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是古诗吗(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是古诗吗(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此外。烧草坪还有消灭害虫和病菌的作用,把害虫和病菌同草一起被烧掉了,这样,就减少了春天病虫害的几率,这不单对草的生长有利,而且对其他植物也有利。但是,为了保护环境,最近几年农村不允许农民在收秋后点火烧秸秆的残留,导致了第二年耕种的时候残留的秸秆并没有腐烂,影响来年种地,甚至阻碍种子生长。有人说,烧草坪不会把草烧死吗?答案是不会的,烧草坪的时候只是草露在地上部分的茎叶被烧掉,长在地下根茎则不大受影响,春天来了,气温回升,春雨来了,万物复苏,草照旧能长,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写的就是这种情景。所以说“斩草要除根”,如果想把草彻底铲除,责必须把草的根刨出来,扔在太阳下暴晒,不让它被土覆盖,就可以彻底除掉它了。
小时候,在我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记得妈妈有时候会找来姐姐们的小学课本给我看,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第一首诗就是《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记忆很模糊,但是当时脑海中已经有了大火在草地上燃烧的画面,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对火并不陌生,尤其是依稀记得爷爷是木匠。在院子外有个小木屋,里面放满了锯子,斧子,砍刀,还有做好的桌椅板凳和满地的锯末子。爷爷爱抽烟,整天叼着一个大烟袋锅子。直到有一天,爷爷抽烟不小心把火弄到了锯末子上,而他不知去哪溜达了,小木屋着火了,依稀记得火势非常大,火光冲天,周围的邻居和我的家人都加入到灭火的队伍,由于全是木制品,火势蔓延过快,小木屋华为一片灰烬。但此后,爷爷并未改了抽烟的毛病。
回到正题,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成分,草也不例外。土壤里都含有各种矿 物质元素,但由于植物生长时根的不断吸收和雨水的冲洗, 特别是田地连续多年耕种的话,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就会逐渐减少了,所以种庄稼都要施肥,可以购买化肥或者农家肥(动物的粪便)。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磷、钾等元素,被转送到植物体的其他部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通常在零下十几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特别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广大地区。当植物冬天枯死时,这些元素就留在植物的茎和叶里。
草和一般的庄稼一样, 也需要土壤里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才能长得好。前些年,农民在冬天喜欢在收秋完以后,放一把火,用火把庄稼残留的叶片和草的茎叶烧成灰,大火过后,这些矿物质成分又保留在灰中,灰可以随着雨水渗到土壤里。这样,草从土中吸取的矿物质又回到土里,相当于把吸收的营养物质再一次返还给了大地。草在春天萌发生长时就可利用它们,所以烧过的草坪会比没有烧过的长得好一些。
此外。烧草坪还有消灭害虫和病菌的作用,把害虫和病菌同草一起被烧掉了,这样,就减少了春天病虫害的几率,这不单对草的生长有利,而且对其他植物也有利。但是,为了保护环境,最近几年农村不允许农民在收秋后点火烧秸秆的残留,导致了第二年耕种的时候残留的秸秆并没有腐烂,影响来年种地,甚至阻碍种子生长。
有人说,烧草坪不会把草烧死吗?答案是不会的,烧草坪的时候只是草露在地上部分的茎叶被烧掉,长在地下根茎则不大受影响,春天来了,气温回升,春雨来了,万物复苏,草照旧能长,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写的就是这种情景。所以说“斩草要除根”,如果想把草彻底铲除,责必须把草的根刨出来,扔在太阳下暴晒,不让它被土覆盖,就可以彻底除掉它了。