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卖崽踩气球(卖崽青蛙刷爆了朋友圈)
青蛙卖崽踩气球(卖崽青蛙刷爆了朋友圈)斥责声中,卖蛙人无奈地脱掉蛙皮。有一只“青蛙”不幸“落网”,被城管拦截,城管大声呵斥地说:衣服脱掉,迅速脱掉,微信支付宝放在口袋里,每天在这里像个什么东西”。而他们的主业,是售卖挑在棍子上的一只只青蛙玩偶,简称“卖崽青蛙”。可以说,这些青蛙是很多打工人上下班路上的调剂,看到他们的会心一笑,大概是自己一天当中为数不多的减压方式了。但就是这样一只人畜无害的青蛙,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遭遇“逮捕”,被捕网红蛙顾不得卖崽了,在执法人员的追击下疯狂逃窜。
最近在某城市的街头,出现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一位卖青蛙的小贩,在街头上叫卖着自己的货物,“新鲜青蛙崽,一只只只要五块钱!”但却被城管追着跑。
乍一看还有点喜感,但再看仔细一点,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了。
“网红”是最近几年让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两个字,除了那只“卖崽青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上,开始陆续出现一只只网红蛙,他们憨态可掬,大大的眼睛满是天真,偶尔还会做出一些搞笑动作逗笑路人。
而他们的主业,是售卖挑在棍子上的一只只青蛙玩偶,简称“卖崽青蛙”。
可以说,这些青蛙是很多打工人上下班路上的调剂,看到他们的会心一笑,大概是自己一天当中为数不多的减压方式了。
但就是这样一只人畜无害的青蛙,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遭遇“逮捕”,被捕网红蛙顾不得卖崽了,在执法人员的追击下疯狂逃窜。
有一只“青蛙”不幸“落网”,被城管拦截,城管大声呵斥地说:衣服脱掉,迅速脱掉,微信支付宝放在口袋里,每天在这里像个什么东西”。
斥责声中,卖蛙人无奈地脱掉蛙皮。
只见小伙子脚下是被摘下的青蛙头盔,它被遗弃在地上,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向执法者。
刚刚可爱的模样没样了,只剩下一副可怜相。
整个过程,几名黑衣执法人员像是对待罪犯一样,语气蛮横粗鲁,举着手机全程录像,要求小伙子收起售卖的玩偶、收款二维码,脱掉玩偶外套。
年轻人看着年龄不大,或许是刚毕业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是做点兼职挣点钱。
甚至从他的无辜的眼神中,那一刻,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只是在努力地生活而已。
视频中执法者的态度更是激怒了众多网友。
网红“卖崽青蛙”到底做错了什么?值得你们这样大张旗鼓地赶尽杀绝?
对此,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在当地一档节目中回应:
“卖崽青蛙”实际还是在兜售玩具。
“根据去年12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个人和单位禁止擅自在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兜售物品。但是允许区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划定特定区域,在这里规定业态、规定时段,从事一些设摊经营的活动。像这种行为,就属于擅自兜售物品的行为。所以显然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实际上对行人、对环境也是种干扰。”
如果不是为了那几两碎银,谁愿意在夏天已经来临的季节里套上厚重的玩偶服,走街串巷卖玩具?
被人们称作新物的——网红青蛙,据了解,网红青蛙是一种新型的虚拟形象,由一家互联网公司打造而成。其在短视频平台上广受欢迎,成为了许多网友的心头之爱。
对于青蛙精的走红,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充满着幽默感。
百搭的表情,有一种悲喜交加的喜感以及荒诞现实感,这让青蛙精卖崽这股风越刮越猛。
有人第一反应是“这是社恐福音,穿上玩偶服就能实现社牛梦”。
不少人也表示“好想去卖青蛙,心情好的时候不卖仔,心情不好买一送一”。
但也正是青蛙卖崽的迅速走红,也引起了城管部门的注意。
前有“青蛙被城管追着跑”,后有“交警体谅年轻人不易自费买10只青蛙。 ”
5月15日,湖北襄阳,网红青蛙,网红青蛙未戴头盔共骑电动车被罚,交警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处罚款后,体谅年轻人不易,自费买10只青蛙送给10位执勤警察。
很多网友被城管的这一举动表示暖心,认为这是有温度的执法。
社会的进步需要更多的理解、宽容和尊重,同时也理解城市管理者的困境和责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平等的社会。
但是直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一处建筑的拐角,面对记者的镜头,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穿上这件衣服,她只知道穿上这件衣服之后,找自己买玩具的人就会多了起来。
青蛙玩偶下的是奶奶,我想过一万种可能,唯独没想到玩偶下的是奶奶。
为什么不去公园里和别的退休老头老太太跳舞?
为什么没在环境优美的疗养院里调理身心益寿延年?
是他们不愿意吗?
身上若无千斤担,谁又会穿着玩偶服来卖玩具。
要知道在这个季节,穿上这个衣服很闷,不透气,穿两小时,衣服就会全湿透。
褪去这身青蛙服装,他们也许就是想为父母分担一点压力的寒门学子,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的老人。
其实无论是什么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淄博走红之后,有网友曾如此发问:
淄博允许路边烧烤,允许小商小贩干,允许不统一的招牌,不砸老大爷的菜,不撕老百姓的春联,难道他们就不评选文明卫生城吗?
一个淄博人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老百姓安居乐业,不就是最大的文明吗?”
街头营业到底该不该?到底行不行?
有人说,这种街头营业确实会有损市容市貌,并且没有取得相应的许可证,因此需要立即制止。
对于这一说法,业内人士表示,街头营业确实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程序。
但是,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新兴的虚拟形象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能够合理规范和管理,或许可以为城市注入更多的文化和创意。
只有在合理规范和管理的前提下,才能切实保障城市的市容市貌和市民的权益。
街头卖蛙人的这种兜售行为确实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是希望执法能有一定的温度,因为每一只的青蛙皮里面,都是一个个为生计所迫的人。
他们生活虽然困难,但他们没有抱怨、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这样的人值得被温柔对待。
你是如何看待街头越来越多的“玩偶”摊贩?
欢迎来留言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