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在这个集结了众多名家讲师的节目里,于丹用通俗易懂,新颖不失活力的语言风格,将中国的儒家故事和道家思想生动地描述出来,让很多此中的“门外汉”也能领略一番大家的风采和国学的魅力。或许是她的优秀和努力感动了上天,在影视文化圈活跃了快20年的时候,她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机遇——《百家讲坛》。于丹,1965年6月28日出生,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自1989年7月开始参加工作,一年以后就已经活跃在影视传媒业,属于较早一批“吃螃蟹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她获得了更多卖座的资源。不仅先后在影响力颇大的《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中担任撰稿,还成功地搭上当年炙手可热的综艺节目《正大综艺》和《环球》,甚至连2001年的申奥片策划也有她的参与。这样的履历放在一般人身上已经是难得一遇,而她的优秀还不止于此。在北京师范大学任职,是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的副主席,还

“师”者一词古已有之,韩愈的《师说》中就曾有这样的描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1)

所以,从古至今,老师的地位都很崇高,不仅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肯定,还有“为学莫重于尊师”的敬重。而能够被称为“大师”的人物,更是受到社会的景仰,国家的重视。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众多星辉闪耀的“大师榜”里,有一位“大师”却在演讲教学时被学生轰下台,后又因“耍大牌”“怒斥助理”,使“大师”的滤镜破碎,跌下了神坛。相信看到这里,大家都猜出了她的名字,没错,她就是于丹,曾经火爆一时的“国学大师”。

虽然她已经淡出江湖多年,但是她的传奇故事依旧被大家津津乐道。有人惋惜她才华的埋没,希望她可以重回大众视野;也有人指责她盲目地伪装,认为只重利益抛弃学术,是个不折不扣的“艺人”。那么这位褒贬不一,话题犹在的于丹女士,她的水平究竟怎么样呢?

成名之路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2)

于丹,1965年6月28日出生,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自1989年7月开始参加工作,一年以后就已经活跃在影视传媒业,属于较早一批“吃螃蟹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她获得了更多卖座的资源。

不仅先后在影响力颇大的《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中担任撰稿,还成功地搭上当年炙手可热的综艺节目《正大综艺》和《环球》,甚至连2001年的申奥片策划也有她的参与。

这样的履历放在一般人身上已经是难得一遇,而她的优秀还不止于此。在北京师范大学任职,是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的副主席,还担任了国家电视台和多家地方台的首席策划顾问……她的职位和社会履历多达几十项。

或许是她的优秀和努力感动了上天,在影视文化圈活跃了快20年的时候,她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机遇——《百家讲坛》。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3)

在这个集结了众多名家讲师的节目里,于丹用通俗易懂,新颖不失活力的语言风格,将中国的儒家故事和道家思想生动地描述出来,让很多此中的“门外汉”也能领略一番大家的风采和国学的魅力。

因此不出所料,于丹火了,她的讲学风格被众多的人群追捧,不仅在中国境内开设无数场讲座,国外的知名度也是不断地攀升,一时之间,于丹成了“国学大师”,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新的具有代表色彩的人物。

各大卫视的节目都以请到她为荣,仿佛只要有了她,节目的文化层次就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收视率也会多一层保障。所以,那时候只要稍稍和文化沾一点边的节目,都会看到于丹的身影,都会听到她生动又传神的语言。

而她也不负大家的所望,再接再厉,迎头赶上,发表了众多炙手可热的文章和著作,在“2007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于丹以106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了作家富豪榜上亚军的宝座。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4)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冠军是《小时代》系列的导演郭敬明,比于丹高出40万;季军则是同样在百家讲坛出名,把三国讲得惟妙惟肖的易中天,不过相比于于丹的千万级收入,易中天则平易近人许多,只有680万而已。

当然,作为一个国学研究者,这样的收入已经是顶级系列,足以被载入相关史册。这也激励了无数的文学和艺术工作者向她看齐,把她当作自己的偶像。试问有几个人不想名利双收,不想成为现象级别的人物呢?于丹就为他们开了一个好头。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5)

也正是由此,于丹开始了她叱咤风云的5年,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文化新星。甚至在她最鼎盛的时候,还当选了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共十八大的代表。她的能力不仅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还获得了来自国家政府的肯定,让她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不过物极必反,月满则亏,这样夺目的成就终究不会持续太久,2012年冬季,于丹也迎来了她人生中最大的寒冬——北大被轰事件。

跌下神坛

2012年11月17日,在北大百年大讲堂里举办了一场昆曲表演,上台的都是一众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台下的观众也是人潮如云。而于丹作为特邀嘉宾在着装上似乎与这个场合严重不符,不仅穿了短裙,还配上了丝袜和高跟鞋,将浓郁的艺术氛围破坏得一干二净。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6)

最后在表演结束之时,主持人邀请于丹上台发言,于丹刚刚开口讲了一句:“我先代表大家向各位老师深深鞠躬。”台下就有人大喊让她下去,场面十分难看,无奈之下于丹只留下一句:“把所有的敬意都留给老艺术家”就匆匆下台。

