送进当铺换钱买吃的,有钱了再赎回来。
但只要能画画,他就乐在其中一点也不觉得苦。没钱对他的影响,也仅仅是没有钱去聘请模特。尽管如此,花钱请美女来当模特却很舍得。
他对待模特有礼有节,仍无法阻止别人的非议,其中就包括他的好朋友徐悲鸿。
左:徐悲鸿与蒋碧薇 约1923年。右:常玉赠予徐悲鸿的画作《牡丹》 1921年。
1921年8月,常玉与徐悲鸿夫妇同时居住在柏林,来往密切。一天,徐悲鸿夫妇约好到常玉家里吃饭。
徐悲鸿在家画画,让妻子蒋碧薇先去。黄昏时,徐悲鸿来到常玉家,敲门很久都无人应答。徐悲鸿气冲冲的回家了,他认为那对男女一定是约会去了。在他看来常玉爱画裸女,不是什么正经人。
事实上两人只是上街买菜,还没有回来。
蒋碧薇在回忆录里提到此事,指责“徐悲鸿善妒”。
不爱钱,画不卖可以送!
在父兄的宠爱下,常玉的金钱观是糊里糊涂的。他不缺钱也不爱钱,甚至不明白钱对他来说有什么用。
许多画商都想买常玉的画,但他并不配合。
他的好朋友庞熏琴回忆说,那时的常玉一心扑在艺术上,视金钱如粪土。他亲眼看到许多画商围着常玉买画被拒绝,反而把许多卖价很高的画,免费送人。
常玉宁可啃面包,把照相机拿去典当,也不愿卖画。
按说他的画有市场,完全可以靠卖画过上不错的生活。可这位常少爷的脾气是:画是艺术,不是俗物,怎么能用来换钱呢?
如果有画商来买画,他却给人家立下规矩。
一先付钱,二画的时候不要看,三画完了拿了就走,不能提意见。
一旦对方违反了,就会很生气,不管对方出的价再高,他也不稀罕挣这个钱。但是如果对方能说出他画作的意思,他就觉得是遇上了知音,一激动就干脆把画送给对方,分文不收。
这种金钱观让他看起来像个性情中人,看似洒脱却为他日后困苦的境遇埋下了伏笔。
3、遇到贵人1929年,是常玉离成功最近的一年,几乎同时与他的贵人和爱人相遇。
侯谢是大名鼎鼎的毕加、索杜尚的经纪人,这两位都是在他的操作之下成为了顶级艺术家。他是巴黎最大的收藏家、艺术风向标,画家一旦被他看上,假以时日就会成为画坛明星。
一个偶然的机会,侯谢看到了常玉的画,激动的说:常玉真了不起,他是中国画家中最有可能成功的。
侯谢不但买了他许多画,还把他领进了巴黎艺术界顶级交际圈。常玉和毕加索、马蒂斯等人成了好朋友,经常一起参加沙龙活动。毕加索还给他画了一幅肖像,把他当做十分尊敬的朋友。
常玉的作品和这些艺术大师作品一同展出,他的名字被《法国艺术家名人录》收录。
在侯谢的经营之下,常玉在巴黎声名鹊起 。成了著名画家。他在上流社会的派对中认识了男爵的女儿玛素,恋爱三年后,俩人结婚了。
常玉幸福的生活惹得众多好友的羡慕。徐志摩写信说:“常玉家尤其是有德有美。马姑做的面条又好吃,我恨不得伸长了嘴到巴黎和你们共同享福……”
常玉在鲜花簇拥中,好像是做了一场奇异的美梦:心爱的艺术、赏识他的贵人、温柔美丽的妻子。
两年后一封电报,如同一记闷棍,彻底打碎他的梦。
4、祸不单行1931年,家乡发来一封电报,传来一个噩耗。大哥、二哥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去世。
常玉悲痛地昏倒在床上,心如刀绞。一直疼爱支持他的大哥常俊民,就像父亲一样,没想到当年的分离竟是永别。
大哥的离去不仅使他失去了亲人,更意味着他失去了“经济来源”。
不久,常氏家族宣布破产,常玉的好日子也过完了。
但常玉仍然不改他的真性情。继承遗产后,大手大脚的花钱请客吃饭、请女模特。过了一段挥霍的日子后,钱袋子很快见底了,他才醒悟,需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了。
他的清高和固执,使家里很快到了无米下锅的窘境。
夫人玛素被迫到电信局找了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当她劳累了一天,回家看到的是丈夫正对着一个女人的裸体画画。
穷也许还能坚持,另一半不忠,却是万万不能忍受的。她怀疑丈夫不忠,不止一次出轨这些模特。带着失望,玛素坚持提出了离婚。
在最困难的时候,侯谢给了他最后一记重拳。
因为失去了家族的经济支持,常玉把侯谢当成抓在手里的最后一根草。
1932年,侯谢无情地断绝了与常玉的合作关系。这也怨不得侯谢,用我们常人的话说,是他太不识时务了。
常玉对侯谢介绍来的画商,提出了种种刁钻的条件,还经常放他们的鸽子,收的钱挥霍完了,画却交不上。久而久之,侯谢恼羞成怒。毕竟关系再好,人家也要赚钱。
常玉的画
同时巴黎出现了一位日本画家藤田嗣治,风格和他相似,态度却比他好很多。慢慢的在他这里碰了钉子的画商,都纷纷去买藤田的画。
常玉的画慢慢变得无人问津,他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意,渐渐成了居无定所的流浪汉。
画家吴冠中对他的处境一语中的:“由于他的放任和不善利用时机,落得终生潦倒。”
5、沦落半生令人佩服的是,穷困潦倒的常玉,在后半生里仍一直坚持着画画。贫穷对他来说唯一的坏处,就是没钱请模特了,只要有口气能画画就行了。
他说:“我宁愿少吃少吃俭穿,省下几个法郎来多雇几个模特儿……”
