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寺内僧人居住的僧舍,共有2000多间】从寺庙建筑规模上看,扎寺要比大昭寺大得多:大昭寺目前占地25100平方米,而建在日喀则市城西尼色日山坡上的扎寺,占地近70万平方米,几乎是大昭寺的20多倍。寺内总共有大小经堂80多间,其中主要有强巴佛殿,第十世班禅灵塔殿,第四世班禅灵塔殿,第五至九世班禅灵塔殿,大经堂等五部分组成。从扎寺的大门远远看去,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十分宏伟壮观。无怪乎被称之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最大的寺院,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合称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庙。【寺庙专门设立扎什伦布寺管委会,并有一套完善的制度,防止有人专断寺政。这也是格鲁派寺院的组织特点】【寺内主持居住和办公的殿宇】可能是由于我先后两次去过拉萨大昭寺、且印象深刻的缘故吧,当走进扎寺,在观赏寺内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殿堂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1)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2)

文图 | 老理行

从拉萨乘坐三个小时的火车,终于来到了心仪已久的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在藏语中意为“吉祥须弥寺”。我第一次听说扎什伦布寺这个名字是在28年前。那是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禅活佛在扎什伦布寺主持五世至九世班禅遗骨的合葬灵塔的重建开光大典期间,因多日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而圆寂在日喀则的德庆格桑颇章新宫。当这个消息公布以后,在国内外特别是在藏区引起了巨大震动。从此,扎什伦布寺这个名字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也让我开始关注西藏,关注日喀则,关注扎什伦布寺(以下简称扎寺)。所以,也就早有了去西藏这座寺庙看看的愿望(因我不是佛教徒,也就不说去“朝拜”之类的话了),并为此还做了一些准备,对这座寺庙的前世今生有所了解,对扎寺算是真正地“有备而来”。

据资料记载:历史上的西藏,分为以拉萨为中心的前藏和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前藏是达lai的地盘,而后藏则是班禅的地盘。前藏和后藏之间的孔道,就是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尼木峡谷。单从藏传佛教的角度上讲,如果八角街的千年转经路所环绕的大昭寺是圣城拉萨的灵魂,那么,后藏第一大城市日喀则的扎寺,则是整个后藏地区的心脏。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3)

【寺庙专门设立扎什伦布寺管委会,并有一套完善的制度,防止有人专断寺政。这也是格鲁派寺院的组织特点】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4)

【寺内主持居住和办公的殿宇】

可能是由于我先后两次去过拉萨大昭寺、且印象深刻的缘故吧,当走进扎寺,在观赏寺内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殿堂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其与拉萨大昭寺进行联想和比较:

从寺庙建筑规模上看,扎寺要比大昭寺大得多:大昭寺目前占地25100平方米,而建在日喀则市城西尼色日山坡上的扎寺,占地近70万平方米,几乎是大昭寺的20多倍。寺内总共有大小经堂80多间,其中主要有强巴佛殿,第十世班禅灵塔殿,第四世班禅灵塔殿,第五至九世班禅灵塔殿,大经堂等五部分组成。从扎寺的大门远远看去,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十分宏伟壮观。无怪乎被称之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最大的寺院,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合称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庙。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5)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6)

【寺内僧人居住的僧舍,共有2000多间】

从建寺时间上看,扎寺是由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的高徒第一世达lai喇嘛根敦珠巴于公元1447年主持兴建的,距今已有五百多年,但比起大昭寺还是晚建了整整八百年。到四世班禅罗桑曲吉担任扎寺住持时,对该寺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从此,扎寺成了历代班禅的驻锡地,同时也是后藏地区藏传佛教信众心中的圣地。也许正是因为扎寺建得比较晚,才有今天看到的、不同于大昭寺的建筑风格和宏伟壮阔的气势。这很好理解,“后来居上”嘛!

