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致敬每一位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半月谈走出大山)

致敬每一位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半月谈走出大山)刘秀祥:当时,我下定决心 一定要好好读书 这样才能改变命运。离开家前 我跪在父亲坟前 发誓一定要照顾好母亲。来到县城 没钱租房 我就用秸秆、稻草在学校旁搭了间棚子居住。白天上学 晚上捡废品 周末打零工 勉强维持生计。小学五年级时 刘秀祥就学会了吆牛耕田。小学毕业后 刘秀祥决定带着母亲去县城求学。刘秀祥:我出生在贵州省望谟县。4岁那年 父亲因病去世 母亲因为伤心过度 患上间歇性精神疾病 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我上小学三年级时 哥哥和姐姐外出打工谋生 杳无音信。照顾母亲的重担 就落到了我的肩上。刘秀祥在曾经居住的老屋旁 周宣妮 摄那时候,我既要上学 又要照顾母亲 只得将自家土地租给别人耕种。每年的租金是500斤稻谷 这是我和母亲的口粮。为了购买油盐等生活必需品 我就自己种菜 用背篼背到集市去卖。

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永远相信奋斗的力量

半月谈记者 施钱贵 周宣妮

1988年出生的刘秀祥 是2008年“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翁 曾被网民称为“贵州第一孝子”。大家对刘秀祥的认识还停留在2008年,如今,他已成长为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大学毕业后 他放弃了高薪工作 回到老家贵州省望谟县 成了一名教师。每到新生开学 他都会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 激励更多的孩子永远相信奋斗的力量。

所有的艰辛都是命运的馈赠

刘秀祥:我出生在贵州省望谟县。4岁那年 父亲因病去世 母亲因为伤心过度 患上间歇性精神疾病 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我上小学三年级时 哥哥和姐姐外出打工谋生 杳无音信。照顾母亲的重担 就落到了我的肩上。

致敬每一位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半月谈走出大山)(1)

刘秀祥在曾经居住的老屋旁 周宣妮 摄

那时候,我既要上学 又要照顾母亲 只得将自家土地租给别人耕种。每年的租金是500斤稻谷 这是我和母亲的口粮。为了购买油盐等生活必需品 我就自己种菜 用背篼背到集市去卖。

小学五年级时 刘秀祥就学会了吆牛耕田。小学毕业后 刘秀祥决定带着母亲去县城求学。

刘秀祥:当时,我下定决心 一定要好好读书 这样才能改变命运。离开家前 我跪在父亲坟前 发誓一定要照顾好母亲。来到县城 没钱租房 我就用秸秆、稻草在学校旁搭了间棚子居住。白天上学 晚上捡废品 周末打零工 勉强维持生计。

晚上捡瓶子的时候 捡了一个发现前面还有一个 越捡越有兴趣 有时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回来洗把脸 又去上学。

现在回头来看 可能有人会觉得很艰辛 但对于我而言 当时并不觉得有多苦。在那种环境中 我必须走出来。那时我的母亲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我必须照顾她。可能正是小时候的艰辛,让我在生活的磨练中更加坚强。

高中时 刘秀祥决定到贵州省安龙县求学 身上钱不多 他就租农户家曾经的猪圈居住。上高中期间 刘秀祥边刻苦读书 边打工赚钱。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8年 刘秀祥考入了当时的临沂师范学院(现已更名为临沂大学)。

让迷茫中的孩子走出大山

上大学时 刘秀祥一如既往地带着母亲。2008年 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 引发很大的社会反响。学校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专门的住处 并为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一些爱心人士和企业都曾找到刘秀祥 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但都被他拒绝了。

上大学期间 尽管刘秀祥的手头并不宽裕 但他没有停止帮助他人。他将部分兼职收入寄回贵州 来帮助初中时捡废品认识的3个孩子上学。

刘秀祥:大学毕业后 我先是进入一家企业工作 每个月能拿到上万元的工资 继续资助这3个孩子上学。但有一天 我接到了3个孩子里最小的妹妹打来的电话 她说不想读书了。我听了非常震惊和不解 反复劝解也没效果。

这个电话 让我意识到 这样的孩子 在家乡应该不是个别。于是 我决定辞职 回到家乡任教 让更多处于迷茫中的孩子走出大山。

为了劝学 刘秀祥于2012年发起了“助学走乡村行动”。他常常骑着摩托车 走村串寨劝学,跑遍望谟县的各个乡镇 骑坏了七八辆摩托车 把不少辍学的学生劝回校园。

刘秀祥:我回来当老师不是为了钱 如果为了钱就不会回来。回望谟之前 我已攒了一些钱 当时想 即使回来没有收入 我的积蓄也够自己撑一段时间。

十年来 刘秀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 自己也在不断成长。如今 他已从一名支教老师成长为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 还完成了研究生学业。

致敬每一位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半月谈走出大山)(2)

刘秀祥在和新生交流 周宣妮 摄

刘秀祥:我走出大山 不是为了逃离大山 而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如果揭开伤疤能够激励更多的人 那这种痛是值得的”

刘秀祥:后来 我发现有的孩子劝回来没多久又跑了。当时我就在想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选择辍学?经过反复思考 我发现是缺乏梦想。

于是 我就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那些想辍学或已辍学的学生:人生要有梦想 要永远相信奋斗的力量。

每年新生开学 我都要给学生讲述自己带着母亲求学的艰难岁月 还会带他们去老家看我小时候居住的老木屋。

其实,我过去的经历非常坎坷、心酸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我是不想讲的。因为,讲一次 就是重新揭开伤疤一次 每次讲完我都吃不下饭。但是 如果揭开伤疤能够激励更多的人 那这种痛是值得的!

在精神上激励学生的同时 刘秀祥也继续在物质上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刚回到望谟县时 他用自己的工资资助学生 但随着受资助学生越来越多 他的工资开始捉襟见肘。后来 他不得不寻求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帮助。

2020年 刘秀祥工作室成立 工作室的工作内容之一 就是为困难学生对接社会帮扶资金。截至目前 刘秀祥工作室累计牵线对接资助学生4800余人 资助资金达1700万元。

刘秀祥:现在的学生 比我读书的时候要幸福得多。除了有脱贫攻坚以来实施的各种教育保障措施外 社会帮扶也越来越完善。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更多人不再因为经济困难而读不起书。

(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10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