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神农传说神农架(踏遍神农寻瑰宝)

神农传说神农架(踏遍神农寻瑰宝)早在1983年,我们下乡搜集民歌时,在老农张忠臣家中发现一本手抄《黑暗传》唱本,它从盘古出世唱起,记述了什么是黑暗和混沌?混沌父母又是谁?盘古如何开天辟地?日月怎样上天庭?还有女娲补天,伏羲八卦、神农尝百草……内容十分丰富。可喜的发现神农架位于湖北西部,地处长江以北 ,汉水之南的大巴山东段。它因远古神农氏在这片原始森林中搭架采药而得名,是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地方。据考察,神农架有各种野生植物2000多种,各类野生动物500多种 。这里不仅有金丝猴、华南虎、珙桐等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活化石”,还有无数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这里没有污染,没有喧嚣,这是一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安乐、宁静的人间仙境。这里山高林密,景色幽深奇特,历来为考察探奇者所迷恋 ,特别是千古流传的“野人”之谜,更是给深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神农架原系房县、兴山、巴东三县交汇的高山地带。历史上这里属于楚文化的发源地,楚立国伊始

#古籍守护人#

(周学森、胡崇峻)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在搜集、整理神农架历史文物、民间文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部在神农架民间流传的的长篇神话史诗——《黑暗传》。这部神话史诗,记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及各个历史朝代直至清代的历史,特别是从三皇到禹汤这部分,与《五帝本记》、《淮南子》、《山海经》、《拾遗记》、《三五本记》等古籍的记载有很多不同之处,因而为神话学的研究开阔了视野,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神话学会会长、著名神话学专家袁珂认为,《黑暗传》是“汉民族广义神话史诗”,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高行健在访问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等国时介绍了《黑暗传》,引起了这些国家汉学家的高度重视。

为了考察神农架的历史文物、追寻古老的民间文艺资源,我们踏遍神农架的山山水水,特别在追寻隐藏在民间的《黑暗传》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艰辛。

神秘的宝地

神农架位于湖北西部,地处长江以北 ,汉水之南的大巴山东段。它因远古神农氏在这片原始森林中搭架采药而得名,是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地方。据考察,神农架有各种野生植物2000多种,各类野生动物500多种 。这里不仅有金丝猴、华南虎、珙桐等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活化石”,还有无数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这里没有污染,没有喧嚣,这是一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安乐、宁静的人间仙境。这里山高林密,景色幽深奇特,历来为考察探奇者所迷恋 ,特别是千古流传的“野人”之谜,更是给深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神农架原系房县、兴山、巴东三县交汇的高山地带。历史上这里属于楚文化的发源地,楚立国伊始的都城丹阳就在神农架脚下。发源于神农架主峰东北麓的“沮水”河谷,土地肥沃,成为战乱时“楚蛮”避难之地,他们是这里最早的居民。沮水沿神农架断层向东流去,这断层河谷也是荆襄至巴蜀的一条商旅通道,历来是军事上屯兵之地,入深山可避难,据险谷可防守,能藏龙卧虎。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李来亨及白莲教起义军数万人马曾在此奋战多年。

神农架西南坡,南临屈原、王昭君故里秭归和兴山,是楚国的发祥地,西部与巫山、巫溪相连,婪人(巴人)在战乱时也迁居于神农架,可以看出楚人和巴人是这里最早的开发者和创世人。这里的文化特点是巴楚文化的汇合和传承的积集层,是一个特有的“神农架原始森林文化圈”。

可喜的发现

早在1983年,我们下乡搜集民歌时,在老农张忠臣家中发现一本手抄《黑暗传》唱本,它从盘古出世唱起,记述了什么是黑暗和混沌?混沌父母又是谁?盘古如何开天辟地?日月怎样上天庭?还有女娲补天,伏羲八卦、神农尝百草……内容十分丰富。

神农传说神农架(踏遍神农寻瑰宝)(1)

神农架老农张忠臣保存的手抄《黑暗传》唱本

更可喜的是我们随后又发现了一首《四游八传神仙歌》,提纲挈领地告诉我们神农架流传“四游”和“八传”的内容。“四游”即《东游》唱的是王母娘娘与八仙的故事;《南游》唱的是观音修行的故事;《西游》唱的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北游》唱的是祖师爷修行的故事。“八传”是从地球和人类的起源唱起,到各历史时代,其中第一传就是《黑暗传》。这说明神农架流传的民歌、唱本,具有汉民族史诗的特点,特别是《黑暗传》,更是难得的长篇神话叙事诗。