从朝拜信众的人数来看,大昭寺不愧为整个藏区群众的信仰中心,门前广场的叩拜者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场面壮观,令人震撼。而扎寺就没有这种动人心魄的“朝圣”景象。在偌大的寺院内,只见身着绛红色衣服的喇嘛们或独自一人,或三三两两,说说笑笑、满脸轻松地地穿梭于各庙堂之间。还有就是穿着鲜艳的衣服、手拿着相机或手机四处拍照的游客,一团团、一簇簇在寺院内来来去去,进进出出。而藏族模样打扮的朝拜信众却稀稀拉拉,人数不多,与拉萨大昭寺正门前那火热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许与我来的时间不佳有关,当时正值下午三点多钟,高原的太阳火辣辣的,许多人都躲在荫处乘凉。据导游介绍,扎寺一年一度的坛城法会节规模盛大,信众云集,届时将有上万名藏族群众前来朝拜和观看法舞表演,场面隆重,蔚为壮观。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7)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8)

【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朝拜信众。他们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表达对佛的崇敬和虔诚】

一个多小时的寺内游览,特别是一位藏族姑娘详细生动的讲解,让我看到了扎寺的独特之处:

不凡的佛像。进入寺院左转上行是一座最引人注目的大殿----强巴佛殿。这是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于公元1914年主持建造的,全部用石头垒砌,通高30米,为五层殿阁。殿内供奉的强巴佛,就是汉传佛教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事”的弥勒佛。在藏传佛教中,强巴佛是掌管未来的佛,所以极受信徒们的崇拜。导游次珍告诉我,这尊强巴佛塑像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鎏金紫铜佛像,乖乖,既然如此不凡,我得仔细注视一下这个“世界之最”,仰面看去,佛像确实高大惊人:仅耳长就2.8米,鼻孔内可容纳七八岁的小孩,有此参照,其余部位就发挥你的想象力吧!

不仅如此,还有更让人瞠目结舌的一组数字:这尊佛像的镀金由110个工匠花费四年时间才完成,共用去了紫铜23万公斤,黄金558公斤,仅头顶的金帽子镶嵌的珍珠、玛瑙、琥珀、珊瑚、松耳等各种珍贵宝石就有5000多颗,啧啧,通身如何,不难想象。遗憾的是大殿禁止拍照,大佛的“真容”难以呈现出来,也只有靠大家丰富的想象力了。由此可以看出,建造者们对这尊“未来佛”是多么的敬仰和虔诚,同时也对它寄予了多么大的期望。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9)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10)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11)

【强巴佛殿,在扎扎什伦布寺西侧,殿内强巴大铜佛像一尊,为世界上最大的鎏金紫铜佛像】


早逝的班禅。十世班禅是在主持合葬灵塔的重建开光大典期间突发心脏病圆寂的,享年51岁,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他是一位真正为藏传佛教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活佛。有不少人认为,十世班禅完全是累死的:在圆寂的前一天,班禅为近两万名群众摸顶,从上午十时一直摸到下午六时。期间,班禅曾感到后背发凉,工作人员劝他休息,他执意不肯,因为他理解从几百里外赶来的信教众们的心情。次日上午,他又继续为信徒们摸顶。中午时分,班禅的行宫外突然刮起一股强大的黄风。班禅掀开窗帘观看,说:“这么大的黄风,我从来没有见过。”事后当地的藏民说,这是班禅归天的信号。果然,第二天,即1989年1月28日晚10时36分,突发的心脏病,将平时身体健壮的班禅击倒,从此永远地离开了热爱他的人们。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12)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13)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14)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15)

【十世班禅灵塔祀殿。1990年至1993年建造】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16)

【灵塔殿】

为了纪念这位深受藏族群众爱戴的宗教领袖,中央财政拨款6400万元修建十世班禅大师灵塔。大殿于1990年9月动工,历时3年完成,总建筑面积1933平方米,整个建筑以古代宗教建筑风格为主,吸收了唐、清建筑艺术特色和整个佛教灵塔的建筑形式,灵塔殿由紫红色和棕色两大建筑色彩组成,灵塔内存放着十世班禅的法体,周围放置了大师生前的用过的宗教用品,如袈裟、佛像、珠宝等,灵塔前正中央安放着班禅大师的塑像。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17)

【与时俱进的喇嘛】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18)

