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小时候红红的小脸蛋的周瑾敲着碗的巫洪宝一家这个节目里,这些昔日的主持人们——叶惠贤、陈燕华、刘维,你还记得吗?当年,是他们,一起陪伴着我们讲述各自的“卡西欧情怀”~从1985年到1997年,“卡西欧杯家庭演唱大奖赛”共举办了11届,成了上海万千家庭的一个年度期待。周冰倩、巫慧敏等中国内地第一代平民明星,就此诞生,他们的命运也就此改变,并开始步入歌坛。还有点婴儿肥的周冰倩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1)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2)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3)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4)

老上海的电视节目,只有上海人看得懂!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5)

几十年前,那个时候电视节目不是很多,但是有趣的笑料也有不少。

卡西欧家庭演唱大奖赛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6)

当年,《卡西欧家庭演唱大奖赛》曾在沪上刮起一股百姓参与的电视热潮,每年除夕夜播出的总决赛,收视甚至达到过94%。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7)

这个节目里,这些昔日的主持人们——叶惠贤、陈燕华、刘维,你还记得吗?当年,是他们,一起陪伴着我们讲述各自的“卡西欧情怀”~

从1985年到1997年,“卡西欧杯家庭演唱大奖赛”共举办了11届,成了上海万千家庭的一个年度期待。周冰倩、巫慧敏等中国内地第一代平民明星,就此诞生,他们的命运也就此改变,并开始步入歌坛。

还有点婴儿肥的周冰倩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8)

敲着碗的巫洪宝一家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9)

小时候红红的小脸蛋的周瑾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10)

快乐大转盘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11)

也许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知道英子是谁了,但对于七八十年代的上海旁友们来说,英子的形象还那么清晰。

《快乐大转盘》的主持是曹可凡和英子,两人一唱一和更是增添无穷乐趣,后来英子又和张民权搭档,在《快乐大转盘》一待就是8年。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12)

小时候看电视,《快乐大转盘》虽说每周只有一期,但确实从中能获取很多快乐,尤其是每年的暑假,节目会找到好多家庭一起玩游戏。记得那时候小孩子玩游戏骑的车好像还是中华或者阿米尼的,很是羡慕!

智力大冲浪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13)

这档上海寿命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一档综艺娱乐节目《智力大冲浪》,大家一定都看过吧!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14)

开场曲的旋律一响起来,有多少还会唱!我不知道你是谁!who are you!who are you!何必在乎我是谁,boy and girl ……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15)

程雷,陈蓉,黄浩,豆豆等人物一出现,就给这档节目留下了很多精彩的回忆了。记得 " 三角猫、老虎灶、老虎窗 " 这些上海话的历史,都还是从智力大冲浪里了解的呢!

下面这几句,你还记得吗?

抬头不见低头见,街头福星就是你

火眼金睛芝麻官,蛛丝马迹错哪里

灵活机动搞脑筋,横冲直撞凭勇气

异想天开八千里,姜胡童话问到底……

老娘舅和他的儿孙们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16)

海派滑稽戏老娘舅,绝对是每个上海宁都爱看的。可以说,上海人的童年里,不可能没有这一部电视剧。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17)

身边总有几个人,模仿剧中的阿德哥三兄弟的经典语录和表情,那惟妙惟肖,至今难忘!

这里的经典台词,实在太多了!

珍珠奶茶真好喝

超市是你家,东西随便拿

阿德哥,侬伐要神知无知!

......

这些是时代的记忆,也是上海人的记忆!


神探亨特,大西洋底来的人,成长的烦恼等,是八十年代的上海电视台引进的第一批外国剧。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这些电视剧就像是烧红烧肉最后的那一勺冰糖,成了这盘菜的灵魂之笔!

神探亨特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18)

对于生于七十年代的朋友们来说,《神探亨特》真的是太经典了!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19)

这部剧集可以说汇集了好莱坞所有的娱乐元素:打斗、凶杀、追车、神枪手、悬念、推理、人情味、美女、笑料、噱头、好听的流行歌曲·····

凡是你能在好莱坞电影里找到的,在当时的制作水平下《神探亨特》都有了!

