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感觉(贾宝玉初见林黛玉)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感觉(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这一点点默契上就说明贾宝玉和林黛玉爱好、性格、以及思想等等相似,曹雪芹不愧是下笔如有神。作者写贾宝玉这一出场,就引出了和林黛玉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既让两个主人公相见,又映射了木石之盟。如果没有前世之缘,那来的今日相逢,如果没有曾经的相遇,那来今日的等待,如果没有过去的传说,那来以后的故事……作者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一种机缘,这种机缘就是作者真正的意图。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一路人,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个人虽然第一次见,且如此默契。

贾宝玉和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主人公,木石之盟的缔造者,前两回闻其名不见其人,真正出场是在第三回,贾宝玉初见林黛玉,两玉相逢木石盟,似曾相识天上来。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感觉(贾宝玉初见林黛玉)(1)

一、相遇之前就有默契,说曹操曹操到。

书中作者写到,林黛玉正想着这个贾宝玉是个何等人物,又是何懵懂顽童,这时说曹操曹操到,只听院内一阵脚步声,丫鬟们高兴地喊道宝玉来了。

作者写贾宝玉这一出场,就引出了和林黛玉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既让两个主人公相见,又映射了木石之盟。

如果没有前世之缘,那来的今日相逢,如果没有曾经的相遇,那来今日的等待,如果没有过去的传说,那来以后的故事……

作者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一种机缘,这种机缘就是作者真正的意图。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一路人,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个人虽然第一次见,且如此默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这一点点默契上就说明贾宝玉和林黛玉爱好、性格、以及思想等等相似,曹雪芹不愧是下笔如有神。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感觉(贾宝玉初见林黛玉)(2)

二、贾宝玉先礼后兵,被封建礼教彻底征服了。叛逆之心侧漏。

当贾宝玉出场时,作者塑造的贾宝玉并不是一个顽石,而是特别遵守礼教的人,从这两点就可以看出来。

一时他来了之后先给贾母请安,这时候的贾宝玉对林黛玉不屑一顾,或许都没有看见,而是请安后去见了自己的母亲。

二是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以贾宝玉的性格,他应该一眼就能看出多了一个这么漂亮的妹妹,应该先和林黛玉寒暄上几句,先把别的事放一放,可这个对女孩子特别感兴趣的贾宝玉竟然无动于衷。

这就说明封建社会礼教很重要,就贾宝玉这样的混世魔王也不能例外,这种礼教束缚着贾宝玉,其实他眼睛的余光早就看到了这个漂亮的妹妹。

可林黛玉把贾宝玉看的清清楚楚,熟悉到如此地步,好像在那里见过似的,当然是当年在天上见过,因为贾宝玉就是曾经的恩人,甘露之恩,才有了幻木为仙,神瑛侍者下凡后,她便在薄命司挂名,来人间还泪,能不熟悉吗?

后来贾母也提起了贾宝玉换衣服,贾宝玉为什么要换衣服再来见林黛玉,这也是贾宝玉的一个转折点,这才是真正的贾宝玉,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和前面的表现形成了显明的对比,说明贾宝玉有些叛逆,贾宝玉先礼后兵,被封建礼教彻底征服了,叛逆之心侧漏。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感觉(贾宝玉初见林黛玉)(3)

三、取名时候献殷勤,摔玉之时两茫茫。

贾宝玉和林黛玉见面时,宝玉倍感亲切,似僧相识,那一低头的温柔,真情流露,寒暄过后,贾宝玉还以西方有石为黛,可做画眉之墨,林妹妹眉间若颦,故而杜撰成颦颦二字送给林黛玉,林黛玉喜欢也得喜欢,不喜欢也得喜欢,因为第一次见面,总不能吵架吧。

而贾宝玉仿佛故人西辞天外楼,江南美女来红楼,扬州孤帆远影今终见,惟见没玉心烦忧。

当贾宝玉问林黛玉有没有玉时,林黛玉哪有这奇特的宝玉,这神奇的东西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的,这是当年幻化来的一块石头,上面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名叫《石头记》,是要在人间富贵乡里走上一走,不枉此生。

如今木石之盟出现了,双玉相逢,这块石头,也就是贾宝玉的这块玉也该动动筋骨了,宝玉一气之下,将玉扔在地上,不稀罕这什么劳什子,只在乎林妹妹。

孩子总归是孩子,小孩子最爱听故事,贾母总归是老者,一个故事编的让贾宝玉重回巅峰,就这样结束了和林黛玉的第一次相逢。

事后林黛玉止不住眼泪,在房中因为摔玉而耿耿于怀,觉得是自己的错,不应该惹二爷生气,心里很乱很不是滋味,幸好袭人安慰了一下,林黛玉才止住了眼泪……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感觉(贾宝玉初见林黛玉)(4)

总结语:

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次相见,作者正面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复杂的内心情感,纯洁的友谊,还有小孩子之间的矛盾,以及林黛玉第一次流泪。

木石之盟第一次就摔玉象征着木石之盟的破裂,林黛玉第一次的眼泪就注定终究是失败的爱情,贾宝玉初见林黛玉,两玉相逢木石盟,似曾相识天上来,一见面一切就已经注定了,一切就已经开始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