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御坊金玉满堂(皇家气派如此壕无人性)
汉御坊金玉满堂(皇家气派如此壕无人性)今天,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的指引下,让我们重新回顾这段历史,研究这些文物,温故而知新,鉴往而知今,开辟内陆与新疆地区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新时代。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发展,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新疆与周边相邻地区的往来日益频繁。大量设计精美、雕琢精细的玉器和金器通过职贡和通市交往,沿着丝绸之路进入宫廷,成为宫廷与周边地区经济文化友好交往的物证。本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藏112件清代宫廷御用金、玉器,展示黄金与玉石交相辉映的精致华美、清代工匠巧夺天工的艺术成就,以及所反映出的清代宫廷礼制与生活。Lobby序厅
金,璀璨而珍贵,自古便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玉,温润而美好,历来被视作祥瑞和品德的代表。

时间:2022.08.03-2023.02.19
地点:景仁宫
中国使用金、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至清代,各种金、玉器选材精良、造型多样、雕工精巧、纹饰繁复,熔金治玉技术空前发展,达到中国古代金、玉器发展的新高峰。金、玉器不仅在清代宫廷的祭典、朝会、宴享、节庆中发挥礼制的功能,也渗透至皇室成员的日常生活,既是当时礼仪规范、皇权威严的体现,也是手工业技术、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的反映。
本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藏112件清代宫廷御用金、玉器,展示黄金与玉石交相辉映的精致华美、清代工匠巧夺天工的艺术成就,以及所反映出的清代宫廷礼制与生活。
Lobby
序厅

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发展,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新疆与周边相邻地区的往来日益频繁。大量设计精美、雕琢精细的玉器和金器通过职贡和通市交往,沿着丝绸之路进入宫廷,成为宫廷与周边地区经济文化友好交往的物证。

今天,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的指引下,让我们重新回顾这段历史,研究这些文物,温故而知新,鉴往而知今,开辟内陆与新疆地区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新时代。

乾隆御题青玉盘
玉盘为伊犁军民在垦田时起获,后被送至宫中。


档案记载新疆官员曾进贡此类玉莲瓣碗。

档案记载新疆官员曾进贡此类刀具。


烛台由Y形双檠、中段立柱、鼓形座及圆盘四部分组合而成,器身饰莨苕叶和花蕾,底盘内镌刻乾隆御题诗《咏痕都斯坦玉灯檠》。此件烛台是进入清宫的早期痕都斯坦玉器之一。


和田青玉质,局部有黄褐色玉皮。工匠随形施艺,立体圆雕和田采玉图。巨石嶙峋,山崖陡峭,三名头戴尖帽、脚蹬高靴的采玉人,手捧或肩扛玉石,拾阶而上。背面山石层峦叠嶂,空白处镌刻乾隆御题诗《和田玉》。

1762年,爱乌罕(今阿富汗)遣使向清王朝进献刀及骏马,沿着丝绸之路。


乾隆御题《咏和阗大玉碗六韵》
Respect God and ancestors
敬天法祖

在清宫的各类祭祀、典礼仪式中,金、玉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玉璧以和田白玉子料雕琢而成,边缘有少许红色玉皮。仿战国、汉代玉璧造型,器身雕琢圆形卧蚕纹。附红木底座,雕祥云及海水纹。

木盒


平金黄锦、黄云龙缎夹袱各一。
青玉《御制圭瑁说》圭
木盒


“乾隆年制”祫祭祭器。祫祭,是指合祭祖先。




附御笔心经册页


木盒

珊瑚念珠

铜胆


底刻“东陵交回”


青玉交龙钮圣祖康熙皇帝谥宝
绶带、包袱皮各一。






白玉龙钮“乐寿堂”印




白玉龙钮“犹日孜孜”印
三印为一组,阳文篆书,为乾隆皇帝御用闲章。“古稀天子”是乾隆帝七十岁时的自称。“犹日孜孜”为其自勉之语,用以告诫自己,孜孜不倦,勤于政事。“乐寿堂”有两处,分别位于颐和园和紫禁城宁寿宫后中路。



方形玺,交龙钮。龙两角,发向后平伸,方嘴露齿,脊背作串珠状,两侧各四足、五爪。胸部刻有阴纹七道,腹部有云纹状山子。阳文篆书“太上皇帝之宝”,印身四周刻御制文《自题太上皇宝》。








乾隆款金爵

金印池、匣
Emperor's birthday ceremony
万寿盛典

清代皇帝认为长寿是大德在身、治国有成的标志,故十分重视万寿,并将万寿节与元旦、冬至一同定为清宫三大节日。清代万寿盛典礼仪隆重,届时王公大臣、外藩使节、各省官员、商人等,皆汇聚京城,襄办盛典。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为庆祝乾隆皇帝六旬万寿,大臣们集资进献了用金丝编织的60柄如意,共用黄金1361两。每柄如意头正面分别用金丝镶嵌“甲子”、“乙丑”等干支纪年字样,60柄正合一周甲。柄身正面为累丝轱辘钱纹,寓意外圆内方、和贵有序;柄上以绿松石镶嵌“万年如意”四字,寓意福运连连、永昌安康;柄身背面为三交六椀菱花纹饰,是古代皇家最高级的纹饰,象征内涵天地、外交四方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白玉三星图插屏




