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的骏马(老家的跑马马儿)
回乡的骏马(老家的跑马马儿)生息于大荔沙苑以南地区,与拜家村相近村落的民谚盛传:“帖、达、拜,不用猜,不是回回,是奥台(蒙古语 “otor”,也对音译为 “敖特尔”、“袄太”,意为游牧时可移动的居所,借指蒙古)”、“帖丞相,达国公,拜驸马”。 拜家村的拜姓人,是蒙古族后裔。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蒙古高原部落混战时期“济马救成吉思汗”的孔温窟哇,大蒙古国时期成吉思汗的左万户、“太师国王”木华黎,建议忽必烈“策居幽燕,定鼎大都”的霸都鲁,元世祖忽必烈的右丞相安童。拜家村的姓氏“拜”,源于蒙古国第九个大汗格坚汗、元朝第五个皇帝硕德八剌时期的右丞相拜住。 在精神文化单一匮乏的年代,老家“跑马马儿”的碾麦场里,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很多去看“跑马马儿”的人,在黑灯瞎火的碾麦场里,只看到碾麦场四周形状各异、色彩纷繁的灯,或者中场休息时划的 “旱船”彩灯、耍狮子的“绣球灯”,尤其是孩子大多醉心于诱人的各色彩灯,对碾麦场子
文|拜啸霖(陕西)
老家的“跑马马儿”在关中东府沙苑一带很有名气。至今当地还有民谚传颂:“阳村的芯子,拜家的灯,仁里村的高跷胡扢拧。”记忆中的“跑马马儿”,都在“村南坝北”的六队,就是我大姐家那个生产队东边的碾麦场里,坝是大荔南边拦渭河水的堤坝。
“跑马马儿”,多在碾麦场里或在圆形场地,围绕各式造型的花灯,穿插绕行,趋缓有序,花灯焕彩,铃声悦耳,一派人欢马叫的草原意境。
老家的“跑马马儿”,一般在农活清闲的过年时节,大都在黑天晚上。晚上活动少不了灯光,于是有了为“跑马马儿”辅助照明的灯。但那些灯不是我们想象的单一电灯泡子,何况早期的时候电灯还是稀罕东西,我们那一带农村并不多见,各家各户还没有通上电,煤油灯是家家户户晚上照明、缝补、纺线、“做 (zou)活”的宝贝。“跑马马儿”时的灯,是倾注了老家农村人智慧与灵巧结晶的灯,大多是用竹篾子扎制形状,各色彩纸糊成的大小各异的灯笼,有惟妙惟肖的骏马、绵羊,有凶猛吓人的狮子、老虎,还有活灵活现的金龙、鲤鱼,那湛蓝的海水好像还能破浪翻滚。小孩子最喜欢的,还是蹦蹦跳跳地小兔子,两只可爱的耳朵还会上下左右翻动,日常生活里常见的公鸡雄赳赳、气昂昂,血色的鸡冠子惹人注目……早先灯笼里插的是蜡烛,或者是桐油焾子灯,后来大灯笼里是汽灯,再后来是电灯泡子。
在精神文化单一匮乏的年代,老家“跑马马儿”的碾麦场里,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很多去看“跑马马儿”的人,在黑灯瞎火的碾麦场里,只看到碾麦场四周形状各异、色彩纷繁的灯,或者中场休息时划的 “旱船”彩灯、耍狮子的“绣球灯”,尤其是孩子大多醉心于诱人的各色彩灯,对碾麦场子中间鼓乐喧天、铃声阵阵、热火朝天的“跑马马儿”,并无深刻地印象或记忆,久而久之,周围十乡八里百姓口里传颂的就成了“拜家的灯”。
其实“拜家的灯”最初只是辅助的照明工具,真正值得称颂和弘扬的是拜家的“跑马马儿”。拜家“跑马马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拜家人传承其民族和历史记忆的民俗活动。
拜家村的拜姓人,是蒙古族后裔。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蒙古高原部落混战时期“济马救成吉思汗”的孔温窟哇,大蒙古国时期成吉思汗的左万户、“太师国王”木华黎,建议忽必烈“策居幽燕,定鼎大都”的霸都鲁,元世祖忽必烈的右丞相安童。拜家村的姓氏“拜”,源于蒙古国第九个大汗格坚汗、元朝第五个皇帝硕德八剌时期的右丞相拜住。
