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鱼得水》原谱博山人会砸鼓,还会做大鼓。做大鼓时,需选木质坚硬的顺丝木材,经自然风干再烘烤后,做成一米多直径的鼓腔;选上好水牛皮,选定厚薄均匀的部位,在水里浸泡到柔软,蒙到鼓腔上,牛皮的周边穿孔系上绳索,用镖子拧紧绳索,勒紧鼓面。此时,还要把高度酒涂抹到牛皮上,保持牛皮有韧性。选身体强壮的小伙子光脚在鼓面上不断跳跃,让鼓面的各个部位松紧一致,继续拧镖子上劲,使牛皮绷紧,调门声脆洪亮,用一圈泡钉固定牛皮,两面如法制作,大鼓即成。孙赛华摄博山多山,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博山人淳厚、粗犷、坚韧、善良、热情的品格,也造就了博山锣鼓厚重、热烈的鼓风。博山锣鼓有着独特的乐感,它不但具有民族打击乐“刚”、“粗”、“热”的一般特征,更具有自己“柔”、“细”、“稳”的个性特征。它既表现了波澜壮阔的场面和热烈火炽的情绪,也表达了稳重、宁静的意境和轻松、活泼的情调,可谓刚中有柔,粗中有细,热烈中有温和。博山锣鼓伴

文/黄祖杰

百节年为首。博山人的过年不单单是春节,而是囊括了从小年到元宵节的整段时间。如果说小年是过年的前奏,元宵节则可看作是过年的尾曲。元宵节中,除了看花灯之外,就数听大鼓、看扮玩最有吸引力了。

一、大鼓为扮玩造势

博山大鼓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朝的嘉靖年间,李家窑的李琅之到苏州做生意,把苏州的鼓谱带了回来。李家窑的袁家和孟家于清朝初年去江浙一带做生意,把江浙锣鼓七篇鼓谱带回来,在博山与苏州鼓谱结合演绎从而普及开来。鼓谱的来源是锣鼓老艺人李文生把这段历史背景介绍后,由闫水村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后由李文海根据祖传的鼓谱完整地把7篇鼓谱和传统敲击方法传留下来,为博山锣鼓的传承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后峪村的曲福柱,西寨村的刘在海、黄文亭,十字路的薛玉珍、郇东江、高存礼,三元村的王玉枢等民间老艺人是各村砸鼓的骨干分子。他们在各村的扮玩活动中,争相献技,各自形成了配合默契的锣鼓队伍。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1)

孙赛华摄

博山多山,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博山人淳厚、粗犷、坚韧、善良、热情的品格,也造就了博山锣鼓厚重、热烈的鼓风。博山锣鼓有着独特的乐感,它不但具有民族打击乐“刚”、“粗”、“热”的一般特征,更具有自己“柔”、“细”、“稳”的个性特征。它既表现了波澜壮阔的场面和热烈火炽的情绪,也表达了稳重、宁静的意境和轻松、活泼的情调,可谓刚中有柔,粗中有细,热烈中有温和。博山锣鼓伴随明清时期博山工业重镇的逐渐形成和文化交流的增强而兴盛,以其独特的锣鼓乐曲,影响了淄川、周村、临淄、章丘、青州等毗邻区县,后又传到到东营等地,并被广泛应用于闹元宵、庆丰收、集会、祈雨、祭奠和婚丧嫁娶及开业庆典之中。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2)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3)

孙赛华摄

博山人会砸鼓,还会做大鼓。做大鼓时,需选木质坚硬的顺丝木材,经自然风干再烘烤后,做成一米多直径的鼓腔;选上好水牛皮,选定厚薄均匀的部位,在水里浸泡到柔软,蒙到鼓腔上,牛皮的周边穿孔系上绳索,用镖子拧紧绳索,勒紧鼓面。此时,还要把高度酒涂抹到牛皮上,保持牛皮有韧性。选身体强壮的小伙子光脚在鼓面上不断跳跃,让鼓面的各个部位松紧一致,继续拧镖子上劲,使牛皮绷紧,调门声脆洪亮,用一圈泡钉固定牛皮,两面如法制作,大鼓即成。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4)