买不起颜料和画布,他就用油漆和纤维板来代替,请不起模特,就把时装画报上的女人剪下来临摹。甚至在同一幅画作,用颜料覆盖,重画一幅新的。
贫穷让他的画风也变得犀利了——
清晰的黑墨使画面很富有冲击力,因为只能买黑色油漆,别的颜料买不起。
他画画的对象也开始悄无声息的改变了,从前的画的裸女多。1931年之后,荒漠中的孤独野兽,优美冷傲的花卉,成为他作品的主要对象,大概是实在没钱请模特了吧。
一年到头卖不出去几幅画,实在没钱的时候,他不得不四处打工,在餐馆端过盘子、当过水泥工、陶艺工,还曾经在一家仿古家具厂当过画工。挣点钱接着画画,没钱了再出来打工。
不管生活过得怎样艰难,他始终没有想到,只要稍微迎合一下别人,就能把画卖出去,过上富足的生活。
1938年欧洲局势动乱,常玉的经济状况更加糟糕。他去纽约办画展,一副作品也没卖出去,只好又回到巴黎。不管他怎样努力画画,办展览,再也没有出过名。
常玉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也越来越孤独。
晚年的常玉有一个能理解他的朋友。摄影家弗兰克曾和他共用一个画室,对他的画作十分欣赏。他甚至自费为常玉办了一场美术展览,29幅作品一幅也没有卖掉。
失望的常玉,把这些作品全部送给了弗兰克。
图 | 1956年在朋友家的常玉(右)
1956年,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到巴黎访问,专门去拜访了常玉。
代表中的画家黄永玉在回忆录中写道:常玉很老了,一个人住在一间很高的楼房的顶楼。问他今年多大年纪了,常玉说不记得了,应该60岁了,只要身体好过得快活,也不觉得年纪有多大。
常玉在法国的住所,是一个非常破旧的小公寓。屋顶漏雨,一到刮风下雨就卡卡作响。他靠一年卖两三张小画,维持生活。
见他活得这么辛苦,有人劝他回国,不管怎样回国当个美术学院的教授也能过得不错。可是却被他婉言拒绝了,理由是:我早上起不来床,也做不了早操。
谢绝了朋友的回国邀请,常玉继续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天画画、画裸女,大概是他这辈子唯一值得做的事。
1965年,常玉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一幅裸女画《曲腿裸女》。
画完这幅画后,他感慨万分,在画的背后题字:“如果在当其时不遭穷困,勤于作画,不致等到今日始成,则早到成熟期矣,万叹。特此作记,时在一九六五 四月。”
有人说常玉过得如此孤独、贫穷,他内心一定很痛苦吧?
他是这样回答的:“一个人过得惬意,不需要成家。一个人爱画就画、爱玩就玩,很自在,不觉得孤单。”
“做自己”是常玉看来,比荣华富贵还重要的东西。
幸福是什么?1000个人有1000个答案。常玉的不幸福,只是别人眼里的。
6、孤独的死去他越来越老,也越来越穷,越来越孤独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毛笔,画女人,画花盆,画动物。
1965年的冬天,他住的屋顶的窗户破了,冷风呼呼的灌进来。
65岁的常玉爬到屋顶修窗户,不慎摔了下来,倒地昏迷不醒。巨大的声音惊动了楼下的邻居,砸开门救了他。
次年夏天,一个朋友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他说自己正在画一幅画。
《孤独的象》常玉 作
画的是,一只小象奔跑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
常玉说,那只小象就是我。
几个月后,常玉死在这间四处漏风的房子里,被人发现时他已经死去一周了。
他摔伤的腿上,还用厚纸板绑着固定,仰面倒在地板上,胸口压了一本书,满屋都是瓦斯味儿。
常玉身无分文,曾打过工的餐馆老板好心在平民墓地,将他草草安葬——
没有墓碑,下葬时没有一个亲戚朋友。
几十年后,常玉的墓地租约眼看到期,将要被清理时,好友弗兰克辗转找到这里,为他续约立碑。
墓碑上刻上“常玉 SANYU 1901-1966”。
图 1998,罗勃·弗兰克与衣淑凡在修葺好的常玉墓地。
常玉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寂寂无名。他的作品在巴黎艺术市场,成捆出售,一幅画只卖几百法郎。
杂志对他的评价是:被性毁掉的,终身失败的画家。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常玉死后53年后,成了中国最贵画家。
2019年秋拍,他的最后一幅裸女作品《曲腿裸女》,被拍出1.98亿港元,成为亚洲艺术拍卖界的最高拍品。
《五裸女》常玉
仅仅两个月后,他的另一幅作品《五裸女》就打破了这个记录,以3.039亿港元成交。其他画作价格也高得惊人。
在我们看来,常玉也许是个失败的画家,生前寂寞无人知,死后后功名利禄加一身。
我想如果让常玉再活一遍,他仍然会做如此的选择。
他用一生诠释了——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