生息于大荔沙苑以南地区,与拜家村相近村落的民谚盛传:“帖、达、拜,不用猜,不是回回,是奥台(蒙古语 “otor”,也对音译为 “敖特尔”、“袄太”,意为游牧时可移动的居所,借指蒙古)”、“帖丞相,达国公,拜驸马”。
明代宋濂编纂的《元史》里,可以找到拜氏先祖的传略、典故、事迹。比如《元史•一百一十九•列传第六•木华黎、孛鲁、霸都鲁》、《元史•一百二十六•安童传》、《元史•一百三十六•拜住传》;比如袁桷《木华黎传》、《安童传》,还有其《清容集》中的《英宗皇帝谥册文》、《命拜住为右丞相》、《丞相拜住赠谥制》、《妻某氏封东平王夫人》,《元文类》中虞集所拟的《改元诏即位》等等。
地方史志对拜姓的渊源也有记载。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大荔县续志》载:“拜住世居蒙古,其先木华黎,从太祖开拓疆域,祖安童……明洪武中其孙克昌始自平江迁葬于同州华志乡,在今县南乡之兴平村,子孙因以为姓,故兴平亦称拜家村”。此外,清代乾隆时期的《同州府志》、清朝道光年间的《大荔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的《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忠义孝悌祠》,对拜姓的历史渊源也有记载。1993年出版的马长寿《清朝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记载:“……路过的村庄有些是汉人,有些是一种汉化了的蒙古人,他们逃入了南山……当地的拜家、铁家、达家、沙家,原来都是蒙古人的后裔……”。1997年出版的《陕西通史》第六章对拜氏蒙古人的来源记载更为详尽。
现存的一些碑文,对拜氏的祖源,所属部落、氏族,先祖的历史功业、评价等等也有详细记载。主要有《国王木华黎碑》[1]、《元丞相东平忠宪王碑》[2]、《中书右丞相赠孚道志仁清忠一德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郓王谥文忠神道碑》、《札剌尔神道碑》[3]、《拜住入大荔忠义祠碑》[4]。
在元代及以后文人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对拜氏先祖的怀念和历史贡献的褒扬。如许有壬《题驻驆颂后》[5],虞集《题东平王与盛熙明手卷》、《次匀李侍读东平忠献王哀诗》[6],柳贯《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用韵重赋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7],苏天舜《题东平忠献王传》[8],张养浩《东平王拜住丞相画像》[9],《耆旧传---拜住》[10]。
元明朝代更替,留居关中的拜姓蒙古族后裔,适应生存环境,由“游牧”转为“农耕”,也失去骑马驰骋草原的条件,只能以“跑马马儿”的形式,体验和纪念“骏马奔驰在辽阔草原”的蒙古习俗记忆和战马嘶鸣、千里驰骋的场景。民国时期,拜家村的西边是阳村,东边是仁义村(仁里村)。每年的过年,东西两村都要耍社火、抬芯子、走高跷,拜家村人结合自己马背上民族后裔的特点,融合关中地区的民俗“社火”,以“跑马马儿”为主要艺术形式,划旱船灯、耍狮子灯。
夜幕降临,彩灯已亮。随着悦耳的大鼓、响锣、铙钹声有节奏地响起,“跑马马儿”粉墨登场。
“跑马马儿的人”(表演者)随着节奏,踩着鼓点,挥动马鞭,鱼贯进入表演场地。盛装“跑马马儿的人”骑在大写意马上,大多时候与旁边拿马鞭的马童相互配合,相互辉映。马童有时也会由十岁左右的小孩儿扮演,正式开场前牵马上场,表演前空翻、后空翻、连贯翻、燕子旋等动作,以惊险、高超、潇洒、连贯的表演,吸引眼球,烘托氛围,惹得掌声阵阵、喝彩声声,“马马儿”跑起来,马童就退场了。
