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相声的故事(一出学电台百年相声史)
听听相声的故事(一出学电台百年相声史)旧社会相声艺人在电台播音,挣的其实就是播广告的钱。那时的私人广播电台赚钱全靠广告,就像如今影视作品植入广告一样,那时候的相声也需要巧妙地“植入”。广告请谁做?怎么做?经营者得有考量。相声艺人“上电台”,一是因为当时的电台基本都是直播,能有“灌唱片”录音的广播公司还很少,民营私人电台更没那个实力。而在娱乐版块的内容上,曲艺这种说唱艺术与广播有着最大的“契合度”,而尤以相声最为合适。京剧起码得有文武场带乐器班子,播一场非常复杂,相声大鼓之类的最多带个伴奏的,听众也乐于接受,因此电台很快被曲艺所占领。二是因为当时的电台有一个最大的功用就是播广告,而相声演员清晰的口齿、幽默的语言、灵活多变的表演内容与形式,正是播广告的最佳选择。1923年1月23日的晚上8点,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开播。这是由美国人奥斯邦创建的ECO广播电台,位于上海,之后逐渐在沿海地区的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出现大量的私人商业电台
2011年初,郭德纲对传统相声《学电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拆洗,在继承“梁子”的情况下,将其中的学唱曲目、讽刺广告包袱等等几乎全部调整一新,加上于谦锦上添花的捧哏,一经推出就成为了当年的现象级作品,其中的包袱“大铁棍子医院”、“王姐”、“谁来弄死我、我来弄死谁”等等至今经久不衰。
那么这段传统节目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近百年来常演常新?相声与电台又有着怎么样的历史交集?今天咱们就来“盘”一下电台与相声的缘分。
相声与电台,就像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1906年圣诞节的前夜,美国的费森登和亚历山德逊在纽约附近设立了一个广播站,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广播。有意思的是,人类的第一次广播内容就是两个笑话段子。
当然,那时的广播尚属实验性质,只能被持有接收机的极少数人听到。随着无线电的广泛使用,直到1920年,世界各地的广播事业才开始正式起步,并于1923年来到了中国。
1923年1月23日的晚上8点,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开播。这是由美国人奥斯邦创建的ECO广播电台,位于上海,之后逐渐在沿海地区的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出现大量的私人商业电台。也是因为基础设施的原因,影响力比较有限。而在当时相声艺术聚集地的京津等北方地区,直到1927年北洋政府在天津设立了第一家官办广播电台——天津广播无线电台。
在广播电台出现以前,相声以撂地演出为主,主要集中在北京的天桥、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庙、沈阳北市场等地的演出场所。所谓“刮风减半、下雨全完”,影响面极其有限。
1927年5月15日,天津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该电台先后创建了新闻、商情、戏曲、音乐等节目形式。并开始邀请相声艺人进入电台直播录音。不久后北京也开始组织相声艺人播音,这样一来,相声的影响力,从以前的一个摊位、瞬间扩大到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由此开始了相声艺人“上电台”之路。大批相声艺人借助电台名声鹊起、享誉京津。
相声艺人“上电台”,一是因为当时的电台基本都是直播,能有“灌唱片”录音的广播公司还很少,民营私人电台更没那个实力。而在娱乐版块的内容上,曲艺这种说唱艺术与广播有着最大的“契合度”,而尤以相声最为合适。京剧起码得有文武场带乐器班子,播一场非常复杂,相声大鼓之类的最多带个伴奏的,听众也乐于接受,因此电台很快被曲艺所占领。二是因为当时的电台有一个最大的功用就是播广告,而相声演员清晰的口齿、幽默的语言、灵活多变的表演内容与形式,正是播广告的最佳选择。
常宝堃“植入广告”最强者,马三立“一心二用”秀绝技
旧社会相声艺人在电台播音,挣的其实就是播广告的钱。那时的私人广播电台赚钱全靠广告,就像如今影视作品植入广告一样,那时候的相声也需要巧妙地“植入”。广告请谁做?怎么做?经营者得有考量。
在上世纪40年代,“小蘑菇”常宝堃就是电台的“红人”,怹与赵佩茹播广告无人能比,因为他们善于“植入”,并且即时创作。比如有一回电台需要给天津老中医赵沛霖打广告,还要宣传两个牌子的“生乳灵”和“甘露膏”,二人开播前拿到播广告的任务,随即就编到了相声里。
常宝堃:“我认识你,你叫赵佩茹。”
赵佩茹:“对”
“我不但认识你,我还认识你爸爸。”
“你认得我爸爸?”
“赵沛霖呀!名满津门的中医大夫。”然后开始讲赵沛霖医术高明的广告语。
等报完了,赵佩茹再翻个包袱:
“这都哪儿跟哪儿呀?这爸爸可没有乱认的,你说的那个赵沛霖我认识,我找他看过病,但他不是我爸爸。”
“是你爷爷?”
“不是!”