《鱼得水》原谱

鼓谱,博山人俗称“篇子”,不同的鼓谱对应着不同的场合。《紧急风》常用于鼓乐开场,以鼓点鲜明,节奏急迫而给人以奋进的情绪,若两只扮玩队伍相遇,《紧急风》又是双方斗鼓的常用“篇子”。《蓬莱阁》《义昌通》《闹花船》《鱼点水》《娃娃通》等鼓谱,则常用于扮玩队伍行进过程的演奏,节奏舒缓,旋律变幻多样,鼓手在演奏的过程,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即兴采用加花变奏,形成异于他人的风格。大鼓可以自由发挥,锣镲钵却是按部就班,一丝不乱,节奏平稳,配合的默契程度代表了一只锣鼓队伍的训练水平。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5)

《蓬莱阁》鼓谱

各村锣鼓所形成的特点,靠鼓乐队伍中的几个高手的演奏方法来引领,李家窑的鼓,是一面黑漆画龙的老鼓,经过多年的使用,牛皮已经震动得十分充分,鼓手用鼓键击鼓,打出来的声音通透悦耳,在博山的鼓里面,是众人共赞的好鼓。

博山的鼓乐队伍配置阵容庞大,1面鼓,钢锣苏锣各8面,大钵中钵小镲各4个,小锣1面。这小锣,博山人叫铛铛哧,铛铛哧虽音量小不突出,却是乐队的灵魂,节奏速度都由它来控制。鼓手在整个乐队里面具有灵魂作用,鼓声确定节奏,各种打击乐器轮番上场,有时鼓和锣镲钵都停了,小锣的声音渐渐凸显出来,平稳的节奏和清脆的点子声响,给人另一番听觉享受。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打击乐就是凭着稳定的节奏和变换的音色,形成了博山大鼓丰富的表现力。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6)

孙赛华摄

二、扮玩为节日助兴

扮玩队伍沿街而行,常有“走冲了”的事发生。所谓“走冲了”就是两只扮玩队伍碰了头,此时,是两家大鼓飚劲的时刻。大鼓为了显示气势,常把《紧急风》砸起来,由于鼓点密集,会有两伙砸到一个节奏的情况发生。但遇到训练有素的大鼓队伍,前面手执小锣的自会转身示意鼓手,按照自己的篇子有条不紊继续砸,鼓点不乱,节奏平缓,丝毫不会因为对方的快节奏所影响,这是高手才能玩出来的活。对方自知技不如人,压低鼓声放慢节奏缓缓而行。在博山看扮玩,遇到这种叫劲的场面,往往令人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看扮玩,有固定位置居高处等待扮玩队伍通过静候的,有游动于山城各条街道的,闻鼓声寻扮玩穿梭往返。白天可以欣赏旱船、高跷、芯子,夜晚可以观看龙灯、百鸟朝凤、车子灯,内置蜡烛,通红透亮,再加云彩交叠,是“一夜鱼龙舞”的具体体现。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7)

孙赛华摄

李家窑位于孝妇河西岸,村里的五只船是博山有代表性的扮玩项目。全套戏装打扮的霸王和虞姬并坐于船中,船平稳飘逸,四条单人船相伴随后。在武术队伍的前导下,遇热闹之处,稍子棍、七节鞭开辟一宽阔场地,闹花船鼓声响起,四条小船绕场地穿梭而行,双人船在场地中央急速旋转,四周围拢的人群喝彩不断,玩的兴起,双人船冲到前头,四条小船一字排开鱼贯而行,鼓乐转为《紧急风》,船顶的飘带犹如旌旗烈烈,这就是博山扮玩的“打场子”。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8)