“跑马马儿”的路线,一会儿绕着大圆圈奔驰,一会儿绕着“8”字形穿梭,一会儿拧着麻花辫子,一会儿画着四叶花瓣,一会儿双入门,一会儿四相斗,一会儿靠十字,一会儿七星阵,一会儿圈椅圆……千变万化;跑的队形时而“一顺溜”,时而“一窝蜂”,时而“蛇蜕皮”,时而“雁队行”,时而“龙出水”,时而“八卦图”,时而“长蛇阵”,时而“龙摆尾”……极尽所能;跑的步子时而急驰模仿快跑马,时而缓行模仿碎步马,时而趋缓有度模仿溜马、勒马等等形态。由慢到快,由快到慢,快慢交替,驰骋跳跃,犹如万马奔腾,沙场纵横,只见马首不见人影。跑马马儿的人”身上的铃铛也是时而急促清脆,时而缓慢暗哑。
一切都按照事先排练、导演好的进行。拜家“跑马马儿”的技艺,源于关中地区流行的“跑竹马”民俗表演。
“跑竹马”的民俗,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唐杜牧《杜秋娘》诗有“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 可见唐代皇宫就有“竹马舞”或“竹马剧”的表演。宋《东京梦华录》记载元宵节的“社火”演出中,也有“竹马儿”、“小儿竹马”、“踏跷竹马”等。元代杂剧《追韩信》中也穿插有“竹马”表演。明代“竹马”更盛,剧本《双金榜》里写有“跑竹马”演出剧情。清代《平和县志》记载:“岁时元日,诸少年装束狮猊、八仙、竹马等戏,踵门呼舞,呜金击鼓,喧闹异常。” 此时的“竹马”在乡野已非常普遍了。民间传说,“跑竹马”起源于古代的儿童游戏。“竹马”一词,源于唐代李白《长干行》诗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诗中的 “骑竹马”,指的就是今四川一带的小儿游戏,游戏中的“竹马”,是以火煨竹竿做的竹板凳,儿童骑在跨下当作马,成语“青梅竹马”也由此而来。后来融入了戏曲、民俗、民谣、服饰、艺术、文化等元素,“跑竹马”又发展成为一种游戏或民俗。
碾麦场子上“跑马马儿的人”变换花形,掌控步伐的同时,还在模仿着不同“骑手”在不同环境下的情态:上半身模仿着“骑手”在马上的各种动作、表情,作出不同的催马驰骋姿态,下半身模仿着“马”在不同环境的各种神态动作,前踢、后蹬、失蹄和蹲步。动作变化无穷,神态细腻动人,表情惟妙惟肖。甚至随着锣鼓、铙钹的旋律变化,还会舞出骑手、马的不同旋律、不同特点及不同情态。你仿佛能感受到那一匹匹的骏马,就驰骋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或是驰骋在随成吉思汗“西征”欧洲的战场上,或是驰骋在随其先祖国王木华黎南下伐金的平原上,下陡坡、上高坡、越沟壑、穿森林、趟过河,跃马扬鞭,千里纵横。
“跑竹马”作为民间艺术,在全国各地都有,是极具地方乡土特色的民俗活动,名称也各具特色。江苏邳州一带的“跑竹马”俗称“竹马舞”、“竹马会”;山东嘉祥一带的“跑竹马”又有“跑马灯”、“马灯调”、“竹马灯”、“竹马戏”、“竹马落子”等俗称;在山西,“竹马”、“马马社”、“纸马”、“火竹马”、“裤马”都是“跑竹马”的别名;在陕西关中一带的“跑竹马”,称呼有“跑旱马”、“高跷跨马”。总之融合了各地方的风俗、民情,俗称各异,主要有“跑马灯”、“马灯调”、“竹马灯”、“竹马戏”、“竹马落”、“火竹马”。
四十年后至今难以忘记,老家“跑马马儿”的场子内群马疾弛,鼓乐激昂,热火朝天,尘土飞扬,热烈火爆的表演场景;场子外观众气势粗犷,喝彩声声,人声鼎沸的亢奋情绪。“跑马马儿”时在正月,风寒料峭,一场表演下来,“跑马马儿的人”早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腰膝酸软,但快乐与幸福挂在每个人的脸上,满足与舒畅荡漾在每个人的心里。