“是你大爷……”
“都不对!我和他没亲戚,只是找他看过病。”
“对!赵佩如小时候长得胖。”
“哎,我妈妈奶好。”
“你妈妈原来奶不好,后来吃了XX牌生乳灵,嚯,那奶哗哗的,跟自来水一样,堵都堵不住!”
“我妈开口子了?反正奶是多了。”
常宝堃接着再说:
“赵佩如他父亲老来得子,他妈妈七十生的他……”
“我妈七十生我?她没这么大能耐!”
“我记得七十……”
“我奶奶七十抱孙子。”
“反正有个七十,你妈妈结婚好多年没生养,后来贴了甘露膏,才怀上你了。”
就这样好几个广告不显山不漏水地加入到相声里,厂家满意,听众觉得有意思,同行也佩服这种绝活。当年苏文茂在药铺里打杂,十二岁的他在掌柜的家里听广播,听到的第一段相声就是小蘑菇常宝堃的相声,深深地被这种艺术所吸引,后来真的拜在了常宝堃的门下,成为一代相声名家。
相声艺人丰富了广播节目,同时广播电台也培养锻炼了大批的相声人才。1927年5月天津广播电台开播,7月张寿辰、陶湘如就在这个电台直播了相声《对春联》。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相声前辈,马三立、侯宝林、郭启儒、张杰尧、常连安、常宝堃、高德明、吉坪三等等,在早期都是广播电台的常客。电台除了利用相声艺人播广告,还注重开发新形式新花样,比如我们现在看春晚等大型晚会,常见的“分会场”、“现场连线”、“明星反串”等等,竟然都是当年广播电台“玩剩下的”。
早期的电台不但是把相声艺人“请进来”,为了吸引听众,还想方设法“走出去”。比如天津的“仁昌广播电台”就首创了从演出现场向听众直播的方式。1935年仁昌电台与燕乐杂耍场合作,在剧场里艺人演出前方放置话筒,作为仁昌广播电台的专线向听众直播。
1934年天津的中华广播电台创建,主办方别出心裁地搞了一台“独家节目”,组织艺人进行反串演出。比如让评书名家陈士和说单口相声。让常连安与陈士和合说对口相声《买面茶》,让单弦名家雪艳花与常宝堃、常宝霖合说群口《大审案》,让常连安演唱八角鼓等等。
1944年3月,天津广播电台特殊电台(日伪创办)更是脑洞一开,联合北京的电台举办两次“异地连线说相声”的节目。有在北京的高德明与在天津的常宝堃合说,还有在天津的侯宝林与在北京的张寿臣合说等等,以捧逗互答的方式播放相声,这些创新的节目和形式格外受到听众欢迎,对相声的传播帮助极大,也大大提高了相声演员的知名度,造成一些当红演员“赶电台”的繁忙景象。比如1947年侯宝林在天津就创造了一天赶5家电台和两家剧场的记录。
1940年代收音机就逐渐开始进入家庭,经常上电台的艺人知名度不断上升,相声的受众面得到极大的拓展,促进了相声艺术的发展。相声在1930年代以前,基本处于初兴时期,群英乱飞,代表人物众多,形式内容繁衍迅速,但没有形成风格化的东西,很多作品随意性很大,没有稳定为成熟的艺术成品,类似于民间文学。而在电台普及以后,由于电台需要大量的相声节目,客观上促进了相声创作的繁荣,相声艺人对待作品更加用心打磨,并形成了特点鲜明的个人风格。
马三立在1948年来到了北京,在华声电台说相声。当时30多岁的马三立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马派”风格,以自己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相声创演体系。
后来,少马爷马志明回忆自己的父亲,谈到马三立对作品精抠细磕,每一个字眼、语气、气口都反复拿捏,烂熟于心。
在华声电台,马三立与张庆森合说相声。有一天临开播前,电台的台长跟马三立客气地提了个请求,他的一位朋友非常喜欢相声《报菜名》,希望得到一个文本,想请马三立给手写一份。那时候的马三立除了在电台直播相声,还有茶园的演出,日常事务非常忙,空不出时间应承这些事。但是台长提在当面了,也不好拒绝。马三立当即请台长拿来纸笔,带着纸笔走进了电台播音间。那天他们演出的节目是相声《大上寿》,马三立一边嘴里说的是“上您家去了,一问您没在家……”,底下手中写的是“烧花鸭烧雏鸡烧仔鹅……”,就这样半个小时一段相声说完,马三立走出播音间,把一份完整的《报菜名》文本交给了台长。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助相声普及全国
1940年12月30日创建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广播电台。于1949年3月25日迁到北平,12月5日正式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中国建立后,社会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电台对播放相声节目审查严格,直到1952年底才播放了孙玉奎、回婉华合说的新相声《新历书》。当时的广播电台是唯一的媒体渠道,处于重要的宣传地位,相声的演播自然被赋予了“宣传政策,教育群众”的政治使命。一直到改革开放前,电台相声的宣传使命都大于艺术的要义。文本要固定,文字要审查成为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蜕化了相声作为民间艺术的固有特点,比如开场的垫话不再是任意发挥,必须固定台词,相声里最容易出彩的“现挂”也从此消失了。马季曾经总结那个年代的电台相声的特点是:“台词要固定,不许随便改;突击创作,突击演出,配合中心任务,演完束之高阁。”
但是那一时期的广播电台仍然对相声的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覆盖全国的优势,使得全国各地的听众对于相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电台相声从解放前的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覆盖率,一下扩大到了全国范围。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要知道相声虽然是底层民间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但仍然属于城市市民文化,在广袤的农村地区能够接触到相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最早的渠道。
