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小龙讲成功的秘诀(看张小龙演讲的6点感悟)

张小龙讲成功的秘诀(看张小龙演讲的6点感悟)在SDi方法论中,“洞察”的核心是理解人,理解你要服务的对象,理解TA们的需求,但是这种“理解”终将回到“我”上来。“微信的很多创新其实都来自这两个原动力。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洞察。但是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我觉得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说,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2)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张小龙说的这种“原动力”,过去我们用过一个近义词叫做“愿力”,一个品牌的“愿力”,其实就是SDi语境中的“价值发现”,它是品牌创建者对“自我价值”,对自己“要为什么人做什么”的独特深刻意识。我们认为,这种意识是一个品牌能走多远的根基。“发现”并不等于“洞察”,“发现”是“我”,“洞察”是“他”;我从张小龙演讲中读到了对这一点的印证,比如他说:

张小龙讲成功的秘诀(看张小龙演讲的6点感悟)(1)

本文是SDi“六项精进”系列的第3期。在本系列中,基于发现营销理论,我们将营销的六项精进,归纳为品牌在发现、洞察、表达、交互、植入、交付这六个方面的精益进取。

前两天读了张小龙的微信公开课演讲,感触颇多,因此本期的“六项精进”,就想撷取这个演讲中的6个片段,来与SDi的观点做一些穿插印证。

1. 发现

张小龙在演讲中,讲到了做一款产品的“初心”和“原动力”,他将做微信的“原动力”归纳为两点:

(1)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2)让创造者体现价值。

张小龙说的这种“原动力”,过去我们用过一个近义词叫做“愿力”,一个品牌的“愿力”,其实就是SDi语境中的“价值发现”,它是品牌创建者对“自我价值”,对自己“要为什么人做什么”的独特深刻意识。我们认为,这种意识是一个品牌能走多远的根基。

张小龙讲成功的秘诀(看张小龙演讲的6点感悟)(2)

“发现”并不等于“洞察”,“发现”是“我”,“洞察”是“他”;我从张小龙演讲中读到了对这一点的印证,比如他说:

“微信的很多创新其实都来自这两个原动力。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洞察。但是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我觉得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说,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

在SDi方法论中,“洞察”的核心是理解人,理解你要服务的对象,理解TA们的需求,但是这种“理解”终将回到“我”上来。

没有“我”就没有所谓的“理解”,面对相似的目标人群,面对TA们相似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特征,恰恰是因为“我”的不同,才让创建品牌具有了完全不同的可能性。

所以对“发现”来说,“我”是第一性的,“他”是第二性的,这可能与我们做“洞察”时“他是第一性的,我是第二性的”刚好相反。

“发现”是做自我价值探索,所以SDi的头两个字母是“Self-Discovery”。在方法论结构上,我们也坚持要把“发现”,而非“洞察”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从根本命题上,“洞察”还是要为“发现”这个“原动力”的找寻和明确服务的。

2. 洞察

张小龙讲成功的秘诀(看张小龙演讲的6点感悟)(3)

张小龙在演讲中,描绘了对远古人类社交需求的一种猜想:

“社交的起源是什么?当然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可以自己想象。

我是这样想象的。

可能在远古的时候,如果人都是一个一个个体的话,他是没有社交的,当人类成为一种群居动物的时候,原始的社交就产生了。

人在一个社区里面最大的诉求是不要被排斥,所以人必须跟别人说话。说什么好呢?其实就吹牛B来体现自己对社区是有价值的。为了让别人重视自己说的,必须要一点夸张的色彩。这是我对于原始社交的想象,大家不要太当真。

大家在朋友圈里面必须要发一些很夸张的旅游照片等等,其实就是延续了这个习惯,不过如此。担心被排斥了,所以大家会在朋友圈挑选一些很夸张的东西放在朋友圈上面。

很多年前我在知乎问过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其实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但后来,我自己想到了一个答案,并不是标准答案啊,我说,‘沟通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什么意思呢?每个人有自己的人设,希望别人接受,你说的每一句话,有意无意的,都在希望别人接受你对自己人设的认可。表面上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本质上有可能只是希望别人认可你传递出来的人设信号。当然这个只是我自己一种方便我去理解社交的一种想象,它并不一定是一种科学的研究。