博山扮玩玩龙灯 徐传国摄

看龙灯,当属西寨的最有魅力。西寨村是炉行的聚集地,炉匠们玩的就是火的艺术,自然也少不了在火里显身手。西寨的扮玩是用火弹开路的,盛放火弹的方筐里是用铁丝交织而成。把点燃的木炭放进去,一条绳子栓俩小筐,舞动起来借助风力火星四溅,悠火弹、大车轮、小车轮、满天星、苏秦背剑,花样繁多,人们纷纷避让。鼓乐之后,两条龙灯隆重登场。这龙灯并非一路直行,运动中会时常掉头转个圈,几十个小孩跑云彩,手执云彩灯,满场穿行,为龙灯营造腾云驾雾的气势。《紧急风》起,有一撒火者,手执一火种,不时从袋子里抓一把麸子,于火种上点燃冲天扬起,火焰腾起,黑烟弥漫,举着灯球的引龙者,把龙头吸引过来,冲天而跃起,两个龙头争相去吞噬那个灯球,后面的舞龙者绕龙头盘旋而行,整条龙盘成螺旋状,此为盘龙头;“吱吱”响的哨子声中,舞龙者已累得气喘吁吁。随着盘龙头结束,早有替换人员上去,接过龙灯再来一次盘龙尾。这时舞龙者会不断翘动甩尾,龙头再去迎合龙尾,鼓点更急,云彩跑得更快,一把一把的火焰升起,炉匠们把火的艺术玩到了极致,也寓意着来年跟着龙腾云驾雾,炉火兴旺。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9)

打铁花 徐传国摄

博山旧时在元宵节期间还有“打铁花”的习俗。傍晚时分,人们支起三、五只小铁炉,拉起风箱。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之时,生铁已熔化为铁汁,“打铁花”的表演者有的脱下上衣光着膀子,手持木板,板上用锯末等易燃物圈成一个小圆圈,人们用小勺将铁汁倒入,然后打向空中,红光划着弧线散开来,似流星,如瀑布,令人振奋。

博山虽小,各村扮玩却都有自己的特色,十字路的车子灯,巧妙地运用了主动轮和被动轮的运动传递,形成独立风格的旋转动态组合。独轮是车子灯的源动力,上面的三个转灯按不同顺逆方向运转,推灯者均为十字路村的武术高手,右手推车,左手掐腰,一副彪形大汉的魁梧状;十二盏车灯在云灯的陪衬下,左右穿行,灯光闪烁,有鼓乐相衬,气氛热烈,把一个武术之乡的气概表现地洒脱彪悍。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10)

博山扮玩踩高跷,吴骏瀛摄,选自《吴骏瀛摄影集》

踩高跷是扮玩里的重头戏。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据历史学家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模拟仙鹤跳舞。考古学家认为,在甲古文中就已有近似踩高跷起舞的象形字。还有一种说法,踩高跷原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另外,踩高跷还与渔民踩着高跷捕鱼的真实生活有关。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可达3米。表演者不但可以长木缚足行走,还能在行进中跳跃和舞剑,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河东村的高跷队伍,排头为9只大仙鹤,一字排开,硕大的体型引人注目,仙鹤细长的脖子探出,两只翅膀左右扇动,人在其间要保持平衡是需要相当高的水平。后面是水漫金山寺的全班角色,青蛇、白蛇伴着许仙,鱼鳖虾蟹更是齐全。踩在最高的高跷上,犹如天神下凡,“孙悟空”踩的高跷足有两米半,人走累了,可以直接坐到屋檐上休息。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11)

孙赛华摄

旱船一般是穿梭在扮玩队伍里行进的。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后面船只依次而行,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旱船三五成群,一线儿排开,与“船公”默契配合。乘船者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船身保持平稳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营造出水上跑船时的生动画卷,飘飘荡荡、起起伏伏,极为壮观。

芯子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是明清时期周村老艺人从高跷和蜡烛灯台得到启发,依靠发达的织机技术集体创造的。芯子又称垛子、平垛,大约有200多年的历史,开始多用于迎神、赛会,后来成为灯节游艺节目,其内容丰富宏伟壮观。

芯子起源于明清时期的周村,后传至博山、淄川、张店和临淄等地,并逐渐传至四邻周边,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12)

