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木兰辞剧目教程(徐丽仙新木兰辞)

木兰辞剧目教程(徐丽仙新木兰辞)(以上摘自百度)在“梨花落、杏花开”唱段中的那句“奴是推窗只把郎君望”唱腔,徐丽仙先后改过三次才最后定调,不但唱法新颖,而且突出了敫桂英痴情相思,倚窗遥盼的心境。那句“不见郎骑白马来”的结尾声,为了要点出敫桂英祝愿王魁进京一举成名,及早荣归的急切心情,徐丽仙采取了声渐减弱,气渐增强的唱法,腔随字转,次达人意,寄情于声停神续之中。唱至“秋水望穿佳音至”后,不但速度改变,连板式也改换,采取叫散(成散板)的形式,进一步唱出敫桂英对王魁的一往情深,更渲染了敫桂英在负心汉王魁休书到来之前的那种喜悦心情,为休书到来后而产生的极度悲痛,起到以喜衬悲情更悲的烘托作用。这也是徐丽仙虚心听取了刘天韵要她在此采用快弹慢唱形式的建议后,加以灵活运用的结果。这样,古代被侮辱被迫害的多情脆弱女子的形象,就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当人们在称赞徐丽仙的唱腔时,她常常谦虚地答道:“要说我的唱有一些特色的话,该有唱词作者的很大功

木兰辞剧目教程(徐丽仙新木兰辞)(1)

请您先在喜马拉雅中,输入“徐丽仙唱腔集”,然后选“徐丽仙 新木兰辞(1959年第一稿)”,听到录音后,再看我以下记录的唱词。请记住:我是“三航局培训中心教师”,内容每天更新,谢谢您的支持!

【唱词】唧唧机声日夜忙,木兰是频频叹息愁绪长。惊闻可汗点兵卒,又见兵书十数行。卷卷都有爹名字,老父何堪征战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我自恨釵鬟是女郎。东市长鞭西市马,愿将那裙衫脱去换戎装。登山涉水长途去,代父从军意气扬,朝听溅溅黄河急,夜渡茫茫黑水长。关山万里如飞渡,铁衣染血映寒光。转战十年才奏捷,归来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战,赏赐百千镪,木兰不愿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早早回故乡。爹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姐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欢呼舞欲狂,磨刀霍霍向猪羊,一家喜气上面庞。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含笑出门寻伙伴,伙伴见她尽惊慌。同行一十有余载,不知将军是女郎,谁说女儿不刚强。

【演员介绍(之二)】

徐丽仙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在评弹界是早有传闻的。据评弹界前辈刘天韵、周云瑞介绍,徐丽仙利用洗衣服的时间背诵唱词,经常钻进公园的僻静处所,独自模仿角色的虚拟动作。为了艺术,她虚心向同行和专家学习。平襟亚先生曾经谈到,1954年徐丽仙正和刘天韵搭档,在仙乐书场弹唱长篇《杜十娘》和《情探》。那时徐经常在上午出入平家,她的文化水平不高,专门请这两部书的作者平先生讲解唱词的含义。上面提及的“天昏昏、地沉沉”和“梨花落、杏花开”两段唱词就是经平先生逐字逐句详细讲解后,徐丽仙仔细领会,分段哼唱定腔,再和刘天韵、周云瑞等共同加工而成的。有的时候,徐丽仙还邀同精通音律的周云瑞带上琵琶、三弦来到平家,对业已初步定腔的唱段,再边唱边征求意见。逢上白天无日场演出,她会花上整整一天功夫,不断揣摩唱词意境和人物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哼唱,仔细修改,寻求最贴切、动听的旋律。每逢这时,座上客中有陆澹庵(评弹《啼笑因缘》的第一位编者,还改编过张恨水的《满江红》)、赵景深等几位老先生,他们听后都会对徐丽仙的唱提出自己的看法。赵先生是对古典诗词很有造诣的学者,他常对唱词中所包含的典故,作深入浅出的阐释;徐先生是讲究音韵吐字的,他会指导字音的四声与平仄法则,甚至对词头、词腹和词尾的结构知识,也会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陆、平两位先生还风趣地解说评弹中的各种白口,从各种人物出发,巧妙地示范运用,直到徐丽仙领会为止。这时从平家的堂屋中常常发出阵阵欢笑声,这是艺术前辈为徐丽仙勤奋学艺、不断奋进而发出的欣慰笑声。徐丽仙正是在这样一种艺术气氛的环境中,凭借着刻苦精神和艺术敏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梨花落、杏花开”唱段中的那句“奴是推窗只把郎君望”唱腔,徐丽仙先后改过三次才最后定调,不但唱法新颖,而且突出了敫桂英痴情相思,倚窗遥盼的心境。那句“不见郎骑白马来”的结尾声,为了要点出敫桂英祝愿王魁进京一举成名,及早荣归的急切心情,徐丽仙采取了声渐减弱,气渐增强的唱法,腔随字转,次达人意,寄情于声停神续之中。唱至“秋水望穿佳音至”后,不但速度改变,连板式也改换,采取叫散(成散板)的形式,进一步唱出敫桂英对王魁的一往情深,更渲染了敫桂英在负心汉王魁休书到来之前的那种喜悦心情,为休书到来后而产生的极度悲痛,起到以喜衬悲情更悲的烘托作用。这也是徐丽仙虚心听取了刘天韵要她在此采用快弹慢唱形式的建议后,加以灵活运用的结果。这样,古代被侮辱被迫害的多情脆弱女子的形象,就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当人们在称赞徐丽仙的唱腔时,她常常谦虚地答道:“要说我的唱有一些特色的话,该有唱词作者的很大功劳,平先生编的唱词既能突破句格常规,又能调顺平仄。如“天昏昏、地沉沉,虎狼辈,毒蛇心,负恩义,灭人伦”的唱词,在起始句中就连用了六个三字句,这在传统弹词中是从无先例的,这是弹词作者为我着意跳出老框子,寻求新唱腔而创造的有利的条件,便于我抒发感情。徐凌云先生和陆澹庵先生都曾为我的唱提出过不少技术上的意见,我的唱调也有刘天韵、姚荫梅、朱介生、徐雪月、蒋月泉、周云瑞、杨德麟诸位的指教和帮助。“从徐丽仙的自谦中,也可以看出她在艺术上所耗费的心血。

对于搭档者,徐丽仙总是尽情地吸取他人所长。她从刘美仙、曹醉仙、姚荫梅、徐雪月、刘天韵、朱介生、蒋月泉、周云瑞等同道身上,吸取说、噱、弹、唱、演等基本功,从而能在中篇评弹《两兄弟》《猎虎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罗汉钱》《唐知县审诰命》《杨八姐游春》中,创造出小飞蛾、顾大嫂、佘太君、诰命夫人这些各具个性的艺术形象,令听众难以忘怀。在短篇评弹《错进错出》中,徐丽仙另辟戏路,塑造了一个贪小便宜,终于成为听众善意嘲笑对象的角色,填补了以前她在“演”的方面的薄弱环节。

(以上摘自百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