随着1950年代中期,侯宝林、郭启儒、刘宝瑞、郭全宝等等著名相声演员被吸纳进中央广播说唱团,相声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与推广。当时的老一辈相声艺人的首要任务,就是整理传统相声,创作新相声。使相声艺人逐步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中央台建立以后,先后录制保留了经过整理的传统相声287段,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近千段,这一过程中,也培养推广了一大批相声演员以及相声作者。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策的宽松,使得更多的相声能够播出,各省市的广播电台纷纷开辟了相声栏目,经过沉淀的大批相声艺人和作品,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放异彩。广播电台普及率高,覆盖面广,遍及城市乡村,收听方便,人们闲暇之余听听相声哈哈一笑,娱乐身心是一种便捷美好的享受。即使是后来相声走上了创作表演上的弯路,经历了涉临灭绝被列为文化保护遗产的本世纪初,以“继承传统、回归剧场”为宗旨的德云社,也是通过广播电台的传播,积累了第一批忠实听众,才开始逐渐火遍全国的。
有人“上电台”,有人《学电台》,经典传统作品常演常新
相声是最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民间艺术,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前后,相声艺人走进电台开始,这一现象也就反映到了相声作品中,于是传统相声《学电台》也就应运而生。当时的民营电台较多,经常播放戏曲、曲艺等节目,于是相声艺人假借电台播音创作了该作品。
据记载最早的创作者是相声前辈孙少林。就是怹在济南创办了“晨光茶社”,形成了后来相声界的“北侯南张中少林”的局面(北京侯宝林、南京张永熙、济南孙少林)。后来其弟孙少臣根据回忆整理出《学电台》的文本,被《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收录。
《学电台》的梁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唱。演员仿学电台播音中的节目内容,或是京剧、或是大鼓、评戏、梆子、坠子书、以及歌曲等,展示学唱功底。二是讽刺。重点针对电台广告的五花八门,进行夸张演绎制造笑料。在之后几十年的传承中,有过多个版本的改编,虽然侧重各有不同,但基本没有脱离这两大特点。
在众多《学电台》的传承版本中,有一个特殊的新版,那就是常宝霆与白全福合作的《听广播》。这个版本借鉴了南方滑稽戏的元素,在舞台上放置一个大型的落地式收音机模型,常宝霆在模型里面仿学电台播音,学唱各种戏曲、曲艺节目,白全福在模型外面听广播,以听众的角度与“播音者”调侃互动,喜剧效果强。而且这段相声的突破性在于,它的所有演唱都带有乐队伴奏,从舞台演出的效果出发,让观众得到直观丰满的听视觉享受,而且这个版本最早出现在上世纪的50年代末,可见当初相声艺人们对艺术创作的努力尝试和开拓精神。
德云社在本世纪初在相声界异军突起,恢复上演了大量的传统相声节目,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学电台》就会其中之一。这段相声在德云社的早期版本中,基本沿袭复原了孙少臣的忆记本,惟妙惟肖地演绎了一段老电台的播音喜剧。而且这段相声在后来成为某些徒弟的代表作。
而在2011年初,郭德纲将这段相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二次创作,让这段传统相声再次成为独具个人风格的代表作。这段相声有太多独到之处:
一是郭德纲学唱功力深厚,涉猎曲种广泛,而且每一段学唱都能出彩,让人听得过瘾。
二是包袱设计新颖合理,夸张搞笑。“催奶灵”、“意外怀孕找王姐”、“大铁棍子捅主任”等等,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电台电视等媒体上夸张露骨的轰炸式医疗广告,让观众感同身受,乐不可支。
三是整段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度,首尾呼应,有主心骨。《学电台》并不是一个叙事型的作品,整个作品结构是松散的,演员可以随意地编撰主体内容,用零碎的学唱内容,穿插夸张搞笑的广告,最后设计个“底儿包袱”就结束了,而郭德纲的这个设计,以“大铁棍子医院、王姐”的包袱贯穿始终,完美地体现了相声“三番四抖”的艺术特点,尤其于谦最后一句“记吃不记打的玩意儿”更是神来之笔,让人回味无穷。
如今,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更新换代,传统的广播电台逐渐淡出了人民的生活,但“听相声”依然是很多人闲暇之余的一大爱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音频类节目依然是很多听众的心头好,传统相声《学电台》能否再接再厉,会不会有更加契合如今在线音频、直播等新传播方式的新版本相声出现?我们期待着相声演员们的共同努力。
本文由头条号作者“郭德纲贴吧”原创,独家发表于今日头条,转载请注明。
参考资料:
《相声大词典》
《常氏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