博山扮玩,王乃高,《岁月留痕》,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年

芯子类似民间的抬轿,往往根据规模及剧情需要,在底座四周彩饰了亭台楼阁、石桥彩虹、花卉等道具,踩芯子的大多是孩童,他们高悬空中,看不出有立脚之处,其实是靠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芯子的坚固铁棍支撑的。铁棍也被装扮成树枝、花束或其它道具,从外面看不出来。抬轿上面有高七八寸,宽五寸的小平台,芯子伸出平台之上。最上端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了一个T形铁腰卡。

一台大芯子所要出动的人员很多,包括16个扛芯子的,外加16个换班的,1个吹哨子的,4个拿护杆的,5个锣鼓班子,2个推旋络的,4个扯旋络的,3个推招子的。为保证扮演者的安全和芯子的平衡,芯子支架上置有两根长飘带,一前一后交由地面人员拉扯控制。芯子左右侧又另有两位同样妆扮的青年汉子,他们手执长长的钢叉和软叉,是芯子的护卫和开路者。担任“踩芯子”的孩童一般5岁至11岁,是全乡全村精心挑选出来的,既要扮相俊秀,又要体形轻巧,还得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上芯子前不能喝水,饿了就吃奶糖和鸡蛋。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13)

雪地蛟龙/马传国摄

本地行家介绍,保持芯子平衡的最大秘密是在芯子底层空间里,非规则地排列堆放着大小不等的石头。压箱石头的位置和多少,对整台芯子的平衡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巧妙的放置压箱石头,是检验一台芯子制作师傅水平高低的标准。

踩芯子的队伍里,彪形大汉们身穿红、黄、蓝纯色服,精气神儿十足,抬着芯子,一走一颤。踩芯子的金童玉女们衣着华丽,头上身上珠光宝气,脸部施以京剧的重妆,婉转妩媚,或凤冠霞帔,或金盔铁甲,他们高高站在枪杆上,或荷花上、花瓶上,个个超凡脱俗,酷似天仙下凡,一路高高地招摇而来,惹得路人连连称奇,有人一叫好,芯子便停下来让人细细观赏。比如《白蛇传》,两个演员扮演青蛇、白蛇站在第二层,走了桃花运的许仙则高居第三层,三人都身穿彩服,飘洒自如。最吸引人的是能上下翻动的“转芯子”,孩子们一蹬一蹦,芯子就上下翻动不停,煞是热闹好看。  

旌旗铺展、绣带飘扬、锣鼓助阵的芯子一个接一个一路走过,十八杠芯子一路上浩浩荡荡蜿蜒数里,将古城的大街小巷都绕遍,路人扶老携幼紧紧跟随。每一台芯子风格迥异,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有才子佳人,有斩妖除魔,有忠孝节义,有诗书传家。一台台芯子,像一座座流动的舞台,凌空而来,飘然而去,韵味十足,迷人之极。

陕西第一大鼓在哪(文化博山第八章民俗里的百态)(14)

刘伟东摄

芯子常常是一连出动十几台,鱼贯缓行招摇过市,芯子的队伍由三部分组成,最前面的招子(名旗),中间的旋络(花幡),最后才是芯子。旋络是其标志,用上好的绸缎扎制,主要由飘带和花节组成,层层嵌套,有的上面还缀有小镜子,远远看去光芒四射,耀人眼目。招子就是矩形或三角形的小旗子,写着芯子的名称。路边的观众伸着脖子往后看,看到招子和旋络,心猛地一紧,会忍不住呼喊出声!

锣鼓开道,彩旗飘飘,龙狮紧随,旱船娇俏,芯子摇曳,高跷神摇。长长的扮玩队伍,展示的是艺术,表达的是期盼。扮玩,是流传已久的民俗,是民生安定的表现,是丰衣足食的外露,是人心所向的外在形式,是中华民族的狂欢节。扮玩完毕,即预示着春节的结束,人们在谈笑与留恋间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