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一事无成要不要重新高考(就没有后路可言)
21岁一事无成要不要重新高考(就没有后路可言)紧接着就到了音乐类省考,每天忙得昏天暗地,省考后第二天就是合肥的一模。一模成绩出来只有501分,在班上排名倒数,我懵了,眼泪刷刷往下掉。我像被抛弃掉队的人,不知何时眼泪干了,我只能拿出书本,强迫自己继续学下去。哭过之后,我默默拾起历史哲学书开始苦读,又在语文刘从良老师的帮助下死磕古代文学,最终通过淘汰率高达65%的文化课初试。(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可报名刘从良老师课程)现实很残酷然而,现实并不如想象中美好,文化课不能落下,艺考要从零开始真的很难!好在有家人的支持,老师的鼓励,所以再苦再累,也咬牙坚持了下来。中传文化课初试改革犹如晴天霹雳给我落下当头一棒,历届的语数英考试改成考古代文史哲。作为一向文科就弱,好容易靠选科逃脱政史魔爪的理科生,我崩溃了。得知消息的那个晚自习,我哭了很久……
此时的我正坐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图书馆学习,享受着曾经无数次梦中的场景。
从合八的银杏到中传的白杨,我只想说:“我们都在蜕变,直到后来我们把自己的梦想兑现。”
因为迷上了录音,这个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的中国传媒大学从高一开始就成了我唯一的目标。世俗的眼光看来,艺考生似乎都是和差生划等号。
很多人不能理解,一个重点高中文化课也不算差的孩子为什么要选择艺考。有人说:“就是考上了又怎样,还不是个艺考生,文化课分数能和我们比吗?”面对种种质疑,我觉得最好的反击方式就是考上中传,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暗暗下了决心,在考上中传的目标又加了一条,高考裸分也要达到中传录取分数线。
现实很残酷
然而,现实并不如想象中美好,文化课不能落下,艺考要从零开始真的很难!好在有家人的支持,老师的鼓励,所以再苦再累,也咬牙坚持了下来。
中传文化课初试改革犹如晴天霹雳给我落下当头一棒,历届的语数英考试改成考古代文史哲。作为一向文科就弱,好容易靠选科逃脱政史魔爪的理科生,我崩溃了。得知消息的那个晚自习,我哭了很久……
哭过之后,我默默拾起历史哲学书开始苦读,又在语文刘从良老师的帮助下死磕古代文学,最终通过淘汰率高达65%的文化课初试。(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可报名刘从良老师课程)
紧接着就到了音乐类省考,每天忙得昏天暗地,省考后第二天就是合肥的一模。一模成绩出来只有501分,在班上排名倒数,我懵了,眼泪刷刷往下掉。我像被抛弃掉队的人,不知何时眼泪干了,我只能拿出书本,强迫自己继续学下去。
没有参加过集训班,仅靠每个周末挤出时间自学乐理、声乐等五门专业课程的我以157.2分(合格线115分)的成绩拿到了省考专业合格证。本来春节后即将迎来艺考的最后一战——北京的中传校考面试,原想考完了就可以丢掉专业课,一心搞文化课了。
这时新冠疫情却突然爆发了,疫情来势汹汹,开学、面试遥遥无期,生活秩序一下子被打乱,不知何时才能恢复正常。
每天呆在家里隔离,让耐不住寂寞的我很是煎熬,一边是艺考,一边是文化课,每天既要坚持练琴,还要刷题上网课,学习压力加上心理压力,所有的事情交织在一起让人透不过气。
学校每五天组织一次线上考试,每次的成绩排名都是班级35名上下,距离目标还差得远,多天的努力却不见成效,心里顿时没了底。
我还能做什么呢?除了努力还就只能拼命了。无以计数的笔芯,深夜提神的咖啡,还有墙上贴着的“杀入中传”四个大字,它们见证了我一个个彻夜苦读的夜晚。
转折点——高考延期一个月
突然的高考延期通知,让我欣喜若狂,我在一堆哀嚎的人中显得格格不入。多出来的这一个月,无疑是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我必须好好把握。
终于熬到了四月份,在上传完中传专业课初审视频的第二天,我们高三毕业班戴着口罩迎来了开学,到学校后每天除了上厕所吃饭就是钉在座位上学习,三个月刷完了一人高的题,厚厚的教辅材料反复写了十余遍,错题本抄到老师上课稍微提及能秒想到是哪道题……
所有人都说我就像变了个人,话唠的我变的沉默寡言,浮躁的我变的细心冷静。没人再瞧不起我,没人再说我不过是个艺考生,再也没有乱七八糟的声音在背后议论。
有人问除了中传我还想去哪,我笑笑:“梦想这种事一旦定下就不要给自己留退路!”
我考中传不是因为名校的名号,只是因为我喜欢,这种发自内心真诚的热爱,怎么能被替代,怎么能有妥协?那种骨子里深刻进去的不服输,支撑我度过那段最黑暗的日子。
走进中传
高考时,我没有太多紧张,中传的最后一轮面试我也很淡定,甚至查到被录取的那一刻,我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欢呼雀跃。考上中传于我而言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我从未想过会被其他学校录取。
就这样过五关斩万将,最终高考成绩是611分,全班第八名,高出中传录音专业文化课分数线80分,尤其是语文123,理综251,都是我整个高中时期的最高纪录。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下定决心真正想做一件事,并为此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后,全世界都会帮你实现它。
我很喜欢中传里的一条小道,一头是银杏,另一头是白杨,我每天早起从里面穿过的时候,总会想起合八的银杏树,怀念美好的那段高中时光。
高中三年很苦也很酷,师弟师妹们,好好加油吧,没有任何一份努力会被辜负,相信八中,相信自己,愿你日后回忆起高三能被自己感动!
如果你热爱传媒事业,欢迎报考最好的中国传媒大学,我在这里等你!
本文作者陈秋骐系合肥八中2020届9班学生,目前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2020级录音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