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全线测评(全新MacBook首测)
macbook全线测评(全新MacBook首测)虽然Core M已经升级到HD 5300核心,但是基本运行频率较低仍然是限制表现的最大障碍。因此在HTML 5和高清视频播放这些不需要SSD突发的高性能辅助应用中,MacBook的短板尽显,Core M虽然能够比较顺畅地播放高清视频,但到了大动态画面,New MacBook就会出现丢帧的现象。除了MacBook,对比产品选用了Core i3-4158U、Core M-5Y31和Atom Z3735F。CineBench不支持Atom处理器,因此没有它的相关成绩。Geekbench 3是一款跨软硬件平台的测试软件,本次测试使用的32bit版本(64bit版本得分较之高10%左右)。这组比较再次印证了MacBook性能上的不足问题,其表现甚至不如去年最低配(Core i5处理器)的MacBook Air。数据可以看出,即便加上PCI-E SSD的助力,Core M也仅匹敌低电压的Core i3
新Macbook来了,超薄的外形、全新的处理器和不一样的接口,让我们再一次见识了苹果的设计偏执,产品到底如何?本期测试将揭晓答案。
亮点●CNC一体成型铝合金机身,高抗扭曲强度;● 3mm~13mm的超薄机身,920克重;● 无风扇结构,超静音;● PCI-E接口高性能SSD;● 电池使用时间表现不错;● 压感触摸板;
坚固而精美的外观New MacBook的机身由CNC一体成型,机身底部采用了高端笔记板电脑中常见的工作舱框架,其框架材质与机身同为阳极氧化铝合金,并将机身打成3×2个隔断的方式,使机身有了更高的抗扭曲强度。
一颗M的芯在苹果家族里,New MacBook第一次采用了英特尔Core M处理器,凭借这个M芯,它实现了13mm的超轻薄机身和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同时其被动散热结构,让笔记本变得更薄且完全无机械运转零部件,获得诸如抗震、高可靠性等衍生优势。
低配MB使用的是标准4.5W TDP下运行频率仅900MHz的Core M-5Y31,而所谓1.1GHz的频率,是通过TDP-up特性将TDP提高至6.5W后的运行频率。Core M产品一览
New MacBook性能大揭秘综合性能测试。主频低性能低是不争的事实,甚至与上代MacBook Air低配产品相比MB性能都有所倒退。不过苹果还是有自己的高招,那就是借助PCI-E SSD提升存储性能来弥补整机处理能力不足,一般办公应用时不易察觉性能不足带来的停顿。
测试成绩
除了MacBook,对比产品选用了Core i3-4158U、Core M-5Y31和Atom Z3735F。CineBench不支持Atom处理器,因此没有它的相关成绩。Geekbench 3是一款跨软硬件平台的测试软件,本次测试使用的32bit版本(64bit版本得分较之高10%左右)。这组比较再次印证了MacBook性能上的不足问题,其表现甚至不如去年最低配(Core i5处理器)的MacBook Air。数据可以看出,即便加上PCI-E SSD的助力,Core M也仅匹敌低电压的Core i3。Geekbench 3
虽然Core M已经升级到HD 5300核心,但是基本运行频率较低仍然是限制表现的最大障碍。因此在HTML 5和高清视频播放这些不需要SSD突发的高性能辅助应用中,MacBook的短板尽显,Core M虽然能够比较顺畅地播放高清视频,但到了大动态画面,New MacBook就会出现丢帧的现象。
在Mac OS 10.10的帮助下,New MacBook性能测试成绩还不错。我们选取的Geekbench 3.0和HTML 5 Fishbowl两个项目,更多地考察了处理器、内存应用能力,而选择性忽略了MacBook上令人眩目的PCI-E SSD。HTML 5 Fishbowl测试
从上述测试可以看出,New MacBook性能远低于上一代的MacBook Air,只有磁盘性能因PCI-E SSD的助力而大幅提升,从而部分弥补了综合性能的短板。
带着New MacBook,你能任性多久?
920g的重量,13mm的尺寸我们已经说过了,你脑海里完全可以勾勒出能够将他的轻盈体态,问题是,带着New MacBook外出,你能够任性多久?