“跑竹马”民俗,广泛流行于江苏、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区,出现的年代有早有晚,演出生动活泼有趣,形式大同小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江苏邳州的“跑竹马”出现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故事取材于“金兀术携妃子跨马游春”、“金人兴围狩猎”或“金人被宋军追击逃跑”的故事,多在街道巡游表演。河北“跑竹马”多在大街上载歌载舞,最早在《三国志》(西晋陈寿)和《晋书》(唐房玄龄)有记载,情节来源于《隋唐演义》中“瓦岗英雄抗暴济贫”的故事。山东“跑竹马”,随着乐器伴奏,边歌边舞,穿插各式技艺表演。内容以历史故事或地方戏曲为主,常见的剧目有《昭君出塞》、《状元游街》、《三打祝家庄》。山西“跑竹马”地域特色鲜明,阳城民俗“跑马”用当地农村常见的“中式大裆裤”填满干草,深色的裤腿一条作马首,一条作马尾,白色裤腰是骑的部位,额外另加马头,俗称“裤马”;沁县“跑竹马”,一般是4名女童骑马,4名男童两手各拿一块云板灯,还有一个幽默诙谐的“县太爷”;永济跑 “火竹马”,多在喜迎神之后表演,由马柱、马童、骑士各8共24人组成。河南“跑竹马”,最有代表的是洛阳市宜阳县张坞乡的“苏羊竹马”,内涵源于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吴起操练军队的阵法。 陕西“跑竹马”,人物源于《穆桂英挂帅》、《赵子龙大战长板坡》、《王昭君出塞》。宝鸡一带把“踩高跷”与“跑竹马”相结合,俗称“高跷跨马”。 高陵一带的“跑竹马”,早期主要为出嫁姑娘回门表演,取“将一切不好的病痛都驱散开”、“祛病挡灾” 寓意,后来逐渐成为民间习俗,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顺健康。
拜家“跑马马儿”,借鉴、融合了关中,乃至全国各地“跑竹马”社火的文化元素,又融入了蒙古族的文化和元素。寄托的是拜姓蒙古族后裔对蒙元历史、蒙古族文化的记忆与传承,寄托的是拜姓蒙古人后裔对其对先祖的怀念与记忆。
拜家 “跑马马儿”,一般由16人组成,8个人骑马,8个人扮马童,装扮成富有关中东府同州地域特色,兼容蒙古族文化元素的戏剧神话人物,但有没有具体的戏剧情节,表现的是一种奔放豪爽、豪放粗狂、桀骜不驯、雄浑宽广、刚毅强悍的个性和骑射精绝的“三艺”追求。 “跑马马儿的人”腰间捆绑“马马”——以马头、马身为主要外形特征的写意 “战马”,周身悬挂铃铛。“马马”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竹篾、彩纸,一般是用竹皮或者竹篾扎起骨架、扎制造型,用麻线制作马尾,硬物作马耳,外面彩纸裱糊,彩绘而成。马身分为“马首”、“马臀”两节。“马首”有鬃毛,颈下挂响铃;“马臀”有长尾,形象逼真。但不是真骑,而是把“马首”、“马臀”扎系在人的腰间,“马首”在身前,“马臀”在身后。“马马”的四周有彩色围布,遮挡“跑马马儿的人”(即表演者)双腿,双腿假作马蹄,实为以步代马,远观像人骑马,可以自由翻腾跳跃。拜家“跑马马儿”伴奏乐器最基本的有鼓、锣、大钹、小钹、铜板,一般五个人,称作“硬乐”;条件好时还有笛、笙、二胡等乐器,至少四人,叫做“软乐”。伴奏音乐主要是关中东府一带的戏曲音乐。
全国各地的“跑竹马”,更多的是当作一种娱乐和消遣,大荔拜家村人把“跑马马儿”当作一种灵魂,一种文化在跑,即植根于心灵深处的蒙古情结,发自于灵魂深处对草原历史、文化的敬畏,对蒙古先祖的怀念。
【源自《南粤作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