大西洋底来的人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20)

这部剧就比较厉害了,不管是从情节上还是收视率上来说,在当时应该堪称“神剧”了。因为这是中国首部引进的货真价实的科幻剧!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21)

当年电视台放大西洋底来的人时,整个大上海夜晚几乎没有人了,全在家里看电视了,可想当时这部电视的轰动。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22)

在当时,看科幻片绝对是让人新奇的体验。就连当时影片中男主戴的眼镜都成了街头巷尾流行的时尚单品,就是那个年代所说的“蛤蟆镜”。眼镜镜片上的商标一定不可以撕掉,这样才算模仿的比较到位,才算是真正的“潮人”。

成长的烦恼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23)

当年的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风靡上海:做医生的爸爸,做记者的妈妈,离经叛道的哥哥,天才的姐姐,鬼马精灵的弟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妹妹……所有的情节都还历历在目。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24)

从1990年一直播到了1994年,讲述了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的日常生活,片子中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对当时的上海家庭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真的可以说是几代人的回忆了。

姿三四郎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25)

提起《姿三四郎》,这可算得上是当年的一部大热的青春励志片,男主人公姿三四郎最终从一名鲁莽好斗的小年轻成长为一名厉害的柔道武术家,心胸在学武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也不断的感化对手,让观众痴迷不已。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26)

1981年,上海电视台引进的这26集电视连续剧《姿三四郎》,它创造了两个第一: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部外国电视剧,上海电视台的第一部译制片。当时巴金接受采访都说,除了新闻联播以外,《姿三四郎》是他每集都按时收看的。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27)

据说,《姿三四郎》在北京播出的某一天,有几个区停电,为了不影响观众们观看,供电局特意安排临时供电一小时,当时有些去外地出差的上海人,一回到家,就要打开电视补上漏掉的几集电视。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排球女将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28)

还记得小时候模仿过的“晴空霹雳”和“流星赶月”吗?

这部描写女排运动员运动生涯的电视剧曾在上世纪80年代产生了巨大影响 使得排球这项运动风行一时,她们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是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29)

这部剧的开播在上海乃至全国都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如今“40 ”的一代人,谁小时候没有被当时的发型和穿搭心动过呢?

这些人,侬可曾还记得!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30)

你可曾还记得

那曾经叱咤风云的许文强和丁力

当年议论纷纷

谁会成为上海滩的老大呢?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31)

羡慕着帅气的周润发

也同时认识了“上帝之手”

马拉多纳

世界杯的球迷们

是否想起了曾经那段激动的岁月?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32)

叶辛的《孽债》和《十六岁的花季》

圈粉了当时无数人

有谁现在听到提起这两部剧

心里不会微微一颤?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33)

那个时候

哪个姑娘都不想模仿

《排球女将》里的“纯子头”发型?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34)

看着周柏春老师的冷面滑稽

那怪里怪气的笑容

慢半拍的节奏

早就成了他的招牌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35)

学着阿庆爷叔说

珍珠奶茶真好喝

超市是你家,东西随便拿

每天总是欢笑无数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36)

听着开心公寓里的赵小姐

娇滴滴的说话

上海小姑娘从此就拥有了

嗲妹妹的称号~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37)

怀念普利司通叫石桥

雷克萨斯叫凌志

塞纳叫洗拿的时代

......

就这样,数着星星

看着《成长的烦恼》

那个年代的上海少年们

和大洋彼岸的他们

都老了!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38)

最后的最后

这份电视清单

大家一起来补充吧 !

向曾经逝去的青春致敬!

上海本地人有什么特色(上海人的集体记忆)(39)

☟☟☟☟☟

电视剧· 国外

《鹰冠庄园》

《豪门恩怨》

《神探亨特》

《成长的烦恼》

《血凝》

《排球女将》

《姿三四郎》

电视剧 · 国内

《小花》

《庐山恋》

《敌营十八年》

《少林寺》

《射雕英雄传》

《大侠霍元甲》

《济公》

《在水一方》

《赌神》

《渴望》

综艺 · 上海

《快乐大转盘》

《智力大冲浪》

《五星奖和成大擂台》

《卡西欧家庭演唱大奖赛》

《体育大看台》

《相约星期六》

如果回到过去,你最想再看哪一部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