【寺内对僧人进行消防训练,以防万一。寺内管理之严格规范可见一斑】


高寿的活佛。在扎寺内,建造于1666年的四世班禅灵塔殿保存完好,在“文革”中奇迹般的没有遭到破坏,因为当时它是粮食仓库,由此躲过一劫。或许这是“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在这里发挥了作用。塔殿形状与达lai喇嘛灵塔相同。塔身以银包裹,另镶珠宝,雕塑华丽,造型生动,殿顶鎏金。在塔正中保存着在历代班禅中最长寿、活了94岁的四世班禅的法体。这位高寿的班禅非同寻常: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就是从他开始的,他还是四世、五世达lai喇嘛的老师,为他们剃度和传授沙弥戒。更为重要的是,他和弟子五世达lai合作,请固始汗入藏护法,从此确立了格鲁派在西藏数百年的政治地位。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19)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20)

【四世班禅灵塔,建于1666年,这是扎寺中唯一没有遭到破坏的班禅灵塔】


合葬的灵塔。即扎西南捷,意为吉祥殊胜,这是十班禅大师命名的。它是扎寺唯一一座多位班禅法体的合葬灵塔。也是十世班禅在人生最后的几年为藏传佛教事业做出的最大贡献。

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五世班禅至九世班禅的肉身舍利,身后都分别供奉在各自的灵塔内,有专门祀殿供信徒朝拜。不幸的是,当“文革”狂风刮到雪域高原后,佛门净地也是厄运不断,“红卫兵”们破坏佛塔、捣毁佛像和其它文物,特别是五位班禅的遗体也惨遭狂热分子的摧残,被肢解的七零八落,四处流散。1982年,十世班禅恢复自由后第一次回到阔别了18年的扎什伦布寺,耳闻目睹,感触极深,作为历世班禅的当然继承人,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重建灵塔和祀殿的重任。从此,修建班禅东陵扎什南捷就成为十世班禅亲自领导的一大工程,并由他亲自决定将五世至九世班禅遗体合葬于一个灵塔内。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21)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22)

【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扎什南捷”,由十世班禅1985年主持重建,1988年底完工】


这一修建工程历时3年有余,于1988年12月12日竣工,这在当时算是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座灵塔殿。大殿总建筑面积1933平方米,高度为33.17米,正中央安放着高11.52米的巨大灵塔,装饰华美,造型端庄,五至九世班禅遗骨分装在五个檀香木匣内,安装在灵塔的宝瓶里。灵塔内还安放着历代班禅的著作、袈裟及金银珠宝等。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23)

【扎什伦布寺内有500平方米的讲经场,位于讲经堂东面,是班禅向全寺僧众讲经和僧人辩经的场所】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24)

【大经堂,是扎寺最早的建筑物占。大堂内有历代班禅大师的宝座,大殿右侧供奉有释迦牟尼青铜佛像等】

说到扎什伦布寺,不得不说班禅的新宫。在日喀则城西,距离扎什伦布寺约500米的地方,建有班禅的夏宫,这是历代班禅居住休息的宫殿。夏宫最早建于1844年,叫贡觉林宫,1954年被洪水冲毁,后来国家专门拨款修建了德庆格桑颇章,又称新宫。现在进入新宫主体建筑要经过四道大门。主殿内有班禅大师的起居室、办公室、大小经堂5间,佛像100尊及其它珍贵文物等。新宫专门有喇嘛照管,室内不让拍照。十世班禅就是在新宫圆寂的,而且法体在新宫内还保存了一段时间,直至灵塔殿建成。目前这里仍在建设之中。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25)

第一道大门临街而建,高大宏伟,肃穆庄严。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26)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27)

第二道大门两侧门壁上,彩绘着猛虎、长龙等图案,颜色艳丽,笔法生动。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28)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29)

第三道大门前是一个小广场,四周是围墙,佛教特点十分明显。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30)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31)

进入第四道大门便是新宫前庭的四合院,遍布花卉,景色宜人。

扎什伦布寺后藏(后藏的心脏扎什伦布寺)(32)

【游览于2017年3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