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拿来主义比喻论证经典例子(比喻可以是一种论证方法吗)

拿来主义比喻论证经典例子(比喻可以是一种论证方法吗)反对“送去主义”,为什么反对?其实道理很简单,只送去,不拿来,行不通。一味送去,不是文化自信,而是文化上极端无知、盲目的自大。对我们来说,拿来更重要,应提倡拿来。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但是作者不肯好好说,还是习惯性地用骂战的笔法,不阴不阳,怪里怪气。是事实吗?真的“一向是”?那张骞只手凿通西域是“闭关主义”吗?汉明帝求佛天竺呢?唐朝长安处处胡人胡语呢?元朝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成为连接欧亚非各国贸易的枢纽呢?明朝瓷器丝绸远销四海,郑和下西洋,利玛窦带来几何学呢?纵使满清,最起码从洋务运动起,也已放弃了“闭关主义”吧。应该说“一度是”,而不是“一向是”。“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这是非常情绪化的表达,罔顾事实。带情绪是讲不了道理的。鲁迅杂文,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嬉笑怒骂,含沙射影。正面讲道理,不是他的强项。这篇杂文里,夹枪带棒的东西太多,如果孤立地看,都很精彩,但在这篇文章里,

一,《拿来主义》在说什么?

开篇明义,“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卒章显志,“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曰“学艺”,曰“文艺”,明明白白,谈的是文化领域内的问题,而不是政治或其他什么领域的问题。

讲的是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二,说清楚了吗?

提倡拿来主义,是为了创造新文化。说实话,这是个极宏大的命题,非一部大书不可。几百字短文,能不能把问题讲清楚呢?不能。《拿来主义》其实什么都没讲明白。

鲁迅杂文,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嬉笑怒骂,含沙射影。正面讲道理,不是他的强项。

这篇杂文里,夹枪带棒的东西太多,如果孤立地看,都很精彩,但在这篇文章里,不好,甚至很讨厌,因为已拉开谈道理的架势。谈道理就要端正态度,不应该连笑带骂的。

拿来主义比喻论证经典例子(比喻可以是一种论证方法吗)(1)

三,信口开河:“闭关主义”

一开头就信口开河,“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是事实吗?真的“一向是”?那张骞只手凿通西域是“闭关主义”吗?汉明帝求佛天竺呢?唐朝长安处处胡人胡语呢?元朝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成为连接欧亚非各国贸易的枢纽呢?明朝瓷器丝绸远销四海,郑和下西洋,利玛窦带来几何学呢?纵使满清,最起码从洋务运动起,也已放弃了“闭关主义”吧。应该说“一度是”,而不是“一向是”。“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这是非常情绪化的表达,罔顾事实。带情绪是讲不了道理的。

四,“拿来”是对的,骂战调调不对

反对“送去主义”,为什么反对?其实道理很简单,只送去,不拿来,行不通。一味送去,不是文化自信,而是文化上极端无知、盲目的自大。对我们来说,拿来更重要,应提倡拿来。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但是作者不肯好好说,还是习惯性地用骂战的笔法,不阴不阳,怪里怪气。

其实迅哥骂战的文章都是极品,玉山最爱看,因为痛快,可以下酒。但还是那个意见,要讲道理么,就不能这个调调。

“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这个态度是对的。玉山完全拥护,就是要拿来,我们拿得还远远不够,文化自新的目标还远未达成。

拿来主义比喻论证经典例子(比喻可以是一种论证方法吗)(2)

五,打比方的论证力等于零

但问题其实不是要不要拿,而是拿什么,怎样拿。作者没有讲清楚这里面的道理,因为真的讲不清楚——几百字篇幅内,肯定讲不清楚。

于是他耍滑头,打了个比方。“大宅子-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这一套比喻,说实话,很肤浅,很弱智。除了渲染一片修辞色彩之外,什么问题都没有讲明白,论证力等于零。

世上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鱼翅”“鸦片”什么的就能分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你以为是《葫芦娃》啊,好的、坏的阵线分明。人类的文明成果,不是可以清清楚楚区分精华、糟粕的,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纠缠,共生,一团乱麻,不可厘清。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是一句便宜话,说了等于没说,不解决任何问题。

简单粗暴地表态是容易的,但妄想就此可以省略掉一个个具体问题具体现象的认识分析,绝对是灾难性的想法。少这个那个主义的,老老实实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能会靠谱点。

还要玉山教什么比喻论证,这个太扯淡了。

真心教不了。比喻就不能够用于论证。比喻是用来描述事物、寄托情感的,不是用来讲道理的;在逻辑上,在论证上,它没有一丁点力量。

就事论事,是讲道理最起码的老实态度。当你说“打个比方”的时候,你其实已经偷换话题,离开了要讨论的对象本身。

再形象的比喻都是失真的。形象性在论证上,就是个笑话,比喻就完全不是一种论证的方法。古人不懂逻辑,往往一开口就打比方,误把修辞性当成了论证力。迅哥儿可能也有这个误会。

虽然在反讽手法与比喻修辞上,《拿来主义》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它没有讲清任何道理,实在不是一篇合格的、有论证力的,适合用于指导写作的文章。

拿来主义比喻论证经典例子(比喻可以是一种论证方法吗)(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