玉碗外壁及盖面采用阴刻填金工艺饰百种“寿”字,俗称“百寿字碗”。碗口沿与盖口沿均浅雕回纹,圈足内镌刻隶书“乾隆年制”款。


银镀金盖、托,托正中錾变形“寿”字


嘉庆款白玉“寿”字渣斗
“嘉庆御用”

碧玉松鹤图插屏

白玉“福”字佩

白玉“寿”字扁方


乾隆御题碧玉“五福五代堂记”如意


青玉三镶三多纹木柄如意

嘉庆御题青玉双鱼吉庆图如意

青玉松蝠鹤灵芝式如意


黄玉蟠螭灵芝纹如意

青玉“福寿骈臻”如意



乾隆御题青玉“古稀天子”如意


乾隆御题青玉“万寿无疆”如意
如意首部边缘周饰填金回纹,中间镌刻隶书填金乾隆御题诗《玉如意》,末钤“古香”“太㺪”二印,柄部上端琢填金篆书“万寿无疆”四字。此如意旧藏漱芳斋。

白玉“卍”字蝙蝠纹簪

白玉“寿”字簪


青玉嵌白玉“寿”字八宝纹盒


白玉嵌碧玉九格果盒

白玉巧雕螳螂蝠桃

黄玉蝙蝠桃


青玉五蝠捧寿纹带扣


碧玉寿星骑鹿进寿图山子

青玉祝寿图山子



金“寿”字如意


金錾云龙团寿纹带扣


金嵌松石盒

盖面为蝙蝠、寿字纹饰

金錾团寿字镯

金錾团寿字镯
See the New Year in
辞旧迎新

古代春节从腊月初一开始,到二月初二结束。从雍正帝开始,每年元旦(农历大年初一)于养心殿明窗第一次开笔必写“吉语”字,每次开笔必使用“金瓯永固”杯和“玉烛长调”烛台,此后成为清帝每年春节的祈福活动之一。



馈岁荷包

馈岁荷包
馈岁荷包。盛装“压岁钱”。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
八成金。龙耳、象足,杯身錾刻缠枝花卉图案,花心起托,镶嵌红、蓝宝石及珍珠。口沿饰带状回纹,一面錾刻篆书“金瓯永固”,另一面錾刻篆书“乾隆年制”。“金瓯永固”杯为清代皇帝元旦(农历大年初一)于养心殿明窗开笔写“吉语”字的御用之物。

碧玉鹿凤图磬
博古图中有磬的展示,《岁朝行乐图》中有乾隆帝敲击磬的画面。


白玉八吉祥纹花篮
整器呈八边形花篮状,两股绳纹相绞为提梁。花篮口折沿,浮雕十朵如意云头纹。腹部开光,开光内浮雕八宝纹,即法轮、法螺、白盖、宝伞、莲花、宝瓶、金鱼和盘肠结。八宝纹又称“八吉祥纹”,是中国传统吉祥纹饰。


金嵌珊瑚松石斋戒牌
斋戒牌是清代皇帝及文武官员祭祀时佩挂身上的警示牌。

金嵌玉葫芦式盒
附件:蓝宝石,铜镀金如意


铜镀金覆斗钮“福自天锡”长方章


铜镀金回纹钮“新年景福如川御”方章


铜镀金瓦钮“万福共春来”长方章


铜镀金瓦钮“世世钦遵福永膺”长方章


铜镀金回纹钮“凡此诸福众生自有”双连圆章
5枚印章属于“宝典福书”组印,印文内容均带“福”字。乾隆皇帝八十寿辰时,工部尚书金简从乾隆御制诗文中选出带有“福”“寿”字的诗句,镌刻成印章各120方,其中带有“福”字的组印即名“宝典福书”。

金葫芦


金“大吉”葫芦式挂屏


乾隆款白玉长宜子孙佩
玉佩上部镂雕双夔凤,中间镂雕篆书“长宜”,下部圆形佩镂雕双夔凤及篆书“子孙”,左右两侧边缘分别镌刻隶书“乾隆年制”和“龙字七十三号”。玉佩为镌刻千字文号的乾隆仿古玉器,造型仿自汉代宜子孙佩,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变化。


乾隆款“玉烛长调”烛台
烛台由三足底台、圆柱形挺、两个梅花形玉盘和铜钎连接而成。大盘盘心阴刻篆书“玉烛长调乾隆年制”。“玉烛长调”烛台为清代皇帝元旦(农历大年初一)于养心殿明窗开笔写“吉语”字的御用之物。



嘉庆款痕都斯坦白玉梅花式盒
玉盒作花瓣形,内分六格。盖面、器壁浅浮雕对称花叶纹,盖钮作花蕾形,盒底刻隶书“嘉庆御玩”款。盒内每格盛装金钱一,其上基刻“福禄”“万福如意”“吉祥如意”“吉祥”“喜”等吉语。

御题白玉紫毫提笔
“御制锡福被无垠”



青玉太平有象

白玉衔谷穗双鹌鹑

白玉“大吉”葫芦纹纽扣

白玉童子

白玉蟠枝桃式水丞

白玉镂雕双夔纹斋戒牌


碧玉雕花葫芦形连环


碧玉花卉纹果盘

玉琮



白玉岁岁平安图如意

白玉梅花四方委角笔筒

白玉云蝠纹砚

乾隆款白玉三峰笔架

白玉喜庆纹花耳水丞

白玉云纹纽镇纸


白玉兽面纹长方四足带盖鼎式炉



紫檀木嵌玉小炕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