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

现在,我们姑且不从人类学或者社会学的角度,去讨论这种社交需求“缘起”的科学性,只是把它拿来和我们自己的心态做印证,就很容易再次感知到,这种基于“表达”去构建一个自我形象,去“经营”一种别人对自己认知的倾向,是一种极为根深蒂固的用户需求。

了解到这一点可能更有助于我们将品牌,理解为一种应映用户“自我表达”欲望的工具,完全不是从它的功能价值角度,而是从它可以成为用户手中诠释“我是谁、属于什么圈子、相信什么讨厌什么”的“道具”的角度,而这也许就是“品牌故事”、“品牌观点”在社交行为中最为突出的一层意义。

3. 表达

张小龙讲成功的秘诀(看张小龙演讲的6点感悟)(4)

在SDi中,我们把“表达”定义为对品牌价值的承载和表现。

对于微信这样一款产品来说,要做好“表达”的难度是极高的,因为在这样一个产品中,已经放进了如此多的,以“社交”为核心,彼此相通却又未必相容的用户需求,如何兼顾取舍?在任何一个小细节上,恐怕都会有很大的纠结吧。

例如,我对张小龙演讲中的这一段,关于“朋友圈”与“看一看”的角色规划,目前就持一种不太乐观的看法,现实或许很难达到张小龙的预想:

“人们在朋友圈里面推荐文章,其实更多是推一些符合自己的观点或者人设的文章,而不是说这个文章的内容有多好。更多是通过一个文章来展示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

但是对于朋友圈来说,我们更加希望大家分享的是生活本身。比如说拍照片,朋友圈一直以来都是默认就是个拍照按钮,而不是写文字或者发文章这样的按钮。

……

用户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相对长的时间,他才会沉下心来花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动作。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阅读氛围更强的入口,对用户来说是更必要的。

……

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一个机会:我们应该在朋友圈之外,另外开辟一个阅读的圈子,一个不是为了看朋友的生活分享,而看文章的地方。这就是看一看。”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分析、规划似乎是蛮合理,也蛮理想化的,但问题或许恰恰在于它过于“理想化”了。

具体而言,既然张小龙也强调说,沟通的本质是强化人设,发朋友圈的本质是“通过一个文章来展示自己属于何种人”,那么什么又会是他所指的那种——“而不是说这个文章的内容有多好”的情况呢?

换句话说,自己真心觉得内容足够好,但却无助于“强化自己人设、表达自己主张、体现自己属于何种人”的内容,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从社交的本质上来说,用户又有什么动力要去分享它呢?

从我的观察来看,有一类用户真心觉得“有用”的“好东西”,是用户绝对不会分享(或仅限于分享给少数人的)内容。而另外大部分“有助于强化人设”的内容,能够让发布者从中“得益”的内容,恐怕仍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同时出现在“朋友圈”和“看一看”。

在未来,除非微信对“朋友圈”转发文章做出一些限制,也许还需要同步调整“看一看”的算法(例如展示的文章必须达到一个被多少好友阅读了的比率,而且能够识别出阅读者的构成更加多元),则或许会更有助于达成张小龙的期待吧。

4. 交互

张小龙讲成功的秘诀(看张小龙演讲的6点感悟)(5)

在SDi中,“交互”泛指与用户沟通、互动并建立用户关系的相关工作。在我看来,张小龙演讲中的这一段是和该命题直接相关的:

“我们当时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一个新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所以在前5个月里面,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去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于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记得从微信2.0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它还不是很快增长,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可以去推它了。我们当时特别庆幸做了几个很正确的决定,第一我们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推广它,把这两个事情做对,虽然这个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

对于张小龙这段话,我个人解读是,建立用户关系是有策略,分阶段的,在产品价值尚未得到有效验证的阶段,不能急于推广,急于去建立用户关系。从逻辑层面,我当然是相当认可这个道理的。

而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不同行业、不同品类,如何评判这个“自然增长曲线”?另外,不同类型的产品,践行这个原则的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异吧。

比如,如果我写了一本新书,或者是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如果要观察到“自然增长曲线”再来推广,恐怕已经错过了它最好的档期,那么对这些品类而言,是不是意味着在正式推出前,我们要预留出更长的“内测”时间呢?

又比如,如果我们在产品Ready的当下,就能去做一个样本量足够大的NPS测试,同时可以去和行业内其它产品的NPS做一个快速对标,是不是也有助于更快速地搞清楚这个问题呢?