好吧,换成测试术语,我们为你揭秘New MacBook的电池续航能力。29.7Wh容量的锂聚合物电池对Core M加持的笔记本电脑来说着实不大,MacBook的标称时间为9小时。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将屏幕设定到最高亮度、运行HTML 5 Fishbowl 500条鱼,同时Wi-Fi开启、音量50%,表现是这个样子的:
在这样的测试条件下,MacBook处于较高负载,电池续航时间较短于情理之中。MacBook在该状态下的电池续航时间预计略高于200分钟,成绩比不上三星AVIT Book 9,后者的续航时间为280分钟左右。
在使用电池供电的模式下,MacBook的HTML 5 Fishbowl 500条鱼测试成绩出现了较大的起伏,运行速度从插电状态下的18fps下降到16fps。显然,CPU及GPU的工作频率或模式,随供电状态变化而有所降低。
在插电状态下,该测试的成绩较为稳定地处于16fps~19fps之间,18fps状态占据大多数测试时间,同时机身表面温度略超40℃(环境温度17℃,开放空间),发热位置主要是主板对应的底壳外部。这样的散热表现好于CHIP预计,通常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达到这样的机身表面温度,其他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风扇负载早已过半。
使用电池供电测试时,MacBook的性能起伏突然变大、变动速度变快,低至13fps、高至20fps,呈现出较明显的周期性起伏。即温度升高、降低运行速度、负载下降/温度下降、提高性能的运行状态。此时机身表面温度更低,但发热范围扩大至整个底壳。总体而言,电池续航能力表现相比其他MacBook来说有一定优势,再加上给力的Mac OS及Safari,能够在切换到其他桌面或页面时,包括HTML 5及Flash在内的实时运算画面都会暂停,节约了不少电力,这些铸就了New MacBook成为一款可以让你任性很久的笔记本。不过,一山还有一山高,要知道三星AVIT Book 9电池容量达到了38Wh,实测MobileMark 2014 Office Productivity电池时间长达12.7小时,这才是当今的待机之王。敲键盘,你需要一双铁手MB支持手势控制的Force Touch触摸板操作感受非常接近iPhone/iPad屏幕,不过采用压力的大小来作为操作反馈的使用方式,需要熟悉一段才能上手。玻璃材质的触摸板不仅具有出色的手感,而且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看看的油光现象。
但因为键程近乎于0!对,就是直接在坚硬的机身上敲击的感觉,而且它必须实打实的按下去,并且必须按动了按键才能实现输入——这种感受太虐人了,输入不过百字,测试人员的手指关节、指肚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刺痛感,并且高速输入时的错误率非常高,诸如Q之类的“偏僻”键位,需要全力下按。可能正是因为近无下落感的键盘,需要用足够大的键帽弥补手感的不足,不过这和以防误触、全尺寸的ThinkPad键盘相比,基本上就是东施效颦。蝴蝶支架更是个弥补性的设计,对提升手感来说,无任何帮助。
不清晰的F、J键定位触点、可以忽略的中心下凹键帽,让盲打变成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大的键帽意味着更小的键帽间距,进一步削弱了靠触感分辨按键的可能;键程的减小,特别是下落感的缺失,事实上造成了手指的更大范围移动;最后,全尺寸按键间距又令这一切其雪上加霜,将这一切组合一起,那就是培训钢琴手的节奏!难道这本子是艺术家专用?
New MacBook真的很NB么?从目前的测试和体验结果来看,它仍然难当商务重任——MacBook Air继续升级,正说明了MacBook的出现并不会取代MacBook Air。
还有一个问题是价格。8GB内存、256GB SSD起步的配置对当下应用已相当够用了,可是9288元的价格比11英寸MacBook Air入门机型足足高了3000元,甚至比新升级的顶配13英寸MacBook Air还高800元。
而且你想用MacBook产品当饭碗,就要慎重了!先说清楚,大型游戏和视频编辑这些高大上的节目就戒了吧,就算常规商务应用都需要出一定的耐性,没有触摸又有机身阻隔,简单应用便捷性无法与iPad相媲美,还有雪上加霜的蹩脚键盘。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你能等,过几个月的iPad Pro可能会更有趣一些。Tips机身开启大法New MacBook纤薄的机身,令开启屏幕变成一门技术活。虽然触摸板下方的机身出挖有方便开启屏幕的凹槽,但机身自重抵御不了弹簧阻尼转轴的力量。因此打开屏幕时,需要用一只手抵住机身后方,再用一只手开启从凹槽位置向上掀屏幕,要优雅,非常的优雅才行。还有一个直男专用技法——扣住屏幕边缘,使劲一抖,“甩”开屏幕,不过千万别手滑。
-------------------------------------------------
【CHIP新电脑】
CHIPMAG
严谨和新锐并重,用科学的观点记录技术创新与产品演进。每天与你一起分享最热门的行业新闻,最酷炫的新品速递,最热辣的产品点评和最好玩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