这一幕被很多人看在眼中,关于于丹被轰下台的视频和文章一夜之间传遍网络,刚开始还有很多网友力挺于丹,她本人也在第二天上午连发三条微博解释,似乎看起来这件事情能够慢慢平息下去。

然而于丹的走红已经触碰到了很多人的利益,也让很多不喜欢她的人积怨已久,面对此时的大好时机又怎么甘心就此放过,于是关于于丹的黑料一条接一条地被爆出。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7)

其中最让人感到气愤的就是作为一个中国国学文化的传播者,于丹的形象应该是知性大方,谦和有礼的,可她在成名之后却有些“飘”。

据说她每次出国演讲都必须要住五星级酒店,更有甚者,有一次因为对酒店的环境设施不满意,在三天之内连着换了三家酒店,对工作人员的态度也是十分恶劣,大吼大叫,一点学者风范大师风范都没有。

这放在国内的明星身上,都是一个污点,更何况是代表着国家形象的出国讲学的大师于丹,虽不至于抹黑全中国,但是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让他们对我们的文化,对国民素质产生质疑。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8)

而且,墙倒众人推,一波有证据的黑料爆出,就会有另一波空穴来风的恶意揣测,饶是于丹再会演讲,也抵不过大众的唾沫。于是为了躲避风波,人前侃侃而谈的于丹教授逐渐隐没人海,很少再有关于她的消息。

就这样,曾经作为无数的偶像,无数人为之倾倒的所在,于丹彻底从神坛跌落,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什么叫“站得越高,摔得越惨”。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9)

如今的于丹已经55岁,没有了大师的光环和网友的谴责,逐渐过上了一个平凡人的日子,在她日常的微博中,不是分享一些好的读书篇章,就是晒一晒日常生活,和邻家有文化的阿姨没什么两样。

不过这样的日子也未尝不好,静下心来的她相反可以更好地读书治学,丰富自己的内在,不必再为繁华利益蒙蔽双眼,真正走向一个大师的境界。

关于于丹事件的思考

其实于丹的事例不是一个个案,而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如果真的没有读懂《论语》《庄子》,真的对国学一知半解,那么她不可能有昔日的成就,不可能在淡出大家视野之时还有几百万的微博粉丝。因为她可以迷惑大众,却不能迷惑所有的学者和政府。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10)

然而,盛名之下不负实际亦是她的写照,她确实有文采,有超高的文化知识,但是所谓“大师”的境界,博古通今的高度,并不是一朝一夕,被人追捧就能达到的。所以前期她的文化输出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知识的传播,而到后期,则掺杂了太多的水分,越发地没有营养。

最主要的,她除了是一个学者,还是一个传媒工作者,她的讲学之所以通俗易懂,能够博得更多的眼球,恰恰是她的工作性质所决定。

这就好像一个大学生家教可以将高中的物理讲得明明白白,而换作一个真正搞科研的物理学家,可能将补课的高中生弄得云里雾里,一片迷茫。是物理学家名不副实,大学生太过天才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所处的行业不同,思维模式不同,所表达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11)

于丹就像那个大学生,虽然自身的素质修养并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但是她知道高中生也就是广大看客观众需要的是什么,喜欢又容易接受的方式是什么。所以她能取得超出自身水平的成就与名声。

而那些往往有大智慧,高研究水准的真正大师,欠缺的就是这一点,有十分的水平,日常也不过显露一二,让人根本不觉得他有多厉害。

唐朝宋朝总共600余年的历史,一共出了不过八位文学大家,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在我们看来如同神一样的人物,不过也只是混了个“著名诗人”,和成“家”的距离还有很大。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12)

于丹的成名似乎并没有那么名不符实,至少在早期的时候,她确实为国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出了不少力,激励了很多这方面人才的成长。

而且若是于丹可以潜心修学钻研,补足自己的知识的亏欠和短板,依旧可以将功补过,用无可撼动的扎实功底和个人魅力,将国学的博大与风采更好地传播,成就一段新的佳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意为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很多人上学伊始就学过,也天天将它挂在嘴边,可真正践行去做的,却没有几个。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13)

如果是一名普通人,不这么做会让他话语的信服力大打折扣,从而被其他人疏远;如果是一名老师,不懂装懂胡乱教学,会误人子弟影响他人一生;如果若是一名公众人物,则会迷惑万千群众,影响一个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公信力。

我们研究《论语》,研究孔孟,老庄之道,不是体现我们有多懂,有多会,而是为了从中找到可取之处,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让自己的生活,社会的发展都更加地和谐向上。

与到处宣传演讲相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更应该被推崇,被赞誉。这不需要大师,也不需要男神女神,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可以做到,都可以实现。

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大师不用追捧也能走进大家的视野;跳梁小丑再三蹦跶,也终究会退出历史的舞台,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海晏河清,盛世繁华。

于丹是怎么走上神坛的(一位火爆一时的)(14)

有时候,学会藏拙,学会收敛锋芒会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机遇,而过于求成,过于追求世俗名利反而会丢失自我,步入深渊。

最后,将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努力坚持,努力完善自己,你想要的一切都会得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