千里追寻

长期以来,《黑暗传》在神农架民间流传着许多版本和手抄本,为了全面了解和整理《黑暗传》资料,我们开始在神农架遍访老歌手,追寻《黑暗传》。

神农架山大人稀,交通不变,加之老歌手害怕惹出“麻烦”,收藏的老唱本不轻易示人,给我们的搜集工作带来很大因难。一次,我们打听到老农曹良坤家有《黑暗传》木刻本,于是我们专程前往,拜访了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老人见到我们,十分惋惜地讲起了一段往事:“文革期间,很多老歌手保存的《黑暗传》被强迫搜去烧毁,歌手们心疼得流泪。我的一本木刻本《黑暗传》生怕被抄去,只好长期藏在一个岩洞中,由于洞内潮湿,年长日久后来毁坏了。”老人还记得这本《黑暗传》的主要内容,其中分四大部分,即《先天》,叙述天地起源;《后天》,讲盘古开天辟地;《翻天》讲洪水泡天,人类再造;《治世》,叙述三皇王帝的事迹。

发现新的线索,使我们增添了信心。最使人欣喜的是我们了解到神农架有长达三万多行的《黑暗传》手抄本留存。据一些老歌手介绍,神农架中武当山下的龙溪村曾有人保存,但还是几十年前见到过,现在能否找到,希望十分渺茫。但我们认为,即使是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

从神农架区府所在地松柏镇到龙溪村,虽说只有一百多华里,但要步行六十多里山路,途中上三十下三十,五岭八坡,三十六拐,并且几十里荒无人烟,道路艰难可想而知。正巧天公不作美,行至半路又遇上了大雨,黄泥遇水,地上象抹了油似的打滑。尽管我们步步小心,还是三步两跤,到了龙溪,一个个成了泥屁股。

多年来,为了追寻《黑暗传》,我们两上中武当,三下阳日湾,东赴新华乡,西进大九湖,北至官封口,南至下谷坪。我们先后搜集到八种《黑暗传》的不同版本。这些资料都是民间歌手和山民在十年浩劫中冒着风险,费尽心机保存下来的,它为我国神话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神农传说神农架(踏遍神农寻瑰宝)(2)

神农架民间流传的《黑暗传》手抄本

汉民族的骄傲

长期以来,学术界流传着这样的观点:“中国神话不发达,汉民族地区民间流传的神话很少,更不会有长篇神话史诗了”。甚至外国的文论家也是如此断言。德国神学家黑格尔早就说过:“中国人却没有自己的史诗,因为他们的观照方式基本上是散文性的,从有史以来最早的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种以散文形式安排的井井有条的历史实际情况,他们的宗教观点也不适宜于艺术表现,这对史诗的发展也是一个大障碍。”经过中国神话学者的探索和挖掘,涌现出了《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中国少数民族三大神话史诗,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神农传说神农架(踏遍神农寻瑰宝)(3)

神农架民间流传的《黑暗传》手抄本

1984年9月21日,《湖北日报》头版以显著位置报道了《神农架发现汉族首部创世史诗》后,立即在省内外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关注和强烈反响,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学者和民间文艺爱好者纷纷来信,要求能见到《黑暗传》的原本,他们对《黑暗传》的研究十分感兴趣。

我国神话学专家袁珂、王松等认为,《黑暗传》是汉民族长篇神话史诗,是鄂西古神话的新发现,它对中国神话学和楚文化的研究颇有价值;它既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古代神话,也提供了神话历史演变的重要线索。《黑暗传》中的神话传说,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黑暗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结束混沌黑暗,人类起源及社会发展的历程,融汇了混沌、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众多人物在洪荒时代艰难创世的一系列神话传说。

当年在神农架民间搜集《黑暗传》资料的过程中,大量手抄本都属老农私人的珍藏之物,不会轻易献出。由于当年条件所限,只好由周学森将资料一页一页的拍照,交由胡崇峻回家整理。经过胡崇峻多年的整理,2002年4月,倍受文化界关注的汉族民间神话历史叙事长诗《黑暗传》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从此,《黑暗传》有了一种正式文本 。

(注: 周学森,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原神农架林区文物管理所所长;胡崇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神农架林区群艺馆《神农架文艺》编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