诸如此类,让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其实还存在着很大空间。

5. 植入

张小龙在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一点,就像微信这么多年来,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因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每次当你看到微信这样的一个启动页面,你可能都会有一个想法:这个人在干嘛?他站在地球前面做什么?过了一年你的想法会变一点,再过一年又会变一点。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才是一个特别好的启动页面,因为他把想象空间留给了用户自己,10亿用户有10个亿的理解,他会找到打动他的点。所以看起来很多的APP都在把自己的启动页变来变去,微信这个不会变,并且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变。”

张小龙讲成功的秘诀(看张小龙演讲的6点感悟)(6)

在SDi中,“植入”是用传播去构建认知,或者说管理、经营用户认知的一系列工作。在做“植入”的时候,张小龙的观点带来的一个启发是——别把目标用户的认知“写死”,而应该有意识地“留白”,从而可以让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品牌价值。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经常会去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叫做“言有尽而意无穷”。从商业角度看,尤其对于品牌所主张的意识形态而言,将品牌核心价值“压缩”成几个抽象形容词,再不断重复形容词的做法是肤浅乏味的。

回想一下原研哉为“MUJI”设计的地平线海报,再来对比一下微信这个“站在地球前边的人”,我们可能会发现,用一个更有包容性,但基调足够清晰的“意象”来沟通品牌价值,也会是一种非常可取的做法。

6. 交付

张小龙讲成功的秘诀(看张小龙演讲的6点感悟)(7)

在我看来,张小龙演讲中有相当比例的内容,其实都是在讲“交付”:在讲如何以用户为中心,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如何让用户体验到与自己“原动力”一致的价值,而不是去骚扰用户,追逐功利的KPI等等。我想这也正是张小龙作为一位产品经理让人尊敬的原因(而不仅仅因为微信成为了一款10亿DAU的产品)。

对于这些内容,我并不觉得需要再加解读,只是觉得营销人可以更多地去体味这些话的含义:

“人们会以为很多东西是正常的,比如开屏广告是正常的,系统推送的营销信息是正常的,诱导你去点一些链接是正常的,这样坏的案例特别多。如果回到短信时代,每个人手机里面垃圾信息比正常信息还要多,可怕的不是垃圾信息更多,而是大家会认为这是正常的。”

“我们总是认为用户怎么怎么样,似乎用户是一个陌生的我们不认识的一个人群,然后我们控制他们,施加他们。但是,在微信,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是,我们自己就是用户,我们施加于用户身上的,最终也会施加到我们自己身上,有点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到底施加到用户身上的是一个什么东西?这个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我说的这种善良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善良,也不是一种道德洁癖,只有我们对待用户有一种真正的理性的善良,才会使用户更长久的使用我们的产品。我不想把他理解为一种道德高地,我强调的善良是理性的。而且,我们的同事,能进到公司,说明大家都已经很聪明了,大家缺的已经不是聪明了。”

最后,如果再多说几句,我觉得张小龙所言的“理性善良”,或许就是古话所说的“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吧。从SDi的逻辑来看,在过去,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从传播、沟通、互动这样的角度来理解和看待营销的,似乎很少会想到“交付”其实是更核心的营销逻辑。

回想我们经常看到的新闻,一些大品牌被曝出产品质量问题,或者其它侵害用户行为的丑闻,用户纷纷“粉转路”甚至“粉转黑”,这个时候赢得用户的逻辑,已经完全不再取决于一个品牌曾经创造出的价值(无论是功能层面还是意识形态层面),而是更多地要取决于,这个品牌是不是能够正本清源地坚持“价值交付”,而在各个环节上杜绝伤害用户的行为。

我想说的是,赢得用户并不完全取决于你创造价值的高度,更同时取决于你持续交付价值的“净度”。这恐怕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商业常识吧。

————————

本文来自宇见,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

宇见为企业提供基于发现营销理论的咨询、培训和服务,目前主要涉及消费者洞察、品牌策划、传播策略三方面。

张小龙讲成功的秘诀(看张小龙演讲的6点感悟)(8)

另外,从创造价值到创建认知,我的新书《洞察力:让营销从此直指人心》,也为大家全面介绍了发现营销理论(SDi)的落地执行,欢迎